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堂课的教学要点和难点都应在教案中明确列出,以便于把握,反复实践的教案能够为教师提供宝贵的经验,使他们在教学中更加游刃有余,以下是淘一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大班美术课活动教案优质7篇,供大家参考。
大班美术课活动教案篇1
教材分析:
本课时教材属于自编内容,该内容根据幼儿大班学生的现实接受能力和结合国家幼儿大班的课程标准进行编制。 水果在人们生活中是离不开的,尤其是诱人的果形和美丽的色彩,让人们感觉那水淋淋的样子和丰富的营养价值,都是人们非常喜欢的必备品。所以,应多让孩子们加深水果的认识,并且画画生活中自己喜欢的水果。
一、目标与要求 1、让孩子们对水果加深认识。
2、让孩子们对不同水果的形状、色彩进行分析。
3、让孩子们掌握部分水果的画法、并按自己的想法进行(绘画)补充发展。
二、重难点 重点:认识水果的形状、色彩。
难点:对水果的画法、技能的掌握。
三、教学方法 教法:引导学生分析水果形状、色彩、示范。
学法:观察、分析、练习。
四、课前准备 绘画工具、材料、课件、教案等。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运用水果实物等导入新课。
(二)新课
1、引导学生欣赏水果图片。如:
2、引导学生分析不同水果的形状和画法。
3、老师演示几种水果的画法。
(三)指的学生练习画水果。
(四)课时小结(口述)。
六、教学反思
大班美术课活动教案篇2
1.狡猾的狐狸
材料与工具:枪蟹壳、红色和黄色海绵边角料、黑豆两粒、百得胶、剪刀。
制作方法:
1、 用海绵剪出狐狸的耳朵,其中红色稍大,黄色较小,剪好后将两片耳朵贴在一起呈三角状。
2、 把枪蟹壳横放当狐狸头,将剪好的耳朵贴在枪蟹壳后面,正面露出两只尖耳朵。
3、 剪两块三角形红色海绵当嘴巴,并将“嘴巴”贴在蟹壳上。
4、 粘上两颗黑豆当眼睛(图1)
2.京剧脸谱制作
材料与工具:甲鱼壳、毛笔、水粉颜料。
制作方法:将甲鱼壳背朝上竖放,并用水粉颜料在上面画京剧脸谱,这种脸谱立体效果特别好(图2)。
3.孔雀开屏
材料与工具:扇贝壳、小鹅卵石、海绵边角料、水粉颜料、百得胶、毛笔。
制作方法:
1、 先用毛笔给扇贝涂上蓝绿颜色。并将各色海绵剪成羽毛状粘在扇贝上。
2、 把扇贝壳和两块小鹅卵石(长的一块做孔雀身子,小的一块做孔雀的头)粘在一起。
3、 最后在孔雀头上粘上几根翎毛(图3)。这样,一只美丽的孔雀便做成了。
用途:以上玩具可以镶在镜框内作观赏用。
大班美术课活动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让孩子们知道蝴蝶的特征以及它的习性。
2.教会孩子们利用卫生纸制作出美丽的蝴蝶。
活动准备
皱纹纸,魔带(能捆住东西的),棉布,胶水,签字笔,颜料,毛笔
教学具图片
活动过程
[导入]
1.通过猜谜语的方式向孩子们介绍蝴蝶。
-我是一种喜欢花的昆虫。
- 我有很漂亮的翅膀,我总是翩翩起舞,我是谁呢?
[展开]
1.谈谈蝴蝶。
-你见过蝴蝶吗?它是什么颜色的?它有什么条纹?
-你在哪儿见到的蝴蝶,它正在干什么?
- 看过蝴蝶后你有什么感想?
2.说说蝴蝶的特征和习性。
-你摸过蝴蝶吗?摸起来感觉怎么样?
- 蝴蝶翅膀上的粉末是什么呢?为什么它翅膀上有粉末呢?
(蝴蝶翅膀上的麟粉可以保护它的翅膀。 麟粉里脂肪的.成分很多,具有防水的功效,所以蝴蝶在雨天里也可以飞翔。)
-蝴蝶以什么为食呢?它是怎样吃到花蜜的呢?
