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多媒体资源的教案,可以丰富课堂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体验,通过认真撰写教案,我们能够为学生营造一个有序的学习环境,促进他们的积极参与,以下是淘一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音乐《少年》教案7篇,供大家参考。
音乐《少年》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知识
体会升记号#,重音记号,换气记号在歌曲中的作用。
2、能力
以听、看、舞、唱、展示等方式充分调动学生各种感知器官,增进对新疆艺术、文化独特魅力的了解与尊重,及维吾尔习俗的了解,增加了学生知识的储备量。
学习简单的新疆舞蹈动作,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美、体验美。思想教育。
用打击乐给歌曲伴奏,能用圆润的'声音,诙谐的情绪表现歌曲。学习简单的新疆舞蹈动作,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美、体验美
3、情感
知道阿凡提是个勤劳勇敢,幽默乐观,富于智慧和正义感的人,引导学生做个机智勇敢,有正义感的好孩子。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点:
用有弹性的声音诙谐的情绪演唱歌曲。体会歌曲诙谐的情趣。
教学难点:
唱准下滑音、升记号,及后十六、切分节奏及换气等谢谢您的支持和鼓励!
教学方法:
以视唱为主从节奏入手,在划拍视唱中讲授乐理知识。
教具使用:
电子琴、打击乐、课件
教学过程:
一、发声练习
二、激情导入:以歌表演
?娃哈哈》导入。新疆有个喜欢骑着小毛驴的老人你们知道他是谁吗?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叫阿凡提聪明、幽默的传奇人物最爱四处帮助穷人)
三、探索新课
1、读节奏,掌握十六分节奏。
2、让学生在模唱的过程中认识升记号、下划音记号、重音记号、换气记号。
3、按节奏读歌词,让学生更好的掌握歌曲的节奏。
4、将歌词分为三部分让学生分别演唱,是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歌词、分段唱出歌曲的情绪。
5、创编歌词是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激发学生爱护自然的情感。
三、拓展练习:
1、让学生利用打击乐为歌曲伴奏,既激发他们的兴趣,又更好的巩固歌曲,让学生准确的掌握2/4拍的强弱节奏。
2、分发维吾尔族小帽子,边唱边跳表演歌曲。
3、讨论向少年阿凡提学习什么?
4、本课你有哪些收获?
四、小结本课内容激发学生爱护自然的情感。
音乐《少年》教案篇2
教材分析:《我是少年阿凡提》是选自人民音乐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七册第六课《少年的歌》中的一首表演歌曲。这首具有浓郁的新疆民歌风格的歌曲是2/4拍,二段体,g七声羽凋式,曲调诙谐、欢快。它生动地赞扬了少年阿凡提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的优良行为,选材颇有新意,是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的好题材。
教学重点:学会用有弹性的声音;诙谐的情绪演唱歌曲;增强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难点:唱准切分音、升记号、下滑音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用有弹性的声音,诙谐的情绪演唱歌曲《我是少年阿凡提》,感受新疆维吾尔民族的特点:认识升记号(#),懂得其唱法。
2.能力目标:创作歌词,并能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3.情感目标:通过创作歌词,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情感,增强环保意识。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手风琴、打击乐器、新疆服饰、课前在音乐室张贴阿凡提图画和故事连环画。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营造气氛,感受快乐
1.播放《我是少年阿凡提》伴奏音乐,教师带领学生跳新疆舞。
2.师生问好。
3.提出口号“快乐音乐课,欢乐40分!”
二、学唱歌曲,体验快乐
1.谈谈阿凡提:
(1)激情导入。刚才我们跳的是哪个民族的舞蹈?提到新疆老师就想起一个传奇的少年人物,他扬善惩恶,机智勇敢,最爱帮助穷人,你们知道他是谁吗?
(2)你心目中的阿凡提是个什么样的人? (机智、聪明、勇敢、果断、爱打抱不平、喜欢替穷人出气……)
2.聆听范唱(录音――教师――录音),回答问题:谁能告诉我少年阿凡提在干什么?他的心情怎样?
