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一范文网 >实习心得

汶川地震的心得体会7篇

心得体会在我们接触的文体中使用的还是很多的,心得是一种应用文体,很多时候都会用到心得,淘一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汶川地震的心得体会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汶川地震的心得体会7篇

汶川地震的心得体会篇1

晚上看了cctv的一段视频“男子被埋108小时抢救后奇迹生还”,很振奋,居然出现了奇迹。这位教师的奇迹源自自己坚强的信念,一个矿泉水瓶子,几张作业本纸张,还有自己排出的尿液,最好挽救了自己,喝自己的尿液,吃作业本纸张,生命的尽头,是自己的努力挽救了自己,是用极限条件下正确的方法挽救了自己。人只要有信念,只要我们相信有奇迹,只要我们往奇迹这个方向努力,希望还是有的。

“我就等你们来救我,我相信你们会来救我!”这是被困60多个小时的女孩乐刘会获救后说出的第一句话,也说出了所有埋压在废墟下的群众的心声。这求生的执着信念和对搜救人员坚定的信任,是受困群众的精神支柱,一定能够使人们有效地延续生命,一定能够使一些人坚持到被营救的那一刻。

尽管随着时间残酷地推移,受困人员抢救成活率会越来越低。这在一定程度上,不以人的意志和情感为转移。但亦有诸多事实表明,在极端恶劣的生存条件下,总是会有人能够创造生命的奇迹。尊重每一个生命,抓住每一个可能,最大限度地搜救每一个受困群众,把人员伤亡损失降到最低程度,就是抗震救灾的最大胜利。

全体救援人员,没有人想放弃,没有人会放弃。每一个搜救人员,都在想尽一切办法,采取一切手段,与时间赛跑,与死神抗争,竭尽所能地多救活一些人。一位刚刚救人的战士,不顾断壁坍塌往里冲而被其他战士拖住时,跪下来这样哭喊:“求求你们让我再去救一个!我还能再救一个!”这样的信念,这样的力量,时刻督促每一位救援人员把心思用到最仔细,把体能发挥到最极至,最大可能地寻找每一丝生命的气息。

汶川地震的心得体会篇2

生命是什么?很多人对这个问题百思不得其解。我告诉你生命是精美的小诗,清新流畅;生命是绵延的山峰,壮丽挺拔;生命是流淌的江河,奔流不息。今天看了这段视频我才知道生命是优美的乐曲,音律和谐,喋喋不休。让我们走进汶川地震!

救援人们的脚步声刚停留在废墟前,就看到一个小孩在拼命的找他的家人。天黑了,这个小孩叫救援人们都回去,可他们知道只要有一丝的希望,他们就不会让它溜走。于是,救援人们说:”你放心,我们不会回去的。在救援人们的帮助下,这个小孩的家人得救了。这个小孩高兴极了!在另一边,从废墟下有听见微弱的声音。这是一个生命!救援人周庆阳叔叔去救徐阿婆,可是洞口太小了,于是救援人们准备把洞口弄得大一点,周庆阳叔叔决定用身体去拉徐阿婆,徐阿婆说她太累了需要休息一下。时间啊!请你慢点走,给生命一个庄严的时间。在徐阿婆休息的时候,她递给了一块毛巾给周庆阳叔叔,可他把毛巾给了别人,继续营救徐阿婆。这是多么伟大,多么感动。在废墟还埋着多少的生命,可是我们救援人们从没有放过这些生命!我们只是希望时间你慢点走!

生命是微弱的,可也是强大的。这些画面刺痛我们的双眼,更刺痛我们的心灵。在未来的日子,让我们手牵手,十指相扣。生命的珍珠依然在我们手心,经历了死亡,它变得更加透彻,更加夺目。

汶川地震的心得体会篇3

自然真的无情,竟然爆发了如此可怕的大地震。而地震来临时,人在自然面前的脆弱表露无疑。

成片的房屋倒塌,道路通信中断,人则默默地离开了这个世界,本来他们都有自己美好的理想,美好的生活的渴望,但是一刹那,一切都没有了,甚至来不及留下一句话,一句或是对未来的渴望,或是对人生命运的慨叹。

生命在自然面前的脆弱表露无疑。面对如此的灾难,我们看到,那些面临灾难的人,没有被灾难压垮。他们有的靠自身求生的渴望,坚持百余小时,终于获救。有人失去全部亲人,孤身一人在这个世界上,仍然坚守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为其他受灾的人带去一份安全。在极短的时间内无数救助大军开赴地震灾区,解放军、武警、公安和其他无数救助人员的及时赶到,给灾者带去了生的希望,是他们的奋不顾身,他们的坚韧不拔,温暖了所有灾民的心,让他们在惊恐中看到了希望,在慌乱中得到了心的宁静。

面对如此巨灾,全国人民体现出了空前的团结,普遍的爱心。如此的爱心与团结体现在救灾的每时每刻。我们看到无数的人投身救灾,他们无所求,只希望有更多的人能活下来,因为他们知道生命是无价的,虽然他们自己较少考虑自己面临的危险。