(蝴蝶的嘴长得像长长的管子,可以把花蜜吸进嘴里吃。)
- 蝴蝶是怎样找到花蜜的呢?
(蝴蝶用腿来寻找花蜜。蝴蝶的腿上有一种器官,这个器官可以找到像花蜜一样的甜味。)
-蝴蝶为什么要舒展它的翅膀?(蝴蝶的翅膀可以调节体温,天气缓和的时候为了多吸收阳光它就会舒展开它的翅膀。)
3.研究制作蝴蝶。
-制作蝴蝶需要哪些材料呢?
- 利用皱纹纸怎样制作出蝴蝶呢?
4.用皱纹纸来制作出蝴蝶。
① 把皱纹纸剪成正方形准备好。用有花纹的薄棉纸也可以。
②从两边掐到皱纹纸中间的位置。
③用魔带绑住纸的中间,做出蝴蝶的样子。(如果没有魔带用其他的绳固定也可以。)
④ 用签字笔装饰好皱纹纸,然后用棉布蘸上颜料印出蝴蝶美丽的花纹。
⑤ 把完成的蝴蝶粘在活动纸上。
[结尾]
1. 让孩子们把做好的蝴蝶介绍给朋友们
2. 总结活动[活动图片]
大班美术课活动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能大胆运用捏、压扁的方式塑造海底生物的形象。
2.合作奖作品粘贴在瓶子上形成海底世界的完整作品,体验合作带来的快乐。
3.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4.培养幼儿的观察、操作、表达能力,提高幼儿的审美情趣及创新意识。
5.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活动准备:
各式装有蓝色水的矿泉水瓶(高低不同)和塑料瓶、橡皮泥、自制样品、音乐
活动过程:
1.教师展示自制作品,引导幼儿感受瓶贴画的特殊样式
师:小朋友们,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去海底世界去哦,想想去啊
幼:…(交流,创设情境)
师:那就要认真观察哦,看谁是最棒的
小朋友们,准备好了嘛?那现在我们就要去海底世界探险咧,往这边看
①教师出示作品:瓶子上有什么?是用什么做的?
这样把作品贴在瓶子上与我们平时直接摆放在泥工板上有什么不一样呢?(引导幼儿发现瓶贴画是围绕瓶壁制作的,很具立体感,让人觉得鱼儿似乎真的在游动)-幼儿说居多
②引导幼儿观察瓶贴画的构图特点
老师转动瓶子,说:仔细看看,瓶子上的鱼的位置有什么变化(引导幼儿发现由于鱼儿位置高低起伏的变化,使画面更富层次感)
2. 师幼共同探索瓶贴画的'制作方法,并鼓励幼儿大胆交流经验
师:小朋友们,探险历程即将开始喽,你在平时看到的海底世界里面还有什么呢?想不想试一试,看谁的海底世界最丰富最有趣呢?
①幼儿初步尝试进行泥贴制作,并探究泥贴的方法
师:现在请每一位小朋友都来试一试,用橡皮泥制作一条鱼贴在瓶子上,看看怎样才能牢固地贴上去(幼儿思考空间)
②讨论:你用了什么方法能牢固地贴上去?
③引导幼儿,海底世界,除了鱼还有什么?开动小脑筋的时刻到了!看谁反应最快。迁移到在瓶贴制作中,除了表现鱼还可以表现哪些海底生物呢?例如海草
3.幼儿制作瓶贴画,教师指导
①每三人小组合作完成2到3个作品,注意整体布??
②提醒幼儿发挥想象,大胆表现鱼的外形,要注意色彩的变化
③提醒幼儿在瓶子的下半部分制作一些珊瑚、水草等生物丰富画面的内容
(指导动手能力比较差的幼儿,教他们捏比较简单的鱼,或可以让一些捏的好的小朋友,在投影上演示。样品不可固定幼儿思维,尽可能给幼儿展示空间)
4.欣赏和评价
展示每一组作品,幼儿欣赏,老师用相机拍摄,可以将幼儿的作品摆放在教室(赏识教育很重要)
师:海底世界,因为小朋友的到来和参与,让这次探险变得越来越有趣生动,小朋友,开不开心!
