淘一范文网 >方案大全

大象教案通用7篇

一份实用的教案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组织和安排课堂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效率,提前准备好教案可以让教师更好地应对学生的问题和困惑,提供及时的解答和指导,以下是淘一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大象教案通用7篇,供大家参考。

大象教案通用7篇

大象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进展幼儿身躯的柔韧性,提高身体的协调性。

2、幼儿心情开心,参加活动。

3、培育幼儿喜爱参加体育活动的爱好。

4、培育幼儿与他人友好合作的意识,能与其他幼儿共同嬉戏,愿意与他人沟通、共享不同的玩法。

5、培育幼儿不怕困难、顽强、英勇、主动向上的良好品质。

重点难点:

1、把握躯体前进的基本动作。

2、将沙包放至后背,参加嬉戏并完成所学动作。

活动预备:

1、大象头饰、沙包若干。

2、欢快节奏的磁带。

活动过程:

嬉戏形式导入,激发幼儿的活动爱好。

1、热身运动

听欢快的音乐,幼儿随老师做小兔跳、骑马、小鸟飞、大狗熊等小动物的走路动作。

2、出示大象头饰,练习基本动作

(1)提问:“这是谁?“

(2)“大象是怎样走路的?“(让幼儿自由做动作)

(3)提出要求“有什么方法让大象走起路来,两条腿是直直的?“

a、可以先让幼儿自己想方法。

b、老师示范真确动作,两腿左右分开,与肩同宽,然后上体前屈,两手握住膝盖——踝关节,从左脚开头,两脚交替向前行进,或者横向移动。

(4)幼儿自由练习。

(5)竞赛看谁走得快。

3、嬉戏:大象运粮,结束活动。

出示沙包,开头大象运粮的嬉戏,可将幼儿分组进行竞赛,提高幼儿参加热忱。

教学反思:

从这个活动中,我熟悉到幼儿园课堂教学中,老师首先要以孩子为主体,同时要有驾驭课堂的力量,在引导孩子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地发觉问题,不断地变换教学手段和方法,从而让每个幼儿都参加到活动中,精准地把握学问。带领幼儿嬉戏时,要顾及到绝大多数的孩子,将个别示范与分组嬉戏、集体嬉戏相结合,可以依据幼儿的课堂状况不断地变换嬉戏形式,从而提高每个幼儿的学习主动性。

大象教案篇2

活动由来

小班幼儿注意倾听的能力和理解的能力都较弱,《象和蚊子》这个故事中的角色外在形象差很,情节是幼儿生活中的经验,能够吸引他们又易于理解、记忆,于是,我进行了一次教学尝试。

活动目标

1.引发小班幼儿倾听的兴趣,培养倾听习惯;理解故事的发展情节,鼓励幼儿用动作、表情表达自己的理解。

2.引导幼儿认识呱呱筒、手铃、小鼓的名称,能感知对比鲜明的声音强弱与快慢的变化。

活动准备

鼓、蛙鸣筒各一个,手鼓若干,沙发靠垫若干;象、蚊子的提线纸偶各一个,画有森林的背景图一个。

活动过程

1.听声音,感受乐器的音色,认识新乐器呱呱筒。

老师将乐器藏在身后,发出刮奏乐器的声音,请小朋友听一听、学一学这种声音,并猜一猜这个乐器的名字。

(孩子们有的说像汽车,有的说像小鸭,还有的说像青蛙。老师趁势告诉小朋友:这件乐器叫呱呱筒,并让幼儿再次欣赏呱呱筒的声音,并仔细地观察其外形。)

玩游戏“小鼓会唱歌”,感受声音的轻与重和快与慢。

师:“请小朋友听一听现在是谁在唱歌?”(小鼓)

师:“下面小鼓要唱两首歌,你们要仔细听一听,第一首歌和第二首歌唱得是不是一个样?”(不一样。第一首快,声音轻;第二首重,声音慢。)

师:“小朋友看一看,老师手腕上戴的是什么?小铃要讲故事了,请你们仔细听一听,小铃在故事里变成了什么?小鼓和呱呱筒在故事里又变成了什么?”