爱心捐款的人,好多人并不富有,但有一颗关爱的心,多一个人就多一份力。爱心是支持我们从悲痛中走出来的无比巨大的力量。我们还活着,也许只有看到了别人的痛苦,我们才能知道自己的幸福。我们是如此的幸运,我们还有未来,还有我们的亲人,我们的事业,我们的生活,我们渴盼我们未来的生活能够快乐,安心。不要再有心的痛苦的震撼了。

汶川地震的心得体会篇4

通过学习有关抗震救灾的先模人物报道,特别是众多人民教师舍身救学生的动人事迹,我受到了深刻的思想教育,无不为这些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所感动。在大灾来临之际,汶川地区的老师谭千秋、吴中红、张米亚等教师没有选择逃避和退缩,而是决然而然地用自己并不强壮的身体给孩子撑起生的希望,可敬!可佩!他们在教师这个平凡的岗位上展示着伟大的师爱,

向世人诠释着新时期教师的内涵。他们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他们是这个时代最可爱的人。当灾难降临时, 他们毫不犹豫地用自己的血肉之躯挡住垮塌的水泥板,保护怀里的学生。用自己的双臂张开着趴在课桌上,死死地护着自己的学生。有的压在废墟中已经牺牲了,可仍然死死地抱着自己的学生。他们用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曲人民教师的壮烈凯歌。他们是新时代的黄继光、董存瑞!他们是这个时代人民教师的符号。他们的精神是中国教育振兴的希望。我为这些老师而感动,也为自己是一名人民教师而骄傲。

作为一个普通教师就要向“用生命作支撑,舍身护生”,勇救四个学生的谭千秋等“感动中国的十大灾区教师” 学习。并以他们为骄傲,要学习他们奋不顾身、舍生忘死、爱生如子的高尚情操,只有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才是对灾区的最大支持。他们是真正的人类灵魂工程师。

这些英雄教师奋不顾身勇抢救学生生命,危难关头无暇顾及自己的家人,甚至不惜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为我们树立了爱生如子、舍己救人的崇高师德形象,是我们学习的楷模。我要切实把学习灾区英雄教师的英勇事迹与干好本职工作紧密结合起来,落实到行动中去,认真查找工作中的不足,积极做好各项工作,在捐款捐物支援灾区、奉献爱心呵护学生等活动中率先垂范,发挥党员的先模作用。

当前,我省的教育事业正处在一个转型阶段,应试教育根深蒂固,素质教育还只是停留在表面。我们的任务还很艰巨,大量的工作还需要我们一代又一代的人前赴后继的去探索、去披荆斩棘,我想当前的最要紧的就是要为如何实施素质教育探索出一条切实可行的路子来,真正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办社会有用的、人民满意的教育。

同时,祖国经历了这么大的灾难,灾区人民经受了巨大的磨难,他们要重建家园,还面临着许多困难,我们每个人都应当学习英雄那无私奉献的精神,发扬中华民族“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优良传统,尽我们最大的力量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去支援灾区人民重建家园。

汶川地震的心得体会篇5

十四年前的今天,在四川省汶川县,发生了一场巨大的灾难。

“今天,14时28分,在我国四川省汶川县发生里氏8.0级地震。”那天,所有电视台都被紧急插播这条消息,人们不敢相信,唐山地震也才7.6级啊!四川……汶川……这是遭遇了多么大的灾难!

当即,所有的官兵都冲向汶川,开始救援,他们没有多想,就直接冲向了前线。

汶川,本来一个山清水秀的小镇,现在已经变得一片狼藉,人们撕心裂肺地叫喊着遇难了的亲人,那一块块石板下面也在压榨着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刹那间,这个本来人民幸福安康的家园已经成了一个坟场,大地在晃动,在咆哮,在抢夺着一个个无辜的,鲜活的生命。

我们脚下的这片土地,既能让我们丰衣足食,成全人类,也能翻滚咆哮,摧毁人类。它是那样的危险,那样的变幻莫测!但人类没法离开这片土地,人类得依靠这片土地去生存,所以,对于它所带来的灾难,人类也只能默哀。那几年的汶川,毫无疑问,是灰暗的,整个小镇笼罩在一片烟霾之下,没有生机,没有活力,只剩下了一片伤感和寂静。

政府出了政策,要帮扶汶川重新建设,人们自发组织,帮助汶川人民度过难关,这些温暖的行为的确可以为汶川带来一些安慰与关怀,但毫无疑问的是,有些东西,是无法弥补的:在汶川生活了大半辈子的老人,看到自己的家园已经物是人非,他绝望了;汶川在外的游子,听到自己亲人遇难的噩耗,他绝望了;那些儿童,幼儿,知道自己的父母已经不幸去世,他们也绝望了,但他们即使已经失去了希望,也有着坚定的信念,来自自己故去亲人的希冀,也来自那些舍己为人官兵的嘱托—活下去,他们知道,只有有了这样的信念,掩盖着那些伤痛,继续坚强的活着,汶川,他们的家园,才有重生的希望。