(结尾播放《如果感到幸福你就拍拍手》)
大班美术课活动教案篇5
本课教学目标:
1、幼儿在观察的基础上,进行写生,尝试画出长颈鹿的不同动作特征。
2、通过观察、对比等手法,学习掌握长颈鹿的形态与动作。
3、充分体验绘画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有关长颈鹿的记录片。
2、多媒体课件。
3、人手一份画纸和彩笔。
活动过程:
一、猜谜、观看录像,引发兴趣、观察特征。
1、猜谜,引发兴趣。
t:我们来猜个谜语。(脖子长长,个头高高。一年四季,穿着花袄。不会说话,从不唠叨。爱吃树叶,也爱奔跑。)
2、观看录像,观察特征。
t:细看看长颈鹿的脖子、头、身体都长什么样子?(观看录像)
t:长颈鹿长的什么样子的呢?身体象什么形状?头部很特别哦,有什么?(重点观察头部的角、耳朵以及身体的形状)
二、观看长颈鹿的活动图片,引导幼儿观察长颈鹿的四种外形特征。
t:看看,这些长颈鹿都在干什么?
图一:吃树叶。重点观察长颈鹿身体上的花纹。
图二:喝水。重点观察喝水时脚(分开的)和脖子(低下的)。
图三:喂宝宝。重点观察脖子(平直的)。
图四:奔跑。重点观察腿部。
游戏:动作模仿。
三、利用课件进行比较,巩固幼儿对长颈鹿外形的把握。
游戏:大家来找茬。
对长颈鹿的脖子身体和头部进行变形,幼儿进行对比,帮助幼儿掌握好长颈鹿的身体比例。如:头部与脖子,脖子与身体。
四、激发幼儿绘画兴趣。
t:小朋友们想不想把它们画出来?每个小朋友最少画长颈鹿的两种动作,你准备画什么,怎么画呢?
五、幼儿写生,教师巡回指导。
幼儿根据四幅不同造型长颈鹿的图片进行写生。鼓励幼儿大胆表现,帮助有困难的小朋友完成任务。
六、结束游戏。
将幼儿作品挂在椅子背上,听音乐,当音乐停止,每个幼儿找一幅画,模仿上面画的长颈鹿的动作。
活动延伸:
作品评价。将幼儿作品四幅为一组的展示在大屏幕上,让幼儿进行对比评价。提高幼儿的欣赏能力。
t:你喜欢哪一幅画,为什么喜欢,喜欢什么地方?
大班美术课活动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能根据自己手型的变换来进行描画,学习手型画的方法。
2.在活动中大胆发挥想象和创造,体验手型画的乐趣。
3.大胆进行添画和用色。
活动准备:
画纸、油画棒、范画。
活动重点:
能根据自己手型的变换来进行描画,学习手型画的方法。 活动难点:
根据自己变换后的手型进行添画,大胆用色。
活动过程:
一、谜语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小朋友们,你们好,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位可爱的动物朋友,它给我们出了一条谜语。(图片)一棵树,五个叉,不长叶不开花,做事情全靠它。谜底就是手,然后师生同唱《我有一双勤劳的手》,师生共同玩手指游戏:石头、剪子、布的活动,做各种手势,如小狗汪汪汪、小鸟飞飞飞、小猫喵喵喵、小兔子跳跳跳等,为做各种手形打下基础。
师:其实,我们的手不仅能变出石头、剪子、布,还能变换出很多的手型来,请小朋友用你自己的一只手来变换出你喜欢的手型。(幼儿自由变)提问:谁来告诉老师和小朋友,你用手型变换出了什么?你是
怎样变的?
二、幼儿尝试手型画的画法。
1.提问:小朋友,你能把你变换出的手型画出来吗?谁愿意上来画一画,请小朋友仔细看他是怎样把变出的手型画出来的(请幼儿讲)。
2.师小结:先把自己变换的手型放在纸上不动,再用握笔的手沿手的外型轮廓画,画出的图案叫手型画。然后再根据你画出的图案进行添画。
3.范画欣赏。
请幼儿欣赏老师的范画,启发幼儿大胆想象。
三、幼儿尝试创作手型画(老师提绘画要求)。
1.先变换手型,然后再画变换的手型,再根据你画的手型来添画涂色。
2.鼓励幼儿自己动脑筋,大胆画出与别人不一样的图案。
四、作品展示和评价。
1.教师引导幼儿围绕重点(根据自己手型的变换来进行描画的程度)来进行评价。
2.教师引导幼儿根据本课时的难点(根据自己变换后的手型进行添画,大胆用色)进行评价。
3.老师把幼儿的作品展示在画墙上。
五、总结:
大家说美不美啊,我们的双手真像是一位魔法师!那么,老师也希望小朋友们能好好运用自己能干的小手,把我们的世界装扮的更加美丽多彩!
