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后感是对电影演员表演和角色塑造的赞美和欣赏,观后感是将我们对有意义影片的体验和感受化为文字的重要途径,下面是淘一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伟大转折观后感8篇,感谢您的参阅。
伟大转折观后感篇1
2019年8月26日“伟大的转折”电视剧开播,该剧讲述了毛泽东等革命元勋在红军长征途中自通道转兵以后,指挥中央红军以东西驰骋、南北往返高度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最终粉碎数十倍国民党军围追堵截而使红军重出生天的故事。该剧大概讲述了红军自1934年12月进入贵州到1935年5月出贵州,历经了被国民党大军层层围堵、在长征中遭受湘江惨败之后的中央红军,被迫在通道转兵进入贵州,之后历经了黎平会议、猴场会议、突破乌江、遵义会议、土城战役、四渡赤水、扎西会议、遵义战役、苟坝会议、南渡乌江、西进云南、北渡金沙、会理会议等历程,千难万险,艰苦卓绝,在毛泽东的正确领导下中央红军摆脱了敌军的追堵拦截,最终粉碎了蒋介石围歼红军的计划的真实故事写照。
与别人不同,我首先观看的是该剧的预告片,众所周知,预告片往往包含了整部剧的精华内容,所以看完预告片后的我不出意料对红色精神更加向往,更加崇拜,也对党的领导者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观看预告片,使我映象最深的一句话还是最后蒋介石说到:“你能告诉我,这一路溃败逃窜的共军,这到底是愚昧至极,还是信仰的支撑?”“我们共产党的目标是全人类的解放,是实现共产主义,也是我们的信仰。”字幕上出现的每一个字无一不如一个个重锤重重的砸在我的心房,抑制不住的想大声说:“我爱我的祖国,我爱中国共产党,我梦想加入中国共产党,梦想成为一名中国红军!”
观看预告片,让我领悟到不怕吃苦、不怕艰险、勇敢向前的红色精神,领会到信仰在前行道路中扮演的重要角色,人没有信仰就没有底线,就会无所敬畏地突破底线,就会退化、变质、堕落,信仰支撑着我们前行。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的我,更加要向红色精神看齐,坚定理想信仰,做中华好儿女,不辜负“红军不怕远征难”给我们带来的美好今天。青年要有正向的面貌,敢于正视,保持活力。一如米小的苔片连片盛开,春天翩然而来,明天的微星寰宇聚散,江河悬天奔涌。虽然你我都只是孤灯下的一颗飞尘,却也可以散射焰丽的光辉。而决定是沉于大海还是解开桎梏散发光彩的人只有自己。
通过观看视频,更让我了解认识到了国家领导人每一个抉择的认真负责,更加深刻知道了毛主席的伟大,国家领导人每一个决定的认真负责和作决定时要考虑的`远不止方方面面。在他们心中人民幸福生活的重要性,视频中,毛主席每每考虑的无一不是人民和红军战士,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的我,更加觉得自己要学习的还有很多,向党看齐只有更加努力。我们是时代的先锋,我们是新时代的青年,我们应树立起远大的人生志向,明确人生目标,激发热情,在不懈奋斗中,磨炼本领,砥砺无悔青春。
青春的使命,风雨兼程。坚持磨砺红军精神,向党的信仰看齐。今天,我心灵深处为红军先烈们矢志不渝的信仰而震撼。青山不老埋忠骨,绿水有情祭英魂,红军精神放光芒,星火相传励后人。
伟大转折观后感篇2
黔北遵义,是一个神奇的地方。一个世纪前因巴拿马博览会上的那一缕婀娜的酒香,让她被世人知晓。她地理位置上属云贵高原,当地百姓常年奔走于境内崇山峻岭间,所以体格矫健,性情爽直。但真正让人们记住遵义的便是1935年的遵义会议!
以前只是从书中知道在长征途中的遵义会议上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对党和军队的指挥权,加之四渡赤水后红军跳出敌人的包围圈,所以遵义被称为转折之城。现在看了《伟大的转折》之后,更加直观、详实地了解到:当年,红军面临国民党反动派的围追堵截,采用灵活机动的战术,为挽救整个中华民族,北上抗日,重出升天!
唐太宗李世民曾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镜可以知兴衰”。作为共和国70华诞献礼的电视剧《伟大的转折》正是要我们“以史为镜”!
以史为镜——要学习先烈们的长征精神。我们要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意志,投入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热潮中去。作为一名基层的党员教师,我们也要有“我将无我”的勇气,真正落实国家的教育方针,让每一个孩子从懵懂无知走向全面发展。虽“路漫漫其修远兮”我们也该“上下求索”,力求孩子们学有收获,自己也将不负昭华!
以史为镜——要学习先辈们的奋斗精神。电影《王进喜》中,铁人王进喜曾说“国家贫血就要落后挨打!”“哪怕少活二十年,也要拿下大油田!”在他们忘我奋斗之下,终于在北大荒为共和国打出了石油!用时下流行的话说便是:哪有什么岁月安好,只不过是有人替我们负重前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保尔曾说“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时,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像王进喜、保尔等众多优秀共产党人的事迹,都可以浓缩为两个字“奋斗”,所以今天的我们都要争做各行各业中最美的那个奋斗者!
