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一范文网 >方案大全

教学活动教案推荐6篇

每次写教案都是思考如何更好地传授知识的过程,能够帮助我们不断提高教学能力,在书写教案中,教师可以发现自己在教学中的优点和长处,进一步发挥自身的教学优势,下面是淘一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教学活动教案推荐6篇,感谢您的参阅。

教学活动教案推荐6篇

教学活动教案篇1

目标:

1、理解儿歌内容,学习按数字大小排队和边点数边朗诵的方法。

2、感受儿歌带来的趣味性。

准备:小鸡图片、1—7数字卡片。

关键点:学习边点数边朗诵的方法。

环节:

一、教具导入,引起兴趣

1、出示小鸡图片,引导幼儿观察:

图片上有谁?它们在干什么?

2、交代学习儿歌的要求。

二、欣赏儿歌,理解掌握

1、教师完整朗诵儿歌

2、提问,帮助幼儿理解儿歌内容:

(1)儿歌名称叫什么?

(2)妈妈买了几只鸡?我给小鸡起了什么名字?

(3)你们会数吗?请幼儿边点图片边数数。

(4)啊呀,小鸡走散了,怎么办?

(5)你能用不同的方法来数数吗?

三、学习儿歌,帮助记忆

1、带领幼儿轻声学念儿歌。

2、以多种形式练习儿歌。

四、组织游戏,体验情趣

1、介绍游戏的玩法和要求。

2、请幼儿八人一组进行游戏,一人扮演鸡妈妈,其他幼儿扮演小鸡,体验儿歌带来的乐趣。

3、小结:表扬遵守游戏规则的小朋友。

教学活动教案篇2

一、活动目标

1.帮助幼儿理解儿歌内容,感受儿歌所表现的天真烂漫的儿童情趣。

2.指导幼儿用一问一答的方式熟悉儿歌中间段的内容。

3.启发幼儿根据自己用的不同碗筷、饭菜等名称,尝试更换儿歌中原来的词,仿编儿歌,发挥幼儿的想像力。

二、活动准备

(一)物质准备

1.操作卡片《逗蚂蚁》、电视、影屏展示台。

2.准备不同材料的碗、筷。

3.配有汉字的蚂蚁头饰。(数量和幼儿人数相同)

(二)知识经验准备

1.了解蚂蚁的生活习性。

2.了解不同材料的碗筷。

3.熟悉常吃的饭菜名称。

三、活动过程

(一)欣赏儿歌

1.引导幼儿回忆观察蚂蚁的情景,告诉幼儿:“老师今天要给小朋友朗诵一首叫《逗蚂蚁》的儿歌。”

2.教师朗诵儿歌,注意一问一答部分的语音变化,朗诵应富有节奏感。

3.出示图片,教师操作,提问:

①小朋友叫蚂蚁来干什么?

②小朋友请蚂蚁吃什么莱?吃什么饭?用什么筷子?用什么碗?

③蚂蚁吃完了吗?怎么吃的?

④蚂蚁为什么是“哼唷哼唷搬得欢”?

⑤你有没有请蚂蚁吃过饭?吃的`什么?

⑥如果你请蚂蚁吃饭,想让它吃什么?用什么筷子?用什么碗?

4.幼儿学习朗诵儿歌1―2遍,朗诵时,教师将幼儿分成两部分,问答两部分分开念,以引起幼儿的兴趣。

(二)仿编儿歌

1.准备不同质地的碗筷。

2.组织幼儿讨论:“如果你请蚂蚁吃饭,吃什么?用什么筷子?用什么碗?”启发幼儿联系自己的日常生活实际来思考。

3.出示各种不同材料制成的碗筷,如:陶瓷碗、塑料碗、木筷、竹筷、象牙筷等,教师示范仿编儿歌的中间4句:“什么饭?白米饭。什么菜?炒菠菜。什么筷?塑料筷。什么碗?陶瓷碗。”