本次教学活动,也作为我们大班行为跟进式的研讨课。在第一次的教学活动后,我们大班组的全体老师都帮我出谋划策,和她们一遍遍不厌其烦地帮我修改教案,让我深受感动。所以在第二次的教学活动中,孩子们的思维更活跃了,想象力更丰富了。整个教学活动也比较流畅。
本次活动也有些不尽人意的地方,如教师的话太多,一直在重复某些词语,在最后美术评价的过程中,应该把好的作品都展示出来进行讲评,并要顾及全体幼儿。
总之,通过这次教学活动,使我有了更深的感悟。要上好每一堂课,幼儿的课前经验准备是非常重要的,在今后的教学中,自己要不断的努力,不断学习,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
大班美术课活动教案篇7
活动目的:
1、通过探索活动,了解各种不同的水生动物。
2、引导幼儿懂关爱、保护水生动物的情操,懂得保持水的清洁的情感。
3、尝试用美工的方式表现水生动物的主要特征。
活动准备:
教师:
ppt
(水生动物)、哭泣的鱼,
有死鱼的污水图片、污水一盆,
污
水处理物
幼儿:折、画、泥塑、剪贴等材料
活动过程:
一、谈谈水生动物
1、老师出示鱼和螃蟹:这是什么?它们生活在哪里?
2、启发幼儿说说自己还知道哪些生活在水里的动物
3、丰富水生动物(观看ppt)
老师介绍不常见的水生动物的名称与特征
介绍一些珍稀的水生动物
如:中华鲟
二、讨论:关爱、保护水生动物
(一)出示
“哭泣的鱼”
1、为什么这条鱼在哭?
(幼儿发散讨论)
老师引入:要关心、保护动物
2、我们人类怎样保护动物?
(幼儿讨论,教师小结)
①
不要掠杀、猎??
②
不喂动物吃有毒、有害的食物
③
国家建立了保护区
④
保护好动物生活的环境
总结:我们要做动物的朋友等
三、保护水资源
1、出示一幅污水与死鱼的图
问:这些鱼怎么死的?
这些污水是怎么形成的?
水生动物要在什么样的水里生活?
2、我们该怎样保护水资源
3、演示污水变清水
四、幼儿创作水生动物,布置环境“水生动物”
1、幼儿分成四组“折、画、泥塑、剪贴”等方式创作制作水生动物
2、将作品布置在墙面“水生动物”
活动反思:
活动中注重了激发幼儿关爱、保护动物的情感,并促使幼儿有保护水资源,
给水生动物一个美好的生活环境的意识。
一.活动中丰富了多种水生动物幼儿对水生动物有一定的认识,
从他们的语言中表现,孩子们对一些水生动物的特征有所了解。
在进一步丰富水生动物中,我着重介绍了一些不常见的动物,
如:荧火鱿,盲鳗等,并对一些有具体特征的动物进行了介绍,如:河豚有毒,
但他有止痛的功效;又如中华鲟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这些方面丰富了幼儿对水生动物的认识。
二.激发幼儿关爱、保护动物的情感
从小鱼的哭声与死鱼、污水三方面层层入手,逐步激起了幼儿要关心爱护动物,以及保护动物生活的环境。孩子们想了许多的办法。如:
a:人类不要乱扔垃圾
b:人类不要捕杀小动物
c:工厂里的废水不要排入大海、河流等。
三.多种不同的美工形式表现水生动物
在活动中,我提供了折纸、剪贴、绘画、泥工四种形式的美工,孩子们自主地选择,并进行操作。在制作中每位孩子能愉快、大胆地表现不同的水生动物,
并将小动物的具体特征表现出来。
大幅的墙面环境
“水生动物”
为孩子们制作的水生动物提供了一个展示作品的机会,也进一步激发了幼儿做动物的朋友的情感。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