3.学习歌谱
(1)教师范唱歌谱,学生用2/4拍指挥图式打节奏。
(2)提出问题。唱一唱,找一找,阿凡提给你带来哪些不熟悉的.朋友。
(3)解决问题。
[1]下滑音。用对比法唱:“3 3 3 0”;“3 3 3 0”感受下滑音所要表达的情绪。
[2] 认识升记号。在键盘上找出:“1”和“#1”的正确位置→唱一唱“1”和“#1”,感受其不同。
→听辨(多媒体)
① 2 3 2 1 | 2 ― ‖ ② 2 3 2 #1 | 2 ― ‖
⑨ 2 2 1 2 | 3 ― ‖ ④ 2 2 #1 2 | 3 ― ‖
[3]切分音。各出一招:你认为用什么方法能把切分音中的八分休止符唱准? (闭口法、点指法、划拍法……)→用你喜欢的方式唱一唱。
(4)视唱全曲。(慢速→原速)
4.跟琴用“啦”模唱全曲。要求:唱出轻快活泼的情绪。
5.听唱歌词。
重点指导:为什么要在“我可对他不客气”前要停顿半拍。(遇到危险的情况想想怎么办,该用什么方法好)
阿凡提遇到那么危险的情况都不害怕,但也没有采取硬碰硬的方法,而是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和这些行为做斗争,因此,光有一颗正义的心还不行,我们还要学会机智与勇敢。
我们在生活中也会遇到一些不良行为,你会怎样处理?
6.歌曲处理。
讨论:你认为应该用什么样的情绪演唱? (前8小节诙谐、高兴地;9――17小节生气、愤怒地;18――34节高兴、自豪地)
7.有感情地演唱全曲。
三、创作实践,表现快乐
1.编词
“谁要……(多媒体)”你身边还有哪些破坏环境的行为?你遇到后该怎么做?你能不能把它编成歌词大家唱一唱? (谁要浪费电,谁要浪费水,谁要乱扔废电池……)
2.打击乐伴奏
(1)选择喜欢的打击乐器。
(2)讨论:你认为该用什么节奏犁为歌曲伴奏?
(3)敲一敲,打一打,选择最佳方案为歌曲伴奏。
四、才艺展示,升华快乐
选择你最喜欢的方式参与集体表演,展示你的才华。可以演唱,可以伴奏,可以舞蹈
(提供服饰)……
五、愉快结束,延续快乐
同学们表演得真棒!让我们也像阿凡提一样骑着心爱的小毛驴,去做一个机智勇敢,保护环境的好少年吧!
播放录音,同学们唱着跳着出音乐教室。
音乐《少年》教案篇3
一、课题:小小少年
二、课时:一课时
三、课程性质:新授
四、歌唱/欣赏:歌唱
五、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学习作品《小小少年》,感受歌曲乐观向上的情感,养成勇敢面对挫折的良好习惯。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小小少年》的演唱,并配以讨论、分析等方法,学生能够提高音乐欣赏能力以及合作探究能力。
?知识与技能】
掌握附点八分音符的演唱及运用,并能够完整的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六、教学重难点
?重点】
能够完整的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难点】
附点八分音符的演唱及运用。
七、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教师讲述海因切的故事,顺势揭示课题《小小少年》。
(二)初步感知
1.教师用多媒体播放歌曲《小小少年》,并提问歌曲情绪是怎样的?
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总结:愉悦地。
2.教师再次播放歌曲,并提问歌曲的速度是怎样的?
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总结:歌曲速度是中速。
(三)学唱歌曲
1.发声练习,教师提醒学生采用“wu”的声音进行发声练习,注意嗓音保护。
2.教师播放音频,学生跟唱。
教师提问:歌曲的旋律线起伏是怎样的?
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总结并组织学生练习。
3.教师范唱,其余学生演唱谱例。
教师提问:附点八分音符应该怎样唱准?
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引导学生先探索,之后总结并讲解:附点八分音符在演唱时前长后短,类似“苹果”“葡萄”,并组织学生进行分组练习。
4.完整演唱谱例。
5.教师引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诵歌词,并请学生思考:歌词表达了怎样的内容?
学生小组讨论并自由回答。
教师总结:表达了主人公积极向上的乐观态度。
6.教师引导学生加歌词完整演唱歌曲,纠正歌词及旋律的对应问题。
请学生思考:歌曲表达的情感是怎样的?
