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教案中应考虑加入与学生生活相关的实际案例进行探讨,教案的实施效果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教师在编写时应充分考虑实际教学的需求,以下是淘一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小蜗牛大班美术教案5篇,供大家参考。
小蜗牛大班美术教案篇1
一、活动目标
1.鼓励幼儿大胆想像,并通过语言绘画成粘贴的形式表现出来。
2.引导幼儿关注周围的生命养成积极的生活态度。
3.体验想象创造各种图像的快乐。
4.培养幼儿良好的作画习惯。
二、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语言绘画成粘贴的形式表现出来
三、活动准备
蜗牛图片、材料:半成品剪贴画、八开白纸、油画棒、胶棒、手工布、录音机
四、活动过程
1.听一听
放录音,童话故事《小青蛙旅行记》边讲边出示背景图。
2.说一说
老师引出主题:故事里的小青蛙去旅行,可高兴了。咱班自然角的小蜗牛丢了,小朋友都很着急。其实,小蜗牛也去旅行了,你们想一想,小蜗牛可能到哪里去旅行呢?它会碰到谁呢?看到了什么?又能遇到什么事呢?请幼儿讨论并一起交流。
3画一画
(1)教师引导幼儿将自己的想法画出来(介绍提供的材料)鼓励幼儿大胆表现幼儿,幼儿按自己的意愿选择需要的材料。
(2)幼儿绘画,粘贴,教师细心观察根据幼儿的实际需要给予适当的支持帮助和指导。
(3)对于不会画的`幼儿,教师可以引导他们挑选适当的半成品材料、粘贴蜗牛及背景。
4.讲一讲
(1)教师引导画完的幼儿讲画,幼儿拿着自己的画把小蜗牛去旅行的经历讲给老师小朋友听。
(2)教师协助幼儿将作品粘在展示板上,幼儿互相欣赏交流。
活动延伸:幼儿将自己的绘画作品编成一个个小故事,录音后送给小班小朋友,教师协助幼儿将绘画作品装订成书,放在图书区供大家阅读。
小蜗牛大班美术教案篇2
教育理论
依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艺术领域中要求引导幼儿接触周围环境和生活中美好的人、事、物,丰富他们的感性经验和审美情趣,激发他们表现美、创造美的情趣。在幼儿园里,我经常看到许多孩子在菜地边、草丛里,逮蜗牛,看蜗牛,围在一起你一言,我一语,聊得很高兴,全身心的投入到了观察蜗牛的活动当中,他们是那么的喜欢蜗牛这个美丽的小生命,我灵机一动,何不引导孩子把自己熟悉的小蜗牛画出来呢,他们一定很乐意。
教学目标
1。引导幼儿在观察的基础上自由想象,画出蜗牛的外形特征、动态及其生活环境。
2。培养幼儿用学过的或想象的花纹、线条装饰蜗牛的"房子"的.兴趣,体验绘画活动的乐趣。
3。作画时细心地蘸色,保持桌面和画面的干净,体验不同形式美术活动的乐趣。
4。尝试将观察对象基本部分归纳为图形的方法,大胆表现它们各不相同的特征。
教学重点
引导幼儿仔细观察蜗牛的外形特征。
教学难点
运用花纹、线条、点等装饰方法装饰蜗牛的壳。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蜗牛的实物录像、蜗牛装饰图、线条的排列组合。
2。人手一份画纸和水彩笔。
教学过程
一、猜谜导入,引出课题。
师:小朋友,你们喜欢猜谜语吗?
幼:喜欢。
师:现在老师出个谜语,请小朋友猜,看谁最聪明,猜得又对又快!
没有手,没有脚,走路背个大房子,谁要轻轻把它碰,立刻回到房里头。
幼a:乌龟。
幼b:不是,乌龟有脚、有手,应该是蜗牛。
幼c:对,是蜗牛,我见过。
师:你是在哪里见到小蜗牛的?通过自己的观察了解指印的特点它在干什么?
幼a:我在花园里看见了许多小蜗牛,它们在爬来爬去。
幼b:我在水塘里看见了许多小蜗牛,它们好像在睡觉,一动也不动。
幼c:我在操场上看见小蜗牛正在拼命地往前爬,它可能是饿极了,忙着去找东西吃。
幼d:我在栏杆上看见了小蜗牛,它好像是迷路了,老是在那爬来爬去的。
二、观看蜗牛活动录像,引导幼儿观察蜗牛的外形特征和生活环境。
师:让我们一起走进蜗牛的家园,再去看一看它们(播放录像)。
1。观察蜗牛背上的壳师:小朋友们注意看蜗牛背上有什么?
幼:蜗牛背上有一个壳。
师:蜗牛背上的壳像什么?
幼a:像一座房子。
幼b:像一座高山。
幼c:像一块石头。
幼d:我觉得像山洞。
幼e:像一顶帽子。
幼f:像一颗纽扣。
师:这个壳有什么用呢?
