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教师应提前写好教案,以便合理安排教学进度和教学内容,编写教案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进展,下面是淘一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头的教学教案精选8篇,感谢您的参阅。
头的教学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在具体情景中感受大数的意义,认识“亿、十亿、百亿、千亿”等计数单位,掌握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制关系,感受我国“四位一级”的计数规律,能正确读数。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经历数的过程,感知大数。通过知识的迁移,感悟大数的意义,掌握读法。
3、情感与态度目标:在现实情景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重视课堂对学生的积极评价,使学生能不断获得成功的体验,发展数学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
教学重点:
正确读数,体会大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
每级末尾、中间带0的数的读法。
教学准备:
课件计数器 阅读材料
教学过程:
一、谈话交流,情景引入
(意图:让学生在阅读的情境中,经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过程,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并感受大灾面前全国人民团结一心的精神。)
1、默读下面一段话。
在为四川灾区捐款活动中,我们班有40名同学,共捐款200元;全校有300名同学,大约捐款1500元;全镇共有2000名学生,大约捐款10000元;我们区有113230名在师生,共捐款约1249434元。唐山市各界为灾区捐款约340000000元。
2、发现问题。
⑴小调查。会读的同学请举手,有困难的同学也请举手。(老师统计、分类)
⑵小汇报。请有困难的学生代表上台说一说,(学生可能会指着340000000说,这个数我不会读。)
⑶小交流。请会读的同学来读一读,读完后,教师提出问题:340000000应该怎样读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新知识。
板书课题———认识更大的数(一亿)(齐读课题)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不仅要会读这些信息,而且还应明白这些大数所表示的意义。
二、启发诱导,感受大数
1、数一数,认识“亿”
(1)过渡:接下来,我们还是利用计数器来认识大数吧。出示计数器,回忆以前学过的计数单位(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有什么关系?
(2)一千万一千万地数,认识计数单位“亿”(师动手操作)
师:同学们先来看,老师在这拨下一个珠子,表示多少?(一千万)你是怎么知道的?拨下九个珠子是多少?认识新的计数单位“亿”
2、感受“一亿”
师:我们已经数到了“亿”,“一亿”究竟有多大呢?我给同学们提供一些看信息,让大家来感受一下“一亿”。
(1)课件出示“小朋友数数,如果每秒钟数一个数,昼夜不停地数,那么从一数到一亿需用三年零两个多月!
(2)如果一亿人手拉手(人与人间隔1米),那么可以为地球绕两圈半。
(3)一亿张打印纸的厚度达到1万米,比世界上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玛峰还要高。
师:大家感觉一亿怎么样?说一说。
3、认识十亿、百亿、千亿
师:在生产和生活中,我们往往要遇到更大的数,例如:截止到2000年,我国人口大约有13亿,全世界人口已超过60亿。同学们还会接着一一下数吗?
(1)一亿一亿地数,认识计数单位“十亿”(师生共同操作计数器)
(2)十亿十亿地数,认识计数单位“百亿”(生独立操作)
(3)按照这样的数法请同学们在小组内继续边拨边数,从一百亿一直数到一千亿,再互相说一说得出了什么结论?
学生汇报:10个十亿是一百亿,10个一百亿是一千亿。认识计数单位“百亿”“千亿”
三、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1、认识计数单位
师:到现在为止,我们认识了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十亿、百亿、千亿(边说边板书,并在千亿后面写上省略号),你们知道它们都叫什么吗?(课件出示“计数单位”的概念,学生读)
师:同学们想一想,我为什么在千亿的后面写上了省略号?
2、游戏:数数。(开火车)
一个一个地数,从96数到103;
一万一万地数,从九十六万数到一百零三万;
一亿一亿地数,从六亿数到十亿;
十亿十亿地数,从三十亿数到一百亿;
一百亿一百亿地数,从五百亿数到九百亿;
一千亿一千亿地数,从五千亿数到九千亿。
过渡:通过数数的游戏,我们进一步了解了这些计数单位。在用数字表示数的时候,计数单位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
3、认识数位
课件出示: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十亿、百亿、千亿……(按顺序读一读)这些计数单位所在的位置,叫数位。(课件出示:“数位”的概念,学生读)。“个”这个计数单位所在的位置叫个位,依次是十位、百位、千位、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千万位、亿位、十亿位、百亿位、千亿位……(读)
师:刚才我们说的这些计数单位和数位合起来就可以组成一个数位顺序表(课件出示有空缺的数位顺序表)。现在你能把这个数为顺序表天完整吗?(每人一张有空缺的数位顺序表,独立完成,然后小组内统一核对。)
找学生上台汇报,统一意见后,学生读数位顺序表。
4、独立分级
师:这么多的数位,中国的数学家读写方便给他们分了级,我们能不能也试着给它们分级,并取上名字?