4.幼儿仿编儿歌,然后请能力较强的幼儿在集体面前朗诵自编的4句儿歌。

5.幼儿自由仿编儿歌,将精彩的4句组合起来,成为一首新的儿歌。

四、各领域渗透

艺术:画蚂蚁,剪蚂蚁,以加深幼儿对儿歌的理解。学会歌唱蚂蚁,充分感受此文字中的天真烂漫情趣。

科学:了解蚂蚁的外形和习性。

五、生活中渗透 在生活中,运用已有知识仿编儿歌。

六、环境中渗透 制作蚂蚁手指套,供幼儿平时操作。

七、家庭中渗透 请家长朗读这首儿歌,让幼儿充分感受童年天真烂漫的情趣。

八、活动评价

教学活动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知道五月一日是国际劳动节,是所有劳动人民的节日。

2、了解各行各业人们的劳动,并体验劳动是件辛苦但又快乐的事。

3、初步懂得劳动是件光荣的事,使幼儿初步养成爱劳动的习惯。

活动准备:

1、与附近的理发店、邮局和百货商店联系,带领幼儿参观。

2、安排幼儿定期做值日生和参加幼儿园劳动。

3、卡纸、胶水、剪刀、彩纸。

活动过程:

1、组织谈话。使幼儿知道五月一日是国际劳动节,是所有劳动人民的节日。

2、请幼儿回忆参观理发店、邮局、百货商店的情景,进一步了解这些地方的工作人员劳动的辛苦。我们参观过幼儿园附近的邮局、理发店和百货商店,你在这些地方看到了些什么?他们是怎样劳动的?

3、组织讨论,帮助幼儿进一步了解劳动是一件辛苦而又快乐的事。

邮局的'叔叔阿姨是怎样工作的?他们在做哪些事?他们给人们带来了什么方便?

百货商店的叔叔阿姨是怎样工作的?他们每天都站着干活累不累?既然累为什么还要干呢?

理发店的叔叔阿姨的工作又是什么?他们是怎样工作的?如果没有理发店会怎么样?

这些人劳动一天累吗?从他们的更加城你觉得他们工作时的心情是怎样的?为什么?

4、让幼儿谈谈自己在家或在幼儿园参加劳动的事。

你会劳动吗?你在哪里参加过什么劳动?如做班级值日生,幼儿园集体劳动等,劳动的时候你的心情怎么样?为什么?

5、教师小结。

劳动是件光荣的事,小朋友从小参加一些劳动,会使我们从小养成爱劳动的好习惯,长大了,也能像爸爸妈妈一样做一名光荣的劳动者。

6、让幼儿为老师、父母或其他劳动者制作一份小礼物,祝贺他们的节日。

教学活动教案篇4

设计意图: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之一,幼儿一般对民族风情这类的社会知识很难理解,需要教师根据幼儿的特殊需求设计合适的教案通过游戏、语言等方式让幼儿接受知识,同时月饼是中秋节必吃的事物,幼儿也很喜欢吃,而此阶段的幼儿好奇心强,他们非常想自己动手做一个月饼,小班的小朋友很喜欢动手制作所以我将中国民俗和手工联系在一起,既能让孩子了解中国民俗节日也能满足他们动手制作的乐趣。

活动目标:

1、知道月饼是圆圆的,有不同的口味。

2、能够大胆地在同伴面前分享自己的想法。

3、体验和同伴一起品尝月饼的快乐。

活动准备:

材料准备:ppt课件,月饼实物,橡皮泥以及工具,胶水,废旧的纸,圆盘子,空的月饼礼盒。

经验准备:知道中秋节要吃月饼的习俗,且知道月饼有多种味道。

重点:知道月饼是圆圆的,有不同的口味。

难点:会用各种材料装饰“月饼”,尝试用撕、粘、团等方式制作月饼。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教师创设小猫准备开一家月饼店的情境,充分调动幼儿的兴趣。

师:今天,我们班来了位小客人,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她吧。(大家好,我是小猫咪咪,很高兴到小二班来做客。)

师:你们猜猜咪咪来我们班干什么的?我们听一听咪咪是怎么说的?(快到中秋节啦,我开了一家月饼店,最近新推出了几种月饼,想请你们尝一尝,小朋友们,你们愿意帮我试吃月饼吗?)