以史为镜——要做一个守住初心的人。中国共产党的初心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80多年前遵义的那次挽救中华民族的会议,让世人铭记;80多年后的遵义再次因为两人守住初心吸引着世人的目光:他,是只为了完成让生于斯,长于斯的百姓,在这片贫瘠的土地上能吃饱饭这个简单朴实的愿望,便栉风沐雨、披星戴月历经千辛万苦,最终修通“天渠”,让当地居民不再饿肚子的八十多岁的老支书黄大发。他,是用一句震耳发聩的“让我来,你退后”,在排雷场上把战友推向身后,用自己的满身伤痛换取当地百姓放心耕种的英雄战士杜富国。
他们都不曾忘记自己的初心。今天的我们更应该守住初心,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技能为中华民族的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我们整个国家也必能聚沙成塔,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梦!
伟大转折观后感篇3
小时候喜欢看动画片,武侠片,青春片,而今二十出头,更是偏爱抗战片。每次重温历史,都别有一番体验,或是热泪盈眶、慷慨激昂,或是义愤填膺,亦或是心中对革命英雄们的敬仰……内心滋味万千之余,让我更想到今日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更是热爱生活,钟爱党和国家。
该剧以红军万里长征为背景,正面再现红军从1934年12月进入贵州到1935年5月出贵州,历经了被国民党大军层层围堵,在长征中遭受湘江惨败之后的中央红军,被迫在通道转兵进入贵州,之后历经了黎平会议、猴场会议、突破乌江、遵义会议等千难万险、艰苦卓绝的历程。 在毛泽东的正确领导下中央红军摆脱了敌军的追堵拦截,粉碎了蒋介石围歼红军的计划。一件件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事件在该剧中依次展现,毛主席,周总理等一大批革命先烈们纷纷登场,带观众去追忆那段历史,缅怀远去的革命先辈。
?伟大的转折》让我身临其境感受那战火连天,人民疾苦的年代,看到与敌人顽强抗争,不畏生死,浴血奋战,为人民和国家的安稳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英雄们,看到无数团结一致的中华儿女们……这不仅仅是一次战争的转折点,而是祖国崛起的转折点,更是千千万万中国人走向未来美好生活的的转折。
在这段摆脱国民党军围堵的历程中红军经历的各种大大小小的战役、事件中,摆脱国民党围剿的艰难境地是红军根据地建立,战争胜利的转折点,而其中的遵义会议则是重要的,伟大的胜利铺垫。剧中的遵义会议再现了由毛主席,周恩来,刘伯承等重要领导人带领开的会议,各同志畅所欲言,于中国革命的何去何从发表意见,毛主席精彩得演讲发表如醍醐灌顶,震撼人心,毛主席理智分析了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错误原因,犯的左倾错误,教条主义的错误,实事求是的重要性,毛主席的精彩发表赢得了同志们的拥护。通过血一般的经验教训,红军们真正意识到毛主席的领导思想是正确的,在毛主席的指挥带领下,红军突破重重困难,最终使红军走上光明道路。而确定这样的一条统一路线,又是极其不易的,除了召开会议时的各种外在的阻碍,还有会议内部另一面不和谐的声音。看到遵义会议,不禁在想,如果没有此次会议的召开,没有确定以毛主席为中心指挥的路线,中国革命的路又将何去何从……
遵义会议是难忘的,重要的。而剧中展现的红军形象更是深入我心,亲切的毛主席,红军们把“一切为人民服务” 的宗旨体现的玲离尽致。红军不占有人民的一针一线,亲近人民,爱护人民,记得在剧中有一情节,在遵义,红军印发的红军票,使得百姓可以换盐换米。红军不仅仅为人民打出一方稳定天地,更深入关切百姓的生活。剧中的一幕幕,让人热泪盈眶,毛主席的声声嘱导,要关爱百姓的一切,而红军也用实际行动证明他们才是真正为人民考虑的好军队,好组织。
而今自从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中国逐渐富强起来,这一切都是老一辈的革命先辈抛头颅,洒热血所换来的,今天的中国和平是不允许任何人破坏的。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如今,中国已然成为国际社会中重要的一员,我们回忆那段历史,追忆那段历史,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并由衷地祝福伟大的祖国繁荣昌盛。革命先辈们用无数热血生命换来我们今天的和平幸福!我们应铭记历史,缅怀先辈!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
伟大转折观后感篇4
?伟大的转折》亮点很多,仅从党史文献的角度来看,就有几点值得分享的。其一是对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众多重要历史人物在历史转折关头的作用及表现把握准确,刻画比较深入细腻,特型演员的表演也是可圈可点的。其二是对重大党史事件的研究有新的发掘和新的认识,尤其是苟坝会议在毛泽东成为党和红军领导核心中起到的关键作用有开创性的阐述。另外,该剧还充分吸收贵州党史部门研究新成果,展现了中共隐蔽战线杰出英豪牺牲乌江,中共贵州地下组织为红军四渡赤水作出重大贡献等。其三是