小级活动后进行汇报。
教师小结:大部分同学的想法和数学家的想法一样,也是分了三级,个位、十位、百位、千位是一级,表示多少个或多少个一,所以叫个级;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千万位是一级,表示多少万,所以叫万级;亿位、十亿位、百亿位、千亿位是一级,表示多少亿,所以叫亿级。(上述分级的过程利用课件展示出来)
5、十进制计数法
师:同学们,认真观察一下数位顺序表,你发现了什么?(引出“十进制计数法”,并用课件出示“十进制计数法”的概念)
师:“相邻”是什么意思?谁来解释一下。
师:谁能举例说说哪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10?
6、再次出示引入新课时阅读资料提问:谁能把最后一句话再读一遍。
四、拓展延伸,巩固提高
1、自己写出一个超过1亿的数,并试着读出来。(学生写出数后,小组同学互相读)
2、把下面横线上的数改写成以“亿”为单位的近似数。(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
(1)截至2004年7月,我国的电话用户已突破600000000户。
(2)2003年,我国的钢材产量约为240000000吨。
3、把太阳系中把大行星与太阳的平均距离改写成以“万”或:“亿“为单位的近似数。(先读一读,再改写。交流时,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五评价总结延伸课外
1、师:这节课要结束了,你最想说什么?
2、大数在我们生活中运用非常广泛。希望同学们能利有今天所学的知识,去搜集一下世界上有哪些国家人口超过了1亿人,并把收集的数据正确的读写出来。
头的教学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认识14个生字,会写9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笋芽儿对春光的向往和奋发向上的精神。
3、爱读科学童话故事,能从童话故事中吸取力量,陶冶情操。
【课前准备】
生字卡片、小黑板、毛竹的有关知识。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内容与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趣味揭题
1、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大熊猫最爱吃什么?
(竹子)
竹子长大了叫竹子,可它小时候不叫竹子,你知道它叫什么吗?
(竹笋)
竹笋又叫笋芽儿,你知道它是怎样长成一株健壮的竹子的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笋芽儿》一课。
2、板书课题:
提醒学生笋芽儿的读法,学生练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出示生字卡片:
认读生字,识记字形。
3、读生字:
同桌互听,互相帮助识记生字。
4、小组讨论:
交流识字方法,全班交流。
5、出示课文中出现的生词:
小组认读,全班扩词练习。
6、再读课文:
要求读正确、流利。
7、最后小组说一说自己读懂了什么。
三、朗读感悟
1、师范读:
想一想笋芽的`生长过程是怎样的?
2、小组讨论。
3、全班交流: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相机板书。
2、春天这么美,小笋芽儿在大家的关心、爱护下长成了大竹子,它可真幸福,让我们大家做一株小笋芽儿吧!让小笋芽儿带着对春天的赞美、带着幸福的感觉来分角色朗读课文。
以小组为单位,分成:
笋芽儿、春雨、妈妈、旁白几个角色来读。
读后小组同学互换角色再读,读后互评。
四、再读感悟,启迪思维
你喜欢笋芽儿吗?为什么?
启发学生由竹子的成长联想到自己的成长:
你们在成长过程中得到了哪些关心和爱护呢?
1、小组内谈谈。
2、集体交流。
头的教学教案篇3
一、激趣导入。
1、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班来了一位新朋友,你们看——(出示课件)
2、“冬天”自述:小朋友,你们好!我是你们的新朋友冬天。你们知道吗?我的本领。可大了,我能给大地带来很多很多的变化。大家都夸我是个神奇的“魔术师”。
二、播放录像,整体感知“冬天”。
1、过渡:小朋友,下面,冬天就要开始给你们变魔术啦!你们看,它“呼地一吹”,大地发生了什么变化?