(以听辨三种不同乐器的声音进入活动,锻炼幼儿倾听的能力,并为后面的活动做铺垫。)

2.看提线纸偶戏《象和蚊子》。

教师事先做好一群小蚊子,用线将小铃铛和纸折的蚊子串在一起;纸偶象,注意突出象胖胖的形象。

出示提线纸偶象,伴随着三种乐器讲故事:有一腕象,长得可啦!脑袋的,身体的,屁股也好好。走起路来很慢很慢,“咚咚咚”(敲击出轻缓的鼓声)。

有一天,象出门散步,它走累了,就在草地上打起了瞌睡。一群蚊子飞来了(伴随着提线纸偶蚊子的出现,小铃发出哗啦啦的响声),它们发现了象的屁股,说:“哇!好可爱的屁股呀!让我们来叮叮它吧!”于是,蚊子们就围着象的屁股叮了起来,象觉得屁股有点痒,就用尾巴来赶蚊子,“呱呱呱”(呱呱筒发出三次连续的响声代表象甩尾巴)蚊子被赶走了。象又打起了瞌睡,象刚睡着,蚊子又飞了回来(小铃伴随着故事再次进入,发出响声),象只好又用尾巴赶“呱呱呱”(呱呱筒发出三次连续的响声)把蚊子赶跑了。可是,过了一会儿,蚊子又来了,象这次终于生气了,它用好好的脚使劲一跺,“咚!咚!”(小鼓重重地敲击两下)声音得把蚊子都给震晕啦!(提线纸偶纷纷落在地上)

(伴随着乐器进行木偶表演,使木偶表演更加生动有趣,突出了角色形象的特征,还能让幼儿了解到乐器的使用方法。)

3.以乐器在故事中发出的声响为线索,引导幼儿回忆故事的主要情节。

师:“故事里面讲的是淮和谁的事情?”(是象和小蚊子)

师:“哗啦啦的小铃声是谁来了?”(是一群小蚊子)

(小铃的声音与一群蚊子的形象非常吻合,木偶演示助幼儿理解什么是“一群”。)

师:“咚咚咚的小鼓声是谁发出的声音?它在做什么?”(是象在走路,它在散步)

师:“呱呱呱的呱呱筒声在故事里是什么声?是谁在做什么?为什么要那样做?”(是象在甩尾巴,它要赶走蚊子,不让蚊子叮自己)

师:“在故事里,小鼓最后为什么发出了‘咚!咚!’两下重重的声音?”(象生气了,使劲跺脚呢)

师:“象跺脚后,发生了什么?是什么样子?”

(幼儿边答“小蚊子被震晕倒在地上了”边表现晕倒的样子:有的平趴在地上、有的侧身躺在地上,还有的小手小脚都朝上,吐着小舌头)

(咚咚咚、呱呱呱、咚!咚!三种不同的声音起到了助幼儿理解故事情节和记忆故事的作用。)

4.现在我们一起来表演小蚊子,请张老师表演象好吗?

师:象要带好自己的表演道具(助张老师将沙发靠垫加一根松紧带套在腰上,代表象的屁股)

孩子们戴上小手铃表演小蚊子。(小小的手铃使幼儿很快进入到角色之中,并将自己对故事情节的理解表现出来。)

5.再次表演,象、小蚊子的形象都由孩子扮演。

(从认手器到自选角色的表演,总有新内容、新要求,幼儿始终有最近发展区。由老师带领、引导,到幼儿自由选择角色表演,幼儿的倾听、理解、表演能力都得到了发展。)

延伸活动

在表演区投放乐器、木偶和靠垫,鼓励幼儿在表演区进行表演。

大象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熟悉音乐的旋律,能分辨出轻快、沉重的音乐变化。

2、能随着音乐变化变换大象走路、小鸟飞、大象喝水和小鸟吃食的动作。

3、体验和同伴合作表演的快乐。

4、喜欢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游戏的快乐。

5、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学过歌曲《秋天》,了解许多动物的不同特征

2、环境准备:创设森林场景

3、物质准备:大象走路、小鸟飞、大象喝水和小鸟吃食的图片各一张贴在森林场景里,小鸟和大象头饰各一套,《秋天》《大象和小鸟》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

一、《秋天》乐曲中进教室。

t:秋天到了,我们一起去森林里唱歌吧!

二、引导幼儿了解大象和小鸟的角色特点

t:森林里有谁?我们来学一学大象。看,这只大象在干什么?我们来学学。森林里还有谁?一起来学学小鸟。

小结:大象走起路来慢慢的、重重的。

小鸟飞起来轻轻的、快快的。

三、欣赏音乐《大象和小鸟》,通过身体动作表演,引导幼儿理解和区别大象和小鸟两种音乐角色的不同。

1、第一遍欣赏ab段

t:今天老师还带来一首好听的音乐,叫《大象和小鸟》。听,谁出来了?