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总结:歌曲的'情感是积极向上的。
7.完整而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四)拓展延伸
教师多媒体播放电影《英俊少年》中的插曲《小小少年》,学生进行欣赏。
(五)小结作业
师生共同回顾附点八分音符的演唱方式,引导树立积极向上的乐观态度。
布置课后作业:搜集《小小少年》的背景资料。
八、板书设计
略
音乐《少年》教案篇4
课题名称:人音版第七册第6单元《我是少年阿凡提》
课型:唱歌课
教学年级:小学四年级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材分析:《我是少年阿凡提》是一首具有新疆民歌风格的歌曲。曲调诙谐、欢快,它生动地赞扬了少年阿凡提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的优良行为。歌曲为二四拍,二段体结构。第一乐段刻画了欢乐风趣的阿凡提形象以及对破坏自然环境的不良行为的愤恨之情。第二乐段以连续密集的节奏音型出现,配以富有民歌特色的衬词“啦啦啦”“来来来”更鲜明地表现了主人公活泼向上的精神面貌,唱出了新一代少年阿凡提自豪、欢乐的心情。
学情分析:学生对传奇人物总有一种崇拜之情,通过阿凡提的传奇故事引入本课的学习,必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通过歌曲的学习分析,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目标:
1、能用圆润的声音,诙谐的情绪表现歌曲。感受新疆民歌的特点,体会升记号在歌曲中的作用。正确处理升记号、×××、切分音、换气记号等。
2、发挥创造力和想象力,创编歌词。
3、通过歌曲演唱、歌词创作,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情感,增强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用有弹性的声音,诙谐的情绪演唱歌曲,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难点:唱准升记号、×××、切分音、换气记号等。
教学准备:电子琴、多媒体、打击乐器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播放《我是少年阿凡提》伴奏音乐,教师带领学生跳新疆舞进教室
2、师生问好
设计意图:通过富有新疆特色的音乐舞蹈,营造快乐轻松的学习氛围
二、新歌学习
1、导入
师:刚才我们跳的是什么民族的舞蹈(生:新疆)
师:提到新疆老师就想起一个传奇人物,他扬善惩恶,机智勇敢,最爱帮助穷人,你们知道他是谁吗?
生:阿凡提
多媒体出示阿凡提的画像
师:你了解的阿凡提是个什么样的人呢?能给大家说一说吗?(学生简单介绍阿凡提的故事,了解阿凡提是一个机智勇敢、乐于助人、聪明善良的人)
设计意图:通过对阿凡提的介绍,加深学生对阿凡提的.了解,激发学生更深一步了解阿凡提的欲望。
2、学习歌曲
师:我们看到的阿凡提已经很老了,不知道少年时期的阿凡提是什么样子的呢?现在就让我们随着音乐了解一下少年阿凡提是个什么样的人。
(1)初听歌曲,随音乐旋律轻轻摇动身体。
学生谈谈对少年阿凡提的了解
(2)复听歌曲,了解歌曲情绪
师:让我们再听听这首歌,想想这首歌曲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感受?(快乐、活泼、风趣)
(3)随歌曲小声哼唱
师:让我们跟着歌曲小声的唱一唱,体会一下少年阿凡提的快乐吧
(4)师弹琴,生伴唱,找出歌曲出难以处理的地方,共同解决
师:在这一遍地演唱中,请同学们边唱边找找自己不能正确演唱的地方,等会我们共同解决
(5)认识升记号,解决带有附点音符、休止符的难点乐句
师:歌曲中出现了一个我们以前没有见过的记号,这个像一个井字的记号,我们叫它升记号,加上一个升记号,意味着将原本的那个音升高半音,让我们来听一听。
师:你能区分老师弹的乐句哪个有升记号,哪个没有吗?请听到带有升记号的乐句时,举起你的右手,听到没有升记号的乐句时,保持沉默。
师:让我们一起来唱唱书中带有升记号的这一句吧 (学生齐唱乐句,体会新疆风格特色)
师:少年阿凡提是个很爱打抱不平的人,碰上谁打鸟儿,捉青蛙,他会怎么样呢?引出难点乐句(我就对他不客气)
师生共同分析附点音符及休止符的演唱,体会歌词语气,对学生的演唱进行评价,看谁能唱出这句乐句的语气
(6)完整演唱歌曲
(7)分析歌曲情绪,处理歌曲
师:这首歌描写了阿凡提的故事,每一句都有它不同的演唱情绪,那你能不能用歌声恰当的表达阿凡提所要表达的心情呢?