2、播放录像(老师可以相机用优美的语言来描述画面的内容:同学们,冬天的本领事可大着呢!你看,他“呼”地一吹,满天飘起了雪花,一会儿,大地就变白了。小树像株洁白的珊湖:那些房子有的像一座座银砖搭起的城堡,有的像一朵朵蘑菇,还有的像个奶泊面包,可爱极了:雪越下越大,大山像一位披上白纱的仙女:过了一会儿,大地就像一块白白的软软的地毯。公园里的湖面很快就变成了大玻璃。那些红色的、黄色的叶子,都冻在玻璃里了:不知怎么的,棉衣啊,手套啊,都从衣柜里跑出来,街上的人都变胖了。在这么冷的冬天里,小朋友们一点儿也不怕冷,他们三人一群两人一伙到公园里堆雪人打雪仗,好玩极了!
三、揭题并质疑。
1、揭题:
(出示课题)现在,请一个同学来读一读这句话一一冬天是个魔术师,全班一起读一读。
2、质疑:读了这句话,你们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四、合作学习,初读课文。
1、过渡:同学们,我们的好朋友丁丁和冬冬看到这些美丽的景色感到太有趣太神奇了,于是他们就写下了一篇文章,名字叫《冬天是个魔术师》。你们想不想读一读?
2、学生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就画条横线作个记号:
3、在2人小组内互相学习,把这些字记住:〈学完后检查一个组〉
4、再读课文,读通每一句话。
5、在小组内合作学习生字(老师给每个组准备一套字卡),遇到不认识的字请同组的同学教一教。
6、检查学习生字情况
五、学习课文一、二节。
(一)学习课文第一节
1、过渡:同学们学得不错。但是,潘老师有一个问题不明白:在刚才的录像当中怎
么没有小动物呢?他们都到哪里去呢?(指名回答)
2、观看录像。
3、指导朗读第一节。(出示第一节)
4、指名读,评议。
你们觉得“冬天”这个魔术师变得快不快?它变得怎么快,你能不能用朗读来表现?(指名读,评议)
5、读这句话时,还要注意什么?(轻声——啊)指名读,评议。
6、你知道还有哪些动物要冬眠?
(二)学习课文第二节
1、过渡:现在,我们来看一看冬天这个魔术师要给我们变什么?
2、(出示第二节课文)指名读,说一说大地发生了什么变化?(指名说)
3、播放“雪景”录像,感受雪景的美。
4、冬天真不愧是个魔术师,太神奇了!你愿意再来读一读这个句子吗?(出示第二节第二句)自己试读一一读给你的朋友听(可以是同学也可以是老师)——评议——指名读
5、齐读第一、二小节。
(三)小结:同学们读得真好!听了你们的朗读,老师好像来到了遥远的北方,真是太高兴了,太激动了!
六、学生字。
(一)记生字“呼、地、吹、雪、变”
1、齐读——指读
2、猜字游戏。
(二)写生字“冬、是”
1、讨论这两个字的.笔画笔顺。(小组讨论)
2、观察范字“冬”,记住笔画在田字格的位置:老师范写,学生评议:学生练习写一遍:评议。
3、观察范字“是”,说说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指名上台写,学生评议,修改:学生练习写一遍。
七、小结。
教学反思与分析:
一、利用多媒体手段创设情境、整体感知
?冬天是个魔术师》是一篇充满童趣的散文。它运用拟人的手法,把冬天中动物冬眠、下雪、湖面结冰、人们穿上冬装的特点描写得十分生动有趣。对于从小生活在厦门的学生来说学习这样的课文有一定的难度。由于他们没有感受过北方的冬天,不知道北方的冬天是什么样的,也不大了解北方的冬天有什么特点,所以在教学中,我尝试运用多媒体手段广泛采集有关北方冬天的录像,让学生通过图像具体感知北方冬天的雪景、人们的活动及动物怎样过冬的情况。如在教学前播放一段“冬天的景色”录像片让学生在优美的画面和动人的音乐中进入冬天的情境,加上老师富有表情的解说,使学生充分感受到北方冬天的神奇和美丽。当孩子们在看到这样美丽的冬景时都显得十分激动,他们告诉老师他们真想躺在“雪白的被子”上睡大觉,可见孩子们是多么想到北方去感受冬天。又如,在教学第一小节时,通过录像创设情境让学生了解青蛙、蛇和熊是怎样过冬的,从而理解动物“冬眠”是怎么一回事。
二、抓住“趣”字展开教学
结合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我紧紧抓住“趣”字,围绕“魔术师变魔术”这条主线来展开教学。如看完录像后让学生直接从课题中的“魔术师”导入,让学生展开质疑。也有的学生问,为什么冬天是个魔术师:还有的学生问,冬天这个魔术师会变什么:有的学生问,冬天这个魔术师是怎么变魔术的。看来孩子们的心已经被“神奇的魔术师”揪住,此时,他们一定很想去寻找这些问题的答案。于是,老师趁势引导学生读课文,让学生通过学习课文自己去发现。