2、第二遍欣赏ab段,用动作来学。

t:再来听听,哪段音乐是大象出来了,哪段音乐又是小鸟出来了?你可以用动作来学一学。

小结:大象出来的音乐是重重的、慢慢的。小鸟出来的音乐是轻轻的、飞得快快的。

3、第三遍听老师讲述故事,完整欣赏ab、ab段

t:原来这首音乐中讲了关于《大象和小鸟》的故事呢。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播放完整音乐)师指图片讲述故事

4、第四遍听音乐表演,表达对音乐的感受。

t:宝宝想不想来听着音乐表演这个故事啊?当你听到大象出来的音乐就做个重重的动作,

小鸟出来的时候就做个轻轻的动作呢。

四、分角色表演

t:宝宝,我们一起去森林里表演吧!

1、出示头饰

t:请这边的宝宝扮演大象,另一边的宝宝表演小鸟,听到大象音乐时小鸟蹲下,大象围着小鸟走。听到小鸟音乐时大象蹲,小鸟围着大象飞。

2、交换角色表演

五、结束活动

t:今天,我们在森林里玩得真高兴,下次再来玩吧!

师带领幼儿做小鸟飞、大象走的动作离开“大森林”。

活动反思:

本节课我通过传统的图片观察和音乐欣赏让幼儿区分这两段音乐,幼儿在音乐中尽情游戏。从活动过程看,本节课特别符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幼儿参与活动积极性很高,对教师提出的问题积极回答,表演时能大胆的展现自我,体验着音乐给他们带来的快乐,充分体现了活动的游戏化、趣味化、生活化的特点。在编动作这一环节,幼儿受我的影响,幼儿的动作较单一,而我又没有及时的加以引导,导致这一环节完成情况欠佳,作为教师今后应在课堂的引导方面多下功夫。

大象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能通过图片,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并理解故事内容。

2.能根据自己的意愿进行装饰活动,表现出与众不同的大象。

3.感受艾玛的与众不同,体会快乐的情绪。

4.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5.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活动准备:

1.ppt。

2.大象图片,油画棒。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幼儿能够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难点:能够感受到艾玛的与众不同,体会快乐的情绪。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给客人老师打招呼。除了客人老师,我还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位客人,你们想知道是谁吗?那我们先来看一张图片。

观察ppt,引导幼儿观察各种各样的大象。

提问:

(1)这是什么动物?

(2)它们长得一样吗?(引导幼儿观察一样和不一样的地方)

(3)哪里不一样?(有的大有的小,有的高有的矮,有的胖有的瘦等)

小结:它们是一群大象,有的年轻,有的年老,有的高,有的矮,有的胖,有的瘦,这些大象都各不相同,但是它们全是一种颜色的。

二、基本部分:引出主人公艾玛。

1.艾玛也是一只大象,可是它和其它的大象不一样。你们猜猜艾玛是一只怎样的大象?他跟其它大象有什么不同呢?

引导幼儿观察ppt。

提问:

(1)你们看,艾玛是一只怎样的大象啊?(彩色的大象)

(2)艾玛身上有哪些颜色?(带领幼儿一起找一找,说一说各种颜色)

(3)我们可以用一个好听的词语来形容艾玛身上的颜色,叫五颜六色。

小结:艾玛是一只有着五颜六色的花格子的大象,它和其它大象的颜色不同。

3.观察ppt。

(1)这是谁?它们在干什么?(这是艾玛,它们在玩游戏)

(2)“开心果”在这里是什么意思?你能说说大家是怎么把艾玛当做开心果的吗?(它们把艾玛抛起来了)

(3)艾玛特别的与众不同,其它大象会怎样看待和对待他呢?(艾玛就好像它们的开心果)

4.观察ppt。

(1)大象们都睡了,艾玛睡了吗?猜猜它想干什么?(没有睡觉。想偷偷的走掉)

(2)艾玛是怎么走的?(艾玛轻轻的走,怕走的太吵了,吵到别的大象) 我们一起来学一学它走路的样子。

(3)它会去哪里呢?

5.观察ppt。

(1)现在的艾玛变成什么样子了?(和其他大象一个颜色)

(2)然后它就回家了。又遇到哪些动物?