师:你们愿意帮助咪咪吃他做的新月饼吗?今天呀,咪咪把月饼带到了我班,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二、看一看,说一说。

出示实物月饼,师幼一同观察月饼外观,并请个别幼儿品尝月饼。

师:这些月饼是什么形状的?看上去像什么?师总结:原来啊,月饼是圆圆的。

三、尝一尝,说一说。

师:嗯,好香啊,谁愿意来尝一尝,告诉我们它是什么味道的。

师:宝贝,你吃的月饼是什么味道的啊?

四:仔细观察月饼,知道月饼有各种口味。

师:哎呀,你的月饼里有什么呀,请你仔细观察月饼,告诉我你在月饼里面发现了什么?

师小结:中秋节大家都吃圆圆的月饼,月饼有五仁的、肉松的、水果味的,特别好吃。

师:小朋友们,咪咪做的月饼怎么样?我们一起谢谢咪咪请我们吃月饼。咪咪,你做的月饼太好吃,谢谢你。(谢谢你们,小二班的小朋友,你们想不想学做这些好吃的月饼呢?)

师:宝贝们,你们想不想跟小猫咪咪一起做月饼呢?(那我们一起去我的店里吧,我来教你们做)

活动延伸:一起到小猫咪咪的店里做客。

1、南瓜洗净,去皮去瓤切薄片,净重240g。

2、切好的南瓜盖上保鲜膜,上蒸锅大火蒸15分钟,盖保鲜膜主要是防止多余水分进入,从而影响配方比例。

3、用料理棒将蒸好的南瓜打成细腻的南瓜泥。除了料理棒,一切有切割搅拌功能的,例如料理机、均质机都可以,而破壁机材料损耗过多,可能需要多放一些南瓜。

4、50g澄粉、150g水磨糯米粉和50g粘米粉混合均匀并过筛一次,然后将粉类与南瓜泥混合,搅拌成棉絮状。

5、如果面团不烫手了,就用手揉成柔软不粘手的糯米团。

6、接着加入10g玉米油,揉至玉米油完全吸收,面团均匀细腻,充满光泽。

7、揉好的南瓜糯米团分成30g/个,220g豆沙馅分成20克/个,分别搓圆盖上保鲜膜备用,防止风干。

8、取一个面团压扁,将一份豆沙馅放在面皮中间。

9、收口搓成椭圆形,这样比较容易放入月饼模。

10、在50克月饼模里撒一层薄薄的熟糕粉防粘,再将糯米团放入,在油纸上按压出月饼。

11、蒸锅大火烧开后,放上蒸屉,蒸15分钟。

12、开锅散去热气再取出,不然会粘手。外q内糯的南瓜蒸月饼就做好了。

tips

1、粘米粉是大米磨成的粉,又叫大米粉或籼米粉,是各种大米中糯性最低的品种,可以降低糯米粉粘牙程度,在操作过程中,也不容易粘手,不建议随意更换原材料。

2、澄粉又叫小麦淀粉,会用来做水晶虾饺之类的广式点心,透明度好,用它做出来的南瓜月饼更加通透好看,不建议随意更换原材料。

3、由于每种面粉的吸水性和不同品种南瓜的含水量不一样,做出来的南瓜糯米团干湿度会有所差异。此外,蒸的时候也要盖上保鲜膜,否则会导致水份增加。如果做出来的糯米太干,可以加一点点水,反之可以加入适量的糯米粉。

4、吃不完的月饼密封好放冰箱冷藏,吃的时候再隔水加热即可。

5、内馅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更换成紫薯泥、山药泥等。

教学活动教案篇5

●活动来源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幼儿对周围世界的探索主要是通过对物体的看、听、摸、闻、尝等感知和操作活动进行,它与幼儿的‘玩’往往是同一过程”。平时,我班幼儿在听录音机里的故事时,听过各种人物的声音和有关动物的叫声,对此非常感兴趣。于是,我抓住这一教育契机,设计了这次重点培养幼儿听的活动。