三、以学生为主体进行合作与探究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因此,在课堂上,我十分注意尊重学生,并提倡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阅读体验通过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来进行阅读课文。如在课堂上,老师鼓励学生在学习小组内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来学习生字,学生有的当老师,有的当学生,互帮互学,他们学得开心、学得主动。又如在学写“冬”和“是”这两个字时,老师大胆尝试让学生走上讲台当一回小教师来教全班同学写字的做法受到了学生们的欢迎。这样由学生来教学,由学生来评价的过程就是指导学生自己探究的学习过程,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学习模式。
头的教学教案篇4
教学目标
尝试用比较完整的短句回答问题,知道小鸡是鸡妈妈的'宝宝。
理解故事中小猫和小狗当爸爸妈妈的趣事,体验动物之间的亲子之情。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小狗小猫图片
教学过程
一、出示图片,引起兴趣
师:今天,小1班来了两位动物客人,我们一起看看他们是谁?(出示小猫小狗图片)客人们要为我们讲一个有趣的故事。
二、欣赏故事、理解内容
1、欣赏故事第一遍(播放ppt)
重点提问:小狗和小猫,谁当爸爸,谁当妈妈?
重点提问:他们找谁当宝宝?他们喜欢这个宝宝吗?
2、第二遍分段欣赏故事重点提问:
(1)鸡蛋变成了什么?
(2)它是谁的宝宝?
(3)应该送它到哪儿去?
三、第三遍完整欣赏故事
重点提问:娃娃家没了宝宝怎么办?
附故事:《鸡蛋变娃娃》
小猫当妈妈,小狗当爸爸。在路上看见一个大鸡蛋,他俩说:"让这个大鸡蛋当孩子吧!"妈妈亲亲,爸爸抱抱,搂着宝宝睡个觉。啊,鸡蛋变小鸡了!小猫、小狗笑着说:"哈哈,我们有孩子啦!"可这孩子是鸡大婶的呀!小狗和小猫就将小鸡带到鸡大婶那儿:"鸡大婶,孩子还给你。""谢谢你们,下回办娃娃家,再让小鸡给你们当娃娃。"
头的教学教案篇5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会认本课16个生字,会写其中7个生字,理解“翩翩起舞、威武、驾驶、双胞胎”等词语。
(二)过程与方法
创设情景,使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而体会放风筝时孩子们的心情,感悟童真童趣。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课文,知道孩子们放风筝是表达自己的理想,懂得童年美好的理想,只有不断去追求才能实现。
教学重难点:
指导学生朗读课文,知道孩子们的理想和愿望,明白童年美好的理想。
教学准备:
课件;生字卡片;学生课前收集有关风筝的知识。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初读课文。
1、学生说读后的感受,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槐乡是怎样美丽?快读课文。
3、自由读文,读准字音。
生字:tóng chě xiàn zā
童 扯 线 扎
(童年)(扯断)(毛线)(扎成)
wǔ shào sháo tuō
武 哨 勺 拖
(武术)(哨兵)(汤勺)(拖延)
词语:
威武:力量强大。
驾驶:操纵使车行使。
双胞胎:同一个胎里两个婴儿,两个人同一胎出生。
4、作业
(1)、抄写生字、词。
(2)、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朗读感悟
1、轻声读课文,看看课文描写了哪些小朋友的风筝,找出描写他们风筝样子的句子,多读几遍。
2、引导学生理解并读好含有“无边的大海和翻滚的波浪”“威武”“翩翩起舞”等词语的句子。说说自己还会看到怎样的景象,想象未来的水兵“我”、飞行员“强强”、昆虫学家“薇薇”、建筑大师“大喜”、音乐家“根子”会是什么样,他们会做些什么?