(3)想想这次动物们会怎么跟它打招呼呢?(早安,大象)

(4)为什么会这么称呼呢?(因为他们也不认识他是谁了)这时艾玛的心情怎么样呢?

涂上果汁后的艾玛回到象群后又会发生什么有趣的故事呢?一起看看接下去会发生什么事?大家发现了艾玛吗?为什么?

6.观察ppt:

大家发现了艾玛吗?为什么?

小结:对呀,艾玛是个开心果呀,他忍不住笑了出来,还是被大家发现了呢。

7.观察ppt:

(1)发生了什么事情?艾玛怎么会被大家发现的?(下雨了,让艾玛的花格子又露了出来)

小结:没想到,一场大雨,让艾玛恢复了本来的颜色。

(2)“艾玛化装节”是什么意思?大象们是怎么说的?你们听懂了吗?

8.观察ppt:

(1)这张图片里,你们找到艾玛了吗?他在哪里?

(2)那其他的大象呢?(其他大象都变成了五颜六色的。)

小结:在化妆节那天,其他大象变成和艾玛一样五颜六色,艾玛成了一只普通的大象。

三、结束部分

1.“艾玛化装节”到了,普通的大象都想成为一只特别的大象。孩子们,你想把大象打扮成什么颜色呢?

2.我给大家准备了一些大象图片,现在还是一张普通的大象图片,你愿意做设计师吗?把他们变成一只特别的大象,去参加艾玛化妆节。

四、活动延伸:

阅读区投放图书,

美工区投放大象图片,让幼儿进行装饰。

活动反思:

故事在活动中应该提前设想到幼儿的各种回答,做好相应的回应。讲述故事时,应注意故事的完整性以及语调的起伏,吸引幼儿兴趣。

幼儿期是创造性思维开始萌芽的时期,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可以在他们的许多活动中表现出来,其主要特点是敢于大胆想象,不受客观事物的限制。因此我们应该重视幼儿期这种可贵的创造性思维萌芽,通过一定的教育手段,使这种创造性思维得以充分发展。在活动中我提供了一些帮助幼儿想象的材料,例如鲜明的绘本图片可以引起幼儿的兴趣能让孩子们更加愿意去想象,而大象的轮廓则是让幼儿可以将自己先前的语言表达展现到画笔上来进行表现。并通过绘本引导幼儿有针对性的进行想象而不是毫无目的的乱想。通过实践使我懂得利用创造性提问推动孩子创造性思维同样离不开教师用心地思考和预设。

大象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初步观赏乐曲,感受其中的诙谐趣味。

2、通过联系故事线索、角色表演、动作仿照等形式表现自己对音乐的感受。

3、体验与同伴相互嬉戏所带来的欢乐。

4、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与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5、愿意参与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欢乐。

教学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幼儿能用身体动作体验和表现故事情节。

活动难点:幼儿能随图谱,按故事情节记忆动作挨次,玩音乐嬉戏。

活动预备:

完整音乐、图谱、多媒体课件。

活动过程:

一、开头部分

1、播放课件,老师讲解并描述《大象和小蚊子》的故事,幼儿依据故事创编动作。

二、基本部分

2、听音乐用动作把这个故事表演一遍。

(1)、老师带幼儿听音乐完整做一遍身体动作。

(2)、听音乐

用动作把这个故事表演一遍。

3、出示图谱,老师指图,幼儿看图谱表演完整的身体动作。

(1)、出示图谱,明确图谱上的角色。

(2)、老师指图,幼儿尝试说一说,做一做。

(3)、老师指图,幼儿跟着音乐看图谱做动作。

4、分角表演。

(1)、老师与幼儿分角色表演。

(2)、幼儿分角色表演。

(3)、我们玩得真快乐!请客人老师跟小伴侣一起玩嬉戏。

三、结束部分

请小伴侣听着音乐,做动作表演故事走出活动室。

教学反思:

在次活动中,幼儿爱好很高,擅长表现自己,也很投入音乐嬉戏,使幼儿充分体验了嬉戏中小蚊子叮与大象赶的逗乐情趣。作为活动的支持者,引导者,合,我在有些环节的语言组织上不够精炼,还需要加强。在活动的设计上也有一些欠缺,以后也需要更进一步的提高。

大象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能仔细观察图片并理解故事。

2.感受艾玛的心情变化,懂得喜欢自己才会快乐。

3.乐于参加操作活动,根据自己的意愿进行装饰活动。

活动准备:

1.ppt。

2.大象图片,油画棒。

活动过程:

一、比较观察图片,引发兴趣。

1.观察第一张ppt,引导幼儿观察各种各样的大象。

提问:

(1)这是什么动物?