今天,如果你到了汶川,你看到的一定是崭新的汶川,它已经在祖国的帮助下站起来了,但也许,它也会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偷偷地哭泣。

汶川地震的心得体会篇6

这一次自然灾害,牵动了我们十三亿中国人的心。中国各界人士踊跃捐款,捐物。全国各地的空军、海军、陆军,都积极救援灾区,还有国际友人的帮助。汶川大地震这件事通过我们伟大的中国人慢慢的稳定了下来。

在这件事里,发生了许许多多感人的故事,其中有几个故事,我印象非常深刻。一件事。有一位叫林浩的九岁小男孩,在地震发生的时候,他正从教室往走廊里跑,只听“轰”的一声,林浩被那石泥给埋在了废墟里,他自己成功自救了出来,却没有选择逃跑,而是转身去废墟里救同学,当他把两位同学救出来交给校长,他自己又去救同学,这时突如其来的余震,把小林浩又埋进了废墟里。当那些媒体的叔叔阿姨知道林浩舍己救人的故事以后,就问他为什么要救他的同学。林浩说:“我是班长,我应该去救我的同学。”

还有一件事。有一位叫秦静文的小姑娘在地震中她和同学们埋在了一起,她的同学有的因为受伤而去世,有的因为饿了而去世。那些同学们的尸体压在她的腿上,使得她的腿不能动一下,但这没有压倒她那顽强的意志,她仍然在废墟里生存了三天三夜。终于在第4天被救援人员发现,当医护人员要进入为秦静文打针时侯,秦静文竟用她那微弱的声音说:“阿姨别进来,这里危险!”在场的人听了都为之感动起来。

这几件事令我印象非常深刻,到现在已经过去了几个月,但还是难忘这些激动人心的事件。

汶川地震的心得体会篇7

汶川地震造成人员严重伤亡,目前还有很多群众被困在废墟之下。确保灾区人民生命安全,把人员伤亡降到最低限度,是当务之急,重中之重。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关心和周密部署下,灾区各级党委、政府和中央各有关部门紧急行动起来,全力做好各项抗震救灾工作。人民解放军、武警部队、民兵预备役和医疗卫生人员以最快速度赶赴灾区,全力抢救受伤人员。中国国际救援队和(公文有约欢迎你)四川、重庆、山东等地的地震救援队分别抵达灾区,全力搜救埋压在废墟下的群众的生命。各相关抢险救援队伍争分夺秒抢修公路和受损公共设施,努力争取救援人员在最短的时间内抵达重灾区。这充分表明,在党和政府心中,在全体救援人员心中,人民生命高于一切。

抗震救灾,救人最紧要。以人为本是救灾的核心,抓住时机、抓紧时间抢救人员,是整个抗震救灾工作的重中之重,全部工作都要紧紧围绕救人展开。当此之际,身处危境中的人民群众,等待救援人员的心情最焦急,渴望被救助的企盼最迫切。当此之时,没有什么比最快出现在受伤群众身边更紧迫,没有什么比全力抢救群众生命更重要。只要有一线希望,我们就要尽最大的努力;只要有一点可能,我们就要不惜一切代价。废墟下哪怕还有一个人,我们都要竭尽全力,抢救到底。

时间就是生命,效率就是生命。确保灾区人民生命安全,要求我们克服一切困难、排除一切险阻,尽快通路、通电、通水、通信,早一秒到达灾区,多一分救灾保障,生命的抢救就多一分希望。要千方百计向灾区运送食品、饮用水、药品和帐篷、防寒衣被等救灾物资,才能确保群众有饭吃、有衣穿、有干净水喝、有临时住处。要妥善安置好受灾群众,做好被困群众和受伤群众的救治工作,安排好受灾群众生活,满足群众基本生活需要,让灾区群众感受温暖,稳定情绪,增强战胜地震灾害的自信心。要科学组织抗震救灾工作,把各种抗震救灾资源和力量有效地协调、整合起来,投入到灾情最严重的地方,投入到群众最需要的地方,提高救灾效率,加速救灾进展。

在突如其来的地震灾害面前,党和政府是灾区人民的主心骨。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保护人民生命安全放在首位,急人民群众之所急,解人民群众之所难,把各方面可能出现的情况和问题想得深些、想得透些,把各项抢救和安置工作做到实处、落到细处,把党和政府的关怀送到每一个受灾群众中去,把人民群众抢险救灾的积极性调动起来,组织起来,凝聚成万众一心、迎难而上,共御天灾的伟大力量。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误操作的心得体会7篇

成立公司的心得体会7篇

团结工作的心得体会7篇

感恩的心得体会精选7篇

感恩的心得体会最新7篇

关于企业的心得体会7篇

教课的心得体会7篇

汽修的心得体会7篇

专业课的心得体会7篇

军训的心得体会作文推荐7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点击加载更多
    32
    c
    81696

    联系客服

    微信号:fanwen9944
    点击此处复制微信号

    客服在线时间:
    星期一至星期五 8:30~12:30 14:00~18:00

    如有疑问,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问题+截图进行提问,客服会第一时间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