二、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课件显示放风筝情景)
如读第三自然段描写“我”和“强强”风筝的样子的句子时,可让学生想象水兵在海上巡逻时和飞行员驾驶飞机在蓝天翱翔时的情景,读出“我”和强强长大誓死保卫祖国海空的决心和壮志。
朗读第四自然段描写根子扎风筝的样子的句子后,可让学生想象动听风铃还会引来什么?想象是一幅怎样的画面?
第五自然段简略地记叙了芳芳别具一格的`风筝,可想象芳芳会想些什么?她想好了没有?
最后一自然段可结合“风筝也带着我们的理想越飞越高,越飞越远”这句和全文在脑海中浮现孩子们放风筝的画面,闭目想象空中的“风筝图”,体会空中的热闹,体会孩子们的心情,并思考怎样才能使我们的理想越飞越高,越飞越远?
三、个性朗读(读出孩子们放风筝时快乐的心情)
1、分小组朗读,比赛朗读。
2、展示性朗读。
四、拓展:你想为自己扎一个什么样的风筝?为什么?
板书设计:
2、风筝
我的理想:海军——两根飘带样的风筝
强强的理想:飞行员——驾驶舱样的风筝越飞越高
薇薇的理想:昆虫学家——蝴蝶样的风筝越飞越远
大喜的理想:建筑大师——瓦片形的风筝
根子的理想:音乐家——竖琴风筝
头的教学教案篇6
教学目标:
1、 引导学生用自然、真挚的歌声演唱歌曲《留给我》。
2、 通过演唱歌曲,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良好的审美情趣。
3、 让学生认识到热爱地球、热爱大自然对于我没人类的重要,爱护环境,人人有责,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培养学生对社会、对人类、对地球的责任。
教具准备:
多媒体、电子琴、录音机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走进音乐。
(学生听音乐进教室,老师面带微笑,站在学生中间。)
师:同学们好,欢迎大家来到音乐乐园
二、教具激趣,解决难点。
师:同学们看大屏幕!(播放课件,出示歌曲中的难点节奏,让学生通大屏幕能清楚直接地看到问题,并一起开动脑筋利用身体的各个部位或打击乐器来解决问题。)
x x x x x x x | x·x x -|
师:谁来读读,拍拍,或用你身边的乐器敲击出节奏?
生1:(很自信的`)有节奏地读。(其中符点处节奏不准确)
师:(给予肯定)你真勇敢,第一个挑战难点。(指出符点处的错误继续提问)谁来帮帮他?
生2:有节奏地读。
师:(肯定的)你太棒了,读得完全正确。
(然后男生读、女生读、分小组读等等)
师:同学们齐读节奏。
(反复读,熟悉难点节奏)
师:谁能用不同的方式来表现这段节奏?
生2:有节奏地拍手。(生齐拍)
生3:有节奏地跺脚。(生齐跺)
生4:有节奏地用响板敲击。(生用双响筒、串铃、三角铁、碰钟等乐器敲击和齐奏。)
三、审美体验,表现音乐。
师:刚才大家表现得太棒了,所以老师想送给大家一首非常好听的歌曲名字叫《留给我》,同学们边听歌曲边看大屏幕上的歌词,听听这首歌曲唱了些什么?(播放歌曲《留给我》的录音范唱)
生1:歌曲告诉我们应该注意不要主空气污染,这样我们可以看见很多的蓝天,主树木更好地生长。
生2:歌中唱了留下小河,很多的小河就可以汇成大海,留下大海给沙漠。
生3:老师,我知道了,这首歌告诉我们要保护环境。
师:(这是孩子们结合生活实际,发自内心地表述)同学们说得真好!歌曲中唱到“留下太阳、留下森林、留下小河、留下草原”,你觉得这首歌曲应该用什么样的口气来演唱,是命令还是祈求?为什么?
生:应该用祈求的口气演唱。因为环境保护迫在眉睫,我们应该马上行动起来,保护环境!
师:(培养美读,感受歌曲情绪)请同学们带着你真实的感受,把歌词当作一首诗,伴着歌曲伴奏来读一读。
生:按要求自由读歌词。
生:几名学生读歌词。
生:然后齐读。
师:(肯定的)同学们读得真好,把自己真实的感情完全投入到歌曲里了。再次欣赏歌曲,听完后说说歌曲情绪是怎样的?(播放歌曲范唱)
生:优美、抒情。
师:你喜欢歌曲的哪一句?老师弹琴,你能加上歌词唱一唱吗?