幼a:这个壳能保护小蜗牛。
幼b:有危险的时候,小蜗牛就能躲在里面。
幼c:天热了,小蜗牛能在里面乘凉;天冷了,能进去暖和。
幼d:我知道小蜗牛没有家,这个壳就是它的房子,它爬到哪里就把房子背到哪里。
师:蜗牛背上的壳是什么样的?
幼a:弯弯曲曲的。
幼b:有一头有个洞,一圈一圈像个圆。
幼c:不对,从里往外绕的圆。
幼d:是螺旋形的。
2。观察蜗牛的身体师:蜗牛的壳很坚硬,他是用壳往前爬的吗?
幼:不是,它是用身体往前爬的。
师:它的身体是什么样子的?
幼a:老师,我见过,蜗牛的身体全是肉,白白的。
幼b:亮亮的,好像上面有水。
幼c:头上有两个触角。
幼d:蜗牛的身体软软的,爬的时候伸得好长。
幼e:它爬得可慢了,要花很大的力气才能爬一步呢!
幼f:它当然爬得慢了,你看那么大的壳,身体却这么小,都要把身体压扁了!
幼g:说什么!蜗牛的身体本来就是软的嘛!压不扁的!
3。观察、了解蜗牛的生活环境。
活动反思:
孩子们对今天的这个绘画技法还是比较熟悉。在讲解示范环节我将重点放在了怎么样将螺旋线在小蜗牛的背上完美的布局,引导孩子们要画的饱满,并尽可能的使线与线之间的距离均等一些。从孩子们的操作上看,还是把握的不错的,基本上小蜗牛的壳都能撑得满满的。
小蜗牛大班美术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学习用分割的方法装饰蜗牛螺旋形的壳。
2、学会用漂亮的彩笔以及简单的点、线、圈等花纹装饰蜗牛。
3、感知分割装饰的风格,产生关爱小动物的情感。
活动准备:
1、范画一张。
2、彩色笔人手一盒。
活动过程:
1、听谜面,引起幼儿兴趣
—教师:名字叫做牛,不会拉犁头,说它力气小,背着房子走。
你知道它是什么动物吗?
2、欣赏范画,学习用分割的方法给蜗牛壳装饰花纹。
—出示范例,建议教师这样引导:
(1)小朋友,小蜗牛的房子漂亮吗?
(2)怎样才能使小蜗牛有一个美丽漂亮的'房子呢?
(3)请你说说:画面上蜗牛的壳是什么形状的?
(4)你知道怎样打扮小蜗牛的房子吗?
—引导并启发幼儿想出用线条分割法螺旋形切割成若干块,再用圆、点、线或简单的图形在每一个空格中装饰各种图案或花纹。
3、交代绘画要求,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鼓励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艳丽的色彩给蜗牛房子和长长的身体涂色。
4、展示幼儿作品,结束活动。
表扬大胆作画的幼儿,对大胆分割图形,认真装饰画面和色彩和谐的作品给予赞赏,引导幼儿看一看,比一比,谁的蜗牛房子最漂亮。
小蜗牛大班美术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用草绳盘成螺旋状,正确使用胶带贴在圆形纸上。
2、指导幼儿使用颜料装饰盘好的草绳,发展幼儿创造美感的能力。
3、将幼儿的成品装饰环境,让幼儿感受创造的快乐,体验到乡土活动带来的乐趣。
4、培养幼儿的观察、操作、表达能力,提高幼儿的审美情趣及创新意识。
5、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
活动准备:
1、收集草绳、装草莓盒子的竹编盖子、棉花、白色旧丝袜
2、将白色丝袜和竹编盖子做成蜗牛外型,画上眼睛嘴巴。
3、圆形纸、双面胶带、针线包、颜料、毛笔等。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
森林里要开比美大会,许多小动物都设计了漂亮的衣服,准备参加比赛。可是有只小动物没有漂亮的衣服,着急的哭了。(出示小蜗牛)你们想帮助它吗?今天我们要做设计师,来帮助小蜗牛参加比赛。
二、引导幼儿用草绳盘成蜗牛的外壳。
1、师语:我们今天为蜗牛设计衣服使用的是又环保又特殊的材料——稻草。你在哪里看到过稻草?
2、蜗牛的外壳是什么形状的?(螺旋形)你怎样让草绳变成螺旋形呢?
3、幼儿尝试用草绳盘成螺旋形。
三、教师示范如何将草绳粘贴在圆形纸上。
师幼互动:主动请老师帮忙,用针线进一步固定盘好的草绳。
四、为蜗牛壳涂上美丽的颜色。
1、师语:蜗牛壳做好了 ,可是蜗牛还是不满意。你们想一想为什么呢?