●活动目标

1.通过游戏活动,激发幼儿听的兴趣,尝试运用听、看等感官探究问题。

2.培养幼儿初步分辨不同声音并进行对应的能力。

●活动准备

门铃若干(小狗、小鸡、小鸭),外观一样的彩色房子模型四个(其中一个是干扰)。

●活动过程

1.用游戏口吻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初步感知声音的不同。

师:今天有几只小动物来看咱们小二班的小朋友了。你们快来看一看,都有哪几只小动物来了?

幼:小狗、小鸡、小鸭。

师:小动物可喜欢小朋友了,它们特别想和你们做游戏,你们快来和小动物们做游戏吧。但是玩完游戏后要告诉老师,你有什么新发现。

幼:小动物能响。

师:小动物都能发出响声,它们的声音一样吗?

幼:小狗是“沙沙”的。

幼:小鸡是“咣当咣当”的。

幼:小鸭是“叮当叮当”的。

2.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引导幼儿注意倾听门铃声音,用操作尝试的方法分辨不同的声音。

师:三只小动物是特别好的好朋友,它们在一片绿绿的草地上建了三栋一模一样的房子。可是房子一模一样。小动物们分辨不出到底哪个是自己的家。于是他们的妈妈就想了个办法,把每座房子都装上门铃,每家门铃的声音都不一样,每只小动物身上都带着一个和自己家门铃声音一样的门铃,这样他们就能找到自己的家了。现在,你们赶紧猜一猜,这几座房子都是谁的家。

幼儿晃动手中的小动物,将小动物身上的声音与各房子的门铃声相对应。幼儿猜出门铃声后,教师播放与之相对应的小动物的音乐,引导幼儿跟随音乐晃动小动物。

3.听声音送小动物回家。

师:小鸡、小鸭、小狗已经和小朋友们玩了很长时间游戏了,他们的妈妈想让自己的宝宝回家休息一会儿。现在,请小朋友听到门铃声后将动物宝宝送回家,可千万别送错家哟。

动物妈妈晃动门铃叫小动物回家,幼儿送小动物回家,教师个别指导。

4.巩固幼儿经验,再次送小动物回家。

师:小动物们可喜欢小朋友了,他们还想和小朋友做游戏。现在请小朋友把小动物再领回来,每个小朋友领一只小狗、一只小鸡和一只小鸭。(强调“一只”)

教师引导幼儿领小动物。

师:刚才动物妈妈趁小朋友领小动物的时候,悄悄地搬家了。还好,动物妈妈在搬家的时候把它们的门铃也一起带着了,咱们再来听听搬家后小动物家的门铃声音吧。现在请小朋友帮助小动物,再送它们回家吧。

教师个别指导。

幼儿送动物回家后,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引导幼儿互相纠正。如,这里怎么又有小狗又有小鸡呢?咱们一起来听听这间房子到底是谁的家。晃动门铃,引导幼儿将声音进行对比。

●活动延伸

科学活动:门铃声音从哪来。

引导幼儿将门铃拆开,感受制作材料,激发幼儿进一步操作和探索的兴趣。

教学活动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幼儿在运水游戏中,再次感知水的特性。

2.幼儿能认识和选择在不同情况下适宜运水的工具、材料,并用语言表达出来。

3.幼儿在活动中充分感受玩水带来的乐趣,体验成功的快乐。。

活动准备:

水、充气盆、空桶、漏斗、瓶子、小水桶、小杯子,小铲子,小筐、小勺子、毛巾、棉花、吸水纸、海绵等。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起幼儿对水的兴趣。

师:"小朋友,你们玩过水吗?""水是什么样的?""玩水的时候应该注意些什么呢?"(不能把自己和小朋友的身上弄湿)