(2)它们长得一样吗?(引导幼儿观察一样和不一样的地方)

(3)哪里不一样?(有的大有的小,有的高有的矮,有的胖有的瘦等)

2.教师小结:它们是一群大象,有的年轻,有的年老,有的高,有的矮,有的胖,有的瘦,这些大象都各不相同,但是它们全是一种颜色的。

二、引出主人公艾玛。

1.艾玛也是一只大象,可是它和其它的大象不一样。你们猜猜艾玛是一只怎样的大象?他跟其它大象有什么不同呢?

2.引导幼儿观察第二张ppt。

提问:

(1)你们看,艾玛是一只怎样的大象啊?(彩色的大象)

(2)艾玛身上有哪些颜色?(带领幼儿一起找一找,说一说各种颜色)

(3)我们可以用一个好听的词语来形容艾玛身上的颜色,叫——五颜六色。

3.教师小结:艾玛是一只有着五颜六色的花格子的大象,它和其它大象的颜色不同。

三、观察ppt,通过提问引导幼儿理解故事情节。

1.观察第三张ppt。

(1)这是谁?它们在干什么?(这是艾玛,它们在玩游戏。)它们把艾玛抛起来了。艾玛就好像它们的开心果。

(2)“开心果”在这里是什么意思?你能说说大家是怎么把艾玛当做开心果的吗?

(3)艾玛特别的与众不同,其它大象会怎样看待和对待他呢?

2.观察第4张ppt。

(1)大象们都睡了,艾玛睡了吗?猜猜它想干什么?(没有睡觉。想偷偷的走掉)

(2)艾玛是怎么走的?(艾玛轻轻的走,怕走的太吵了,吵到别的大象)我们一起来学一学它走路的样子。

(3)它会去哪里呢?

3.观察第5—6张ppt。

(1)艾玛在森林里遇到了谁?他此刻的心情怎么样?(虽然他很不开心,可是仍然笑着与大家打招呼,把不快乐藏在心里。)

(2)看一看,艾玛想干什么?它会变成什么样子?(引导幼儿学一学艾玛用鼻子卷树干摇果子的样子)

4.观察第7—8张ppt。

(1)现在的艾玛变成什么样子了?

(2)然后它就回家了。又遇到哪些动物?

(3)想想这次动物们会怎么跟它打招呼呢?(早安,大象)

(4)为什么会这么称呼呢?(因为他们也不认识他是谁了)这时艾玛的心情怎么样呢?你是从哪看出来的?

(5)我们来看看艾玛例假时路过的这个地方,现在回家还是这个地方,两幅图有什么不同?(颜色)为什么颜色会不同呢?(去的时候是晚上,现在是白天,所以回来的时候颜色亮了)其实爱妈妈出去的时候经过这个地方也是白天,那为什么会颜色不同呢?因为出去的时候他心情不好,再美的景色也不觉得美了。

而回家的时候动物们都没有认出它,心情好了,所以看到的景色也显得美了。

5.完整欣赏故事。

图上果汁后的艾玛回到象群后又会发生什么有趣的故事呢?让我们一起欣赏故事绘本《花格子大象艾玛》。

6.装饰大象

(1)你们想参加大象们的化妆节吗?那你们想帮大象们化妆成什么样子呢?(幼儿说一说)

(2)幼儿装饰。

那我们一起来试一试吧。

大象教案篇7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学会本课的8个生字,认识本课的9个生字,理解词语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有关大象耳朵的故事。

?过程与方法】

理解课文内容,评判大象耳朵不同,是否是有毛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只要是对的,我们就该坚持自己的,不可以轻易改变。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识字、写字,理解词语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会复述课文。

?教学难点】

理解“人家是人家,我是我”。

第一课时

(一)揭题导入

1、小朋友,大象是我们常见的动物,它的外形特点是什么?