生1:(很自信的)我来唱唱“留下太阳……给沙漠给沙漠”。
师:请你带领大家一起唱。
生:齐唱本乐句。(熟悉乐句旋律)
生2:(特别自信的)老师我喜欢“留下星星……留下绿草”这句,我来唱唱。
师:唱得真棒,请我带领大家一起唱。
生:齐唱。(熟悉乐句旋律)
师:再次听歌曲,你能在歌曲中找到和大屏幕上的节奏相同的乐句吗?(找歌曲中的难点乐句)(播放歌曲《留给我》范唱)
生:“留下小鸟,留下鲜花”这句节奏与屏幕上的节奏相同。
师:老师弹琴谁能唱唱?
生:试唱难点乐句。
师:指导。
生:先读节奏,再按节奏读歌词,最后弹琴加歌词。(由易到难,一步一步增加难度,解决难点乐句)
师:同学们真棒,歌曲的最难点已经解决啦!下面大家跟着音乐一起唱唱。(播放歌曲范唱)
生:齐唱歌曲。
师:同学们真棒,带着最真实的感受跟伴奏演唱歌曲。(播放歌曲《留给我》伴奏)
四、合作探讨 实现创新 。
师:《留给我》这首歌中运用了两种演唱形式,领唱和齐唱。你能听出哪部分是领唱,哪部分是齐唱吗?
生:“留下太阳吧……给沙漠给沙漠”是领唱,“留下绿洲……留给我和妈妈”是齐唱。
师:再听歌曲,判断他回答得是否正确?(播放歌曲范唱)
生:(肯定解答)回答正确。
师:小组合作讨论、创编,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形式来表现歌曲,然后随着音乐即兴演奏、表演。
(小组讨论并展示)
生1组:一个领唱,四人齐唱,三人伴奏。
生2组:两人齐唱,四人伴舞,二人伴奏。
师:(肯定的)同学们表演的真棒,都能积极地参与到活动中,而且能把最真实的感受融入到歌曲里。全体同学一起表演,谁来领唱?
生:(大声自信的)我来领唱。其他同学表演伴奏。
(播放伴奏,师生共同演唱)
师:你能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对这首歌曲的感受吗?
生1:保护环境,从我做起。
生2:我要做保护环境的小卫士,时时宣传环保,处处宣传环保。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希望大家能赶快行动起来保护环境,使我们的家园变得越来越美丽。
生:伴着歌曲《留给我》优美的旋律走出教室。
头的教学教案篇7
[思路综述]
美文需要美读。《朱元思书》是吴均写给友人信中的一段话,生动细腻地描绘了浙江境内富春江的秀美风光,语言凝炼传神。叙事、写景、抒情融为一体。全篇以偶句为主,讲究对仗和声律,称得上是一篇山水小品,一篇美文。
本设计尝试从朗读放手,以朗读来构建整个教学过程,通过朗读来感受课文,理解课文,进而品味,赏析课文,以此来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和品味、审美的能力。
[教学设想]
1、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2、课前预习布置
⑴复习《三峡》、《小石潭记》
⑵收集有关描写山水方面的诗句及散文精彩片断
⑶以导游员,讲解员身份去构想设计
⑷创新写作
——以课内外阅读中涉及到的描写山水方面的文题灵活串编一段话。
[教学互动平台展示]
一、开课揭题,直入情境(点击,出示课题、作者)
二、朗读感知,疏通文意。
(一)生自愿朗读,师作朗读指导(点击)正音(点击)
(二)师范读,要求生闭眼想象画面
(三)生互译、互问、互答(点击)
(四)师点拨
1、作者自富阳到桐庐时的天气怎样?作者的心情如何?你是根据什么来判断的?
2、本文结构上的特点是什么?第二、三段的内容分别照应第一段的哪个词?
三、品读、赏析
(一)品、赏“异水”
1、采取四遍读背法
大声读、轻声读、快速读,融情入景慢慢赏读。
2、情景再现,导游解说。
(二)品、赏“奇山”
1、读读、想想
请几位女生齐诵,其余学生进入想象画面。
2、画画,说说
请一生上台画,其余在下面准备画或说
可以用“这里的山真奇啊,奇在……”开头去说
3、比比、背背
与《三峡》文中描写山的片断比
男女生竞争背诵(听觉、视觉)
4、议议,悟悟
点拨:面对如此胜景,此时此刻你有什么样的感叹呢?当年吴均先生的感概呢?