二、通过玩水,自由探索。

1.徒手运水。

(1)角色扮演,完成任务。

师:孩子们,我们今天接到一个新任务,就是把这边的水运到那边的水箱里去。我们一起用手把水捧过去吧。

(2)幼儿徒手运水。

(渗透教育"水是很珍贵的,别把它漏到地上了。"引导幼儿发现把手指闭得更紧,水就漏得少些。)

(3)教师小结用手运水情况,鼓励幼儿寻找更好的运水方法。

师:孩子们,来看看我们的水运得怎么样了?(引导幼儿在说用手运水的困难时,进一步感受水的流动性。)用手运,水容易漏掉而且很慢。有其他好办法吗?(用工具运)

2.活用工具,巧妙运水。

(1)通过观察,引导幼儿思考,并自由选择工具运水。(增添教师语言)

(2)幼儿通过观察、比较、操作,选择和判断出适宜且高效的运水工具。

教师参与到运水中,鼓励孩子们叙述他们做的事,并与孩子们分析为什么有些工具更有效。("这个水桶好大,可以装那么多水!""这个工具有洞,水都漏掉了"……

(3)水越来越少了,观察幼儿是否会转换工具运水。

(原本高效的大工具变得不适用了,观察幼儿是否用小工具操作。)(开始拿着小工具运水的孩子会发现,此时手中的工具比那些大工具更能舀起水来)(用小工具舀起来就运会很累,孩子们会用小工具舀起水装进大工具中再运)

(4)结合实际情况,引导幼儿用吸水材料运水并用语言说出吸水材料是怎样运水的。

师:水只剩一点点了,我们要把水池里的水运得一滴也不剩。看看还有哪些材料我们没有用过?

("我一压海绵,水就跑到里面去了,再挤,水就流出来了""纸也是这样""毛巾也可以"……)(孩子们在之前小工具和大工具合作中积累了经验,现在也知道把水吸进材料里挤在大工具里再运)(有的孩子还是坚持用小工具舀,他们会把充气水池按住,这样水会方便舀起来些)

三、师幼互相交流探索结果。

1.请出勤劳的工具。

师:水终于运完了,我们坐下休息一会儿吧!刚才运水,宝贝们用了哪些工具呢?说给大家听一听。

(有目的地引导孩子说出为什么有的工具不可以运水;吸水材料是怎样运水的)

2.工具宝宝细分类。

师:工具宝宝们帮我们运了那么多水,也累了,他们想回家休息了。看,可以运水的工具宝宝的家在这里,不可以运水的工具宝宝住在这个房子里。请小朋友们把他们送回家。

3.检查工具是否摆放正确。

活动延伸:

师:今天我们的任务都完成得很好。下一次,我们还要想办法把这些漏水的工具改装成可以运水的工具。

活动反思:

玩水对于孩子来说是一件很感兴趣的事。利用孩子这一天性,在运水活动中,为幼儿营造了轻松、愉快、自主的`运水氛围。使幼儿能够积极参与到运水活动中来,尽情地表达着、思考着、表现着。活动中孩子们通过玩水、运水,充分感受了水的特性,享受到了玩水带来的乐趣,探索在不同情形下选择最适合的工具和材料来运水。从而获得粗浅的科学知识和科学体验,并懂得珍惜每一滴水,从小养成节约用水的好习惯。通过此次活动,给我最大的启示是:让孩子们在探索的世界中得到自由和快乐,少一些约束,少一些畏惧。架起一座幼儿嬉戏与学习之间的桥梁,让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全面发展。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中班科学光与影教案推荐6篇

中班语言活动教案6篇

幼儿体育活动教案反思6篇

语言活动教案6篇

活动教案反思6篇

健康中班活动教案优秀6篇

健康中班活动教案优质6篇

语言活动教案通用6篇

小班幼儿跑体育活动教案6篇

幼儿体育活动教案6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点击加载更多
    32
    c
    92489

    联系客服

    微信号:fanwen9944
    点击此处复制微信号

    客服在线时间:
    星期一至星期五 8:30~12:30 14:00~18:00

    如有疑问,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问题+截图进行提问,客服会第一时间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