(身体庞大、耳朵像大扇子,腿像柱子,身子像堵墙。)

2、今天,我们来学习关于大象的故事——《大象的耳朵》

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板书:大象的耳朵)

(二)初读童话,整体感知

1、小组合作学习:

(1)课前老师布置预习了,现在我们小组内互相检查认读生字、词语的情况,看谁读得好。小组内互相检查,教师巡视指导。

2、检查生字,出示幻灯片。

扇(shàn)慢(màn)遇(yù)兔(tù)安(ān)根(ɡēn)

痛(tònɡ)最(zuì)

(1)自由读生字。在读课文之前我们先读好这些生字宝宝,打个招呼吧。

(2)生字是不是都能叫出他们的名字呢?说说需要注意什么?指生说。

“最”是平舌音,“扇”是翘舌音,“慢、安、根”是前鼻音,“痛”是后鼻音,“遇”是整体认读音节。

(3)去掉拼音,开火车读,师生评价。

(4)自主识记生字“扇、慢、遇、兔、安、根、痛、最”(课件出示变大)

①加一加:“户+羽”是“扇”,“忄+曼”是“慢”,“禺+辶”是“遇”,

“免+丶”是“兔”,“宀+女”是“安”,“日+取”是“最”。

②换一换:“通”换掉“辶”加“疒”就是“痛”,“跟”换掉“?”加“木”,是“根”。

④老师在田字格内范写,学生按笔顺进行书空。

2、检查词语。

似的耷拉竖起来竹竿撑起来跳舞

心烦扇子遇见头痛不安慢慢地

(1)读一读,想一想读时需要注意哪些词语?

汇报:“耷拉”“扇子”“慢慢地”注意第二个字读轻声。你可真聪明,你来读一读。“似的”中“似”在这里读“shì”,“扇子”的“扇”读“shàn”。

(2)理解字词。

竖起来:生活中哪些东西是可以竖起来的?

()竖起来

()竖起来

()竖起来

(耳朵、旗杆、风向标……)

耷拉

①耷拉是什么意思?(松弛地下垂。)

②你能用“耷拉”说一句话吗?(他耷拉着脑袋,无精打采地走进来。)

③课文中谁的耳朵是耷拉着的?(大象)

(3)男女生比赛读。

这么多的生字、词语的音都读准了,掌声送给你们!

词语掌握得很棒,现在把这些词语宝宝放回文中,你一定会读得更流畅。

3、现在我们自由读一读课文。

提出自读要求: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要做到不添字不漏字。

(2)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3)选择自己喜欢的小节再读一读。

(生自由读诗歌,教师巡视,指导读书姿势,听朗读情况)

4、指导朗读。

老师刚才听到了最动听的音乐,就是小朋友们的读书声,有没有觉得哪段课文比较难读,需要老师帮忙的?

(1)出示第1-7小节:指生读。指导读好几个问句:

小兔子说:“咦,大象啊,你的耳朵怎么耷拉下来了?”

小羊也说:“大象啊,你的耳朵怎么是耷拉着的呢?”

要读出好奇、疑问地语气。

(2)出示第8-13小节长句子:

大象也不安起来,他自言自语地说:“他们/都/这么说,是不是/我的耳朵/真的/有毛病啦?

可是,大象的/耳朵孔里,经常/有/小虫子/飞进去,还在/他的/耳朵孔里/跳舞,吵的/大象/又头痛,又心烦。

①这是两个比较整齐的长句子,听听老师是怎么读的?(示意“/”处的停顿)

②大家来学着老师读一读吧!自由读。

③指生读,评价。

④咱们来分男女生比赛读这两句,看谁读得更棒!

5、检查自读情况。

(1)这么长的句子大家都能读好,老师来检查一下整篇课文你读得怎么样?指名分节读课文。

(2)学生评议。(采用“我建议你……”“如果你能……”“希望你……”等建议式句式进行评说。)

(3)课文读完了,你都知道了什么?汇报交流。

(大象的耳朵很大,本来是耷拉着的,大家的耳朵是竖起来的,于是,小兔、小羊、小马等小动物都说大象的耳朵是有毛病的,大象只好把自己的耳朵撑起来,但是带来了很多烦恼,就只好顺其自然了。)

(三)巩固练习

自言自语慢慢地

自()自()()

自()自()()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认读词语:(课件出示7)

似的耷拉竖起来竹竿撑起来跳舞

心烦扇子遇见头痛不安慢慢地

2、大家都说大象的耳朵有毛病,到底怎么回事呢?我们下面来看看。(板书:大象的耳朵)

(二)精读感悟,重点突破

a、理解感悟1自然段

出示“大象有一对大耳朵,像扇子似的耷拉着。”

大象的耳朵有什么特点?(大、耷拉着)

请读出大象耳朵的特点。

这里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把什么比喻成什么?