(8)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9)我们也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吧
设计意图:通过不同形式的演唱,学生自主分析,让学生正确处理歌曲(包括音乐记号和歌曲情感的处理)
三、创编歌曲
师:生活中人们总是忽视环境的重要性,总有一些不自觉的人破坏环境,让我们也像少年阿凡提一样保护我们的环境,请大家在“谁要……,谁要……”创编我们自己的歌词
学生分小组自由创编
请学生自己唱一唱,评一评
设计意图:通过创编歌词,发挥挥学生的创造力,拓展他们的思路,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结意识、合作意识
四、小结结束本课
师:让我们也像少年阿凡提一样,去做一个机智勇敢,保护环境的好少年吧!
音乐《少年》教案篇5
?教学目标 】
1、简单介绍西洋木管乐器,使学生对其有个初步的认识和了解。
2、通过聆听《单簧管波尔卡》,感受音乐快速跳跃的情绪特点。并指导学生能用图形式或线条表示自己听到的音乐。
3、感受波尔卡舞蹈欢快流畅的风格。
?教学重难点】
感受单簧管的音色特点,乐曲所表现的"波尔卡"的跳跃情绪特点
及乐曲曲式结构的特点。
?教学内容】
一、学一学
导入 新课:
1、师:孩子们,今天木管家族邀请我们去做客,让我们一起坐上心爱的小马车出发吧
2、木管乐器的自我介绍:
a、长 笛:是木管乐器中的高音乐器,音乐宽广,音色清澈柔美,常把它比作乐队中的“花腔女高音”。
b、短 笛:短笛是长笛的同类乐器,形状与长笛雷同,发音管比长笛短而细,音色响亮清脆、很有色彩。适宜于演奏各种
抒情或华彩性的乐曲。
c、大 管:又称“巴松”,是木管组中的低音乐器。管身较长,音色丰满浑厚,善于表现诙谐、滑稽的形象。
d、双簧管:直吹,音色明亮,带鼻音,长于感情的表现,有“抒情女高音”之称。常用于田园风光的表现
e、单簧管:又称“黑管”,直吹。低音浑厚响亮,中音区圆润柔和,富于表情,高音区则较尖锐。单簧管音色丰富而明朗,表现力极为丰富,是木管乐器中音域最宽的乐器。
3、单簧管为大家演奏一曲《单簧管波尔卡》。
二、听一听
欣赏《单簧管波尔卡》
1、初听:完整的欣赏,出示图形谱。
2、小组讨论分析:在图形谱中发现了哪些相同点与不同点?(目的:运用直观的图形帮助学生了解乐曲的结构,注意主题出现了几次。)
3、复听:学生以小组形式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现乐曲旋律相同的乐段与不同的乐段。(可以用线条,动作,手势等等,此环节为后面学生创作图形谱打基础)
4、学生创作图形谱。
5、演示图形谱。
三、跳一跳
1、简单介绍波尔卡
波尔卡:捷克的一种民间舞蹈。以男女对舞为主。于十九世纪中叶风行全欧。一般为二拍子,节奏活泼。
2.师生共跳波尔卡。
四、想一想,说一说。
师:孩子们,你们今天高兴吗,是什么让我们这么高兴?(音乐)是的,音乐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极大的乐趣!它可以表达我们心底最深的情感和最美好的祝愿。
五、最后,让我们在单簧管优美动听的演奏声中坐上小马车回家吧!
(下课)
音乐《少年》教案篇6
教学内容:
?小小少年》是德国电影《英俊少年》的一首插曲。大调式,4/4拍,弱起的一段体结构。
第一、二乐句旋律变化重复,在句尾作六度、七度的上下跳进,歌曲情绪愉快,充满孩子的朝气;
第三、第四乐句旋律同样是变化重复,在句头使用六度大跳,曲调舒展而起伏,唱出少年在成长中的烦恼,也表达了他充满欢乐、乐观、愉快的心情。
教学重难点:
解决大跳音程的音准、附点节奏、弱拍起的问题,用优美、连贯的歌声演唱。
教学过程:
1、听倾听歌曲录音,熟悉歌词,体会歌曲情绪,说出自己不理解的歌词含义。
2、看观看电影片段,了解歌曲中的“小小少年”形象,自我解惑——“很少烦恼无忧无虑”又为何“忧虑烦恼都来了”?