四、学生齐读课文,设计简明板书
要求:
朗读——把心放进去
板书——除课题、作者外,不超过10个字
五、练习巩固
抢答填空
六、趣味活动
1、说出既含有山又含有水的诗句
2、“走进山水,共享阅读”创新练笔交流
七、欣赏风光片(机动)
头的教学教案篇8
1、知识与技能 感知课文内容,用精炼的语言概括人物性格。
2、过程与方法 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揣摩典雅而又精辟的语言。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树立诚信为本的做人理念。
教学重点 了解信客的职业道德和优秀品格。
教学难点 揣摩典雅而有精辟的语言。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预计达成目标
教学环节 时间
一、导入新课
大家看黑板,我写了一个“信”字,“信”是由“人”和“言”组成,人言为信,信的本意就是言语真实。20世纪初,在浙江余姚一代,由于邮政业务尚未普及到乡村,城乡之间的通讯需要专人担当,于是便产生了信客这种特殊职业。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余秋雨先生的散文《信客》,来看看信客是如何生活的。 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 作者简介
三、认识新朋友
课下大家已预习了课文,你们认识这些新朋友了吗?(出示课件)
唏嘘(xī xū ) 噩(è)耗 呵(hē)斥 诘(jié)问 伎俩(jì liǎng ) 颠沛(pèi ) 吊唁(yàn) 文绉绉(zhōu zhōu ) 连声诺(nu)诺 猝(cù)然 昏厥(jué )
四、我读我知
认识了这么多新朋友,大家肯定很高兴。那么,你们读了这篇文章有哪些收获呢?说出来,让大家一起分享吧!(出示课件:上面有鼓励行文字:看,我有这么多收获,与我一起分享吧!并配有相应美丽图片为背景。)
(生说出自己的收获。)
五、我说我惑
大家有这么多收获,看来读得很仔细很认真,那么在预习时有没有疑惑呢?说出来,也让大家与你一起分享吧!说不定,有的同学还能帮助你呢!(生说出自己的疑惑。)
六、我行我秀
(若学生所说的疑惑与教学目标相差较大,这时可预设几个问题。)老师我还有疑惑,大家想不想帮帮我?好!我思考,我能行!我说出,我一定是最优秀的!(同时出示课件:上面有鼓励文字:只有学会思考,我才是一个有深度的人。只有敢于表达,我才会是一个最优秀的人。)
1.大家说,信客这个职业好不好?为什么?那他为什么还选择当信客?先自己考虑,后以四人为一组互相讨论,最后全班一块儿解决。
2.本文的语言很有特点,你能就具体语句谈一下你的理解吗?(对学生来说这可能有难度,师可先举一例,后让学生自主思考并说出。)
词语如“破烂灰暗”、“无穷的幽怨和紧迫的告急”等既典雅又精炼,值得我们积累。
句子如:这些眼神,是中国农村对自己的冒险家们的打分。这些眼神,是千年故土对城市的探询。形象地表现了身居穷乡僻壤的农民对外界事物的关注。
七、我思我写
(教师激情地)信客走了,静静地走了。(稍顿)……或许在许多年以后,人们已经把他忘记,但作为学习了本课的`我们每一个人,一定会从中受到许多启发得到许多思考。那么就赶快拿起手中的笔来为信客的坟墓作一篇墓志铭吧!不过我先提示一下,可从他概括信客的一生,也可从他的品质或精神的角度;也可从他的职业特点的角度写;也可结合社会实际(我们现在的社会呼唤诚信这一点)来写。写出其中一点即可。注意写出你的理解,写出你的感情来!
(生写。后读出。)
师出示自己写的墓志铭:
例一:肩挑生死祸福担,尝遍人间屈辱苦。
饱受冤屈辞职业,为人师表扬美名。
例二:一生重情重义信字当头能但生死祸福担(上联)
换来千家万户讯息通畅生就侠骨柔肠心(下联)
虽死犹生!(横批)
八、我说我得
这节课大家表现都非常出色,通过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总结一下,说出来吧!(生自有说出自己的收获。)
九、布置作业
课下搜集余秋雨先生的其他文章,进一步感受余先生的语言风格。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