我们还要用颜料为它的衣服画出美丽的色彩。
2、请幼儿说一说,自己想为蜗牛涂上怎样的色彩。
五、教师再次交待操作重点。
先贴胶带——草绳盘成螺旋状——请老师帮忙用针线加固——用颜料上色(保持干净)—— 和老师合作将衣服贴在蜗牛外型上。
六、幼儿操作,教师给与指导和帮助。
七、作品展示。
请幼儿向客人老师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将幼儿的`作品布置在长廊上,美化环境,让幼儿感受创造的快乐。
活动反思:
?蜗牛》是三年级第二单元“动物”的第三课。在前面一节课上,学生对蜗牛的身体结构有了一定的了解,并且回家饲养过一段时间蜗牛,对于蜗牛已经获得了许多信息。这一节课主要是学生结合课前的观察,在课上以一定规范的方法继续观察探究蜗牛与生命活动有关的生活习性。上课时我先请学生谈谈养蜗牛过程中的收获、遇到的问题,再结合课本内容开展教学,和学生一起观察蜗牛的休眠、吃食、呼吸、排泄等活动。可能是对教材把握不准确,准备也不充分,没有发挥出学生的主动性。
师傅在听了这节课之后给我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
首先,把握教学目标,三年级学生的科学课堂,知识获得固然重要,掌握知识如何获得的过程更为重要。在教学过程的设计上,应该以学生自己动手观察为主,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课堂常规,为高年级段科学课打好基础。
其次,在课堂中,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讨论、发言。不能只要学生说出教师所希望听到的内容之后就立刻打断。有时课堂纪律差,学生会在座位上说话有两种可能:一是,教师的课堂气氛没调动好,学生不感兴趣,转而讨论课堂外的问题;二是,学生对教师所讲的有思考,但是没有机会发言,学生找不到抒发的机会只能和周围的同学说话。
最后,要把课堂常规的培养融入每一堂课,对于表现不好的学生,不能一味批评,要在班中树立榜样作用。使用一些积极的方法提醒表现不好的学生,而不是消极地批评。对于上课不认真听讲的学生,采用提问等方法,而不是直接点名批评。同时注意学生在其他人回答时是否认真倾听。
小百科:蜗牛是指腹足纲的陆生所有种类。一般西方语言中不区分水生的螺类和陆生的蜗牛,汉语中蜗牛只指陆生种类,而广义的蜗牛还包括巨盾蛞蝓。蜗牛是一种包括许多不同科、属的动物。取食植物,产卵于土中或者树上。在热带岛屿比较常见,但有的也生存在寒冷地区。
小蜗牛大班美术教案篇5
【设计思路】
蜗牛在平常生活中很常见,有时后,在草地上大家围成一团,观察小蜗牛的体型和它那慢吞吞的挪动。为此,我运用说说看看画画的方法让幼儿更进一步了解蜗牛。
蜗牛的移动缓慢,所以用蜗牛开“运动会”的故事情境又好玩又有趣,很受幼儿喜欢。在色彩方面,更是巩固了对对比色的掌握。
【活动目标】
1、尝试用深浅对比的颜色,有规律地在圆形上间隔装饰图案。
2、愿意愉快地参加活动,表示对蜗牛的.喜爱。
3、鼓励幼儿大胆正确的上色。
4、作画时细心地蘸色,保持桌面和画面的干净,体验不同形式美术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勾线笔、蜡笔
【活动过程】
一、猜猜说说——通过谜语的形式导入
(边画边让幼儿猜:先画身体--再画触角--再画眼睛--最后画壳)老师画的会是谁呢?想象会去干什么?(参加蜗牛运动会)
二、看看画画——幼儿通过观察尝试画不同的蜗牛。
1、欣赏作品。
(1)第一个项目已经开始了,蜗牛们在比赛什么?(比赛蜗牛爬墙)----蜗牛们虽然爬的很慢,可是他们可以在墙上稳稳地爬行。
(2)每只蜗牛都把自己的衣服打扮的漂亮漂亮得,找一找他们用了几种颜色?(有的两种、有的三种)为什么他们用很少的颜色也这么好看呢?(因为颜色有深有浅,还排着队呢?
(3)看看、想想这些衣服是怎么打扮的?(如:从圆心向外深浅间隔,将圆划分成小格深浅间隔)。
(4)老师的这只蜗牛也来参加运动会,它想怎么打扮自己呢?(教师按幼儿的建议进行示范性装饰—可图案分割或深浅颜色)。
(5)小结:有深有浅有间隔的装饰才有精神。
2、幼儿操作
(1)爬墙比赛结束了,蜗牛又开始哪项比赛了?(爬叶子比赛、爬树比赛等)
(2)你认为蜗牛会参加哪项比赛就把它画下来。
幼儿操作,师巡回指导,重点观察颜色深浅均匀与图案装饰有规律。
三、运动展示会——幼儿交流欣赏
交流幼儿作品,评评哪些蜗牛才是真正的运动员。
运动员:
间隔有规律、涂色均匀。
预备队员:
衣服没有整齐(间隔有规律,涂色不均匀)
小百科:蜗牛是指腹足纲的陆生所有种类。一般西方语言中不区分水生的螺类和陆生的蜗牛,汉语中蜗牛只指陆生种类,而广义的蜗牛还包括巨盾蛞蝓。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