3、唱重点解决好几处大跳音程的音准及附点节奏、弱拍起的问题。
4、演学生扮演主人公“海因切”上立演唱。要求唱出乐观自信、蓬勃向上的.精神风貌。
5、电影《英俊少年》简介德国电影《英俊少年》拍摄于1969年,但80年代初期才在中国上映。描述了一个英俊少年捍卫家庭幸福的动人故事,是一曲亲情与友情低声吟唱的美好颂歌!英俊少年海因切自幼丧母,与父亲卡尔相濡以沫,生活平静而幸福。海因切的外公——实业家贝特霍德因反对卡尔与女儿的婚约而与其父子一刀两断。
银行行长的儿子为敲诈贝特霍德,偷走银行的十二万元并栽赃到卡尔头上,而贝特霍德对此不闻不问,卡尔因此被捕入狱。海因切在律师的帮助下寄养在外公家中。贝特霍德渐渐喜欢上了聪明的海因切,一曲《最后的玫瑰》使他在女儿和外甥间找到了重合的焦点,海因切给阴郁古怪的贝特霍德冰冷的生活带来了一抹阳光。一次偶然的机会,海因切得知爸爸入狱事件的真相,在艾伦和警察的帮助下,追拿到罪犯,真相大白。海因切甜美的歌声在五光十色的游乐场上空回荡。
音乐《少年》教案篇7
音乐活动:瑶族舞曲
设计意图:
瑶族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古老民族,再过几天就是农历十月十六日瑶族的盘王节,这天瑶族人民盛装打扮,载歌载舞,除了娱神娱祖之外,还要走亲访友,开展娱乐社交活动,因此设计此活动,让幼儿了解瑶族的民俗风情,感受乐曲的美,并尝试用打击乐器为乐曲伴奏,音乐教案-音乐活动:瑶族舞曲。
活动目标:
1、 带领幼儿继续欣赏乐曲,并尝试随音乐进行打击乐器演奏;
2、 引导幼儿用分组合作的方式表现
的节奏型,并在演奏过程中注意整体协调。
3、 要求幼儿克制过度兴奋,不因急于表达热烈的情绪而造成过分强烈的演奏,能与同伴的演奏保持协调,进一步体验活动的愉快。
活动准备:
1、 幼儿已欣赏过a段音乐,听过该曲,并对该曲的结构有初步的了解。
2、 录音机、音乐磁带。
3、 鼓、手铃、木鱼、沙锤等。
活动过程:
一、 老师带领幼儿听a段音乐复习身体动作。
师:请小朋友找找哪张图给我们的感觉和第一段音乐给我们的感觉差不多?为什么?
二、 欣赏第二、第三段音乐,幼儿教案《音乐教案-音乐活动:瑶族舞曲》。
师:让我们一起来欣赏第二第三段音乐吧。
找找哪张图给我们的感觉和第一段音乐给我们的感觉差不多?
第三段音乐给我们的感觉是怎样的?
三、 幼儿跟随老师的示范模仿练习以下朗诵和动作。
1、 教师示范
2、 儿在教师的指挥下从慢速开始练习:教师说鹅,并跺脚,幼儿说其余字词并拍手。
3、 幼儿分组练习。
4、 幼儿在心里说有关字词,倾听教师用鼓声替代“鹅”字及跺脚动作,从慢速度开始,教师逐步加入哼唱伴奏。
5、 跟随音乐做身体节奏动作组合练习。
四、 跟随音乐完整地做身体动作(a、b、a段)。
五、 在老师的带领下,幼儿探索乐曲的打击乐配器方案。
六、 在教师的指挥和哼唱伴奏下,幼儿做徒手练习。
七、 在教师的指挥和哼唱伴奏下,幼儿用乐器演奏。
八、 全体幼儿跟随音乐完整演奏。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