(比喻的手法,把大象的耳朵比作扇子。)

请你也仿写一句:

b、学习2-7自然段。

1、感悟小动物们认为大象耳朵有毛病的原因。

(1)大象在外边慢慢地散步,遇到了很多小动物,都说他的耳朵有毛病,

现在你们就在小组里选择你最喜欢的动物演一演,看看为什么小动物们觉得大象的耳朵有毛病?

(4)学生分组进行练习。

(5)指名学生上台戴头饰表演。(课前准备好)

生1(蹦蹦跳跳)小兔子:“咦,大象啊,你的耳朵怎么耷拉下来了?”

生2(咩咩叫)小羊:“大象啊,你的耳朵怎么是耷拉着的呢?”

生3(双手放在头顶当鹿角)小鹿:“大象呀,我的耳朵竖起来,多有精神,而你的怎么老是耷拉下来呢?”

生4(嘚嘚跑过来)小马:“大象啊,你真的和我们都不一样,你的耳朵为什么老是耷拉下来?”

生5(吱吱叫):“大象大哥,你都快急死我了,你的耳朵耷拉着,是不是哪里不舒服?”

……

一齐说:“你看,我们的耳朵都是竖着的,只有你的耳朵耷拉着,一定是有病了。”

师评价:你们表演的可真不错,把动物们心里的想法都说出来了,大象也善于接受意见。于是…

c、学习8-12自然段。

感悟大象撑起耳朵的过程,探究大象耳朵耷拉下来的原因。

(1)你们表演的可真不错,把小动物们心里的想法都说出来了,那么大象接受了它们的这些意见没有?(接受了)

(2)请你们自由读第8-12自然段,看看大象是怎么做的。

(3)指名回答“每天,大象站着睡觉的时候,就用两根竹竿,把耳朵撑起来。”

结果怎么样了?

(4)出示:“可是,大象的耳朵孔里,经常有小虫子飞进去,还在他的耳朵孔里跳舞,吵的大象又头痛,又心烦。”

读到这里你明白了什么?

(原来大象的耳朵耷拉下来是有原因的,由于大,容易进蚊虫,所以才耷拉下来。)

(5)大象把耳朵耷拉下来,还有什么好处?

出示“这样,虫子飞不进去了。有虫子来的话,大象只要把他的大耳朵一扇,就能把他们赶跑。”

(6)现在,我们明白了什么?

(大象的耳朵根本没有毛病呀,耷拉下来是有道理的。)

d、引导探究,学习第13自然段

我们一起读读大象的话:“我还是让耳朵耷拉着吧。人家是人家,我是我。”

谈谈你对大象所说的话的理解。

(“人家是人家,我是我。”是说,大象认为自己的耳朵耷拉下来不光没有毛病,还是有科学道理的,至于别人的耳朵为什么竖起来,也应该是有道理可讲的。只要是科学的,对的,就该坚持自己的长处。)

2、 师小结:同学们说的真不错,每个人其实都有自己的特点和长处,不能因为跟别人不一样,就舍弃自己的优点。

(三)总结提高,拓展延伸

1、正确评价大象。

大象撑起耳朵又放下来这件事,你认为这是一只怎样的大象?为什么?

①这是一只聪明的大象。

②这是一只有主见的大象,他清楚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

2、大象的耳朵为什么总是耷拉着?

①没有毛病,因为大,防止虫子进去,所以耷拉下来。

②耷拉下来,是为了保护耳朵,关键时刻还可以驱赶蚊虫。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幼儿园大班教案及反思通用7篇

幼儿园大班雨来了教案通用7篇

绘本《桥》教案通用6篇

幼儿教案模板通用8篇

六年级《桥》教案通用8篇

绘画鸟的教案通用8篇

日出教案通用5篇

6的乘法教案通用5篇

英语科三教案通用6篇

语言活动教案通用6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点击加载更多
    32
    c
    102863

    联系客服

    微信号:fanwen9944
    点击此处复制微信号

    客服在线时间:
    星期一至星期五 8:30~12:30 14:00~18:00

    如有疑问,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问题+截图进行提问,客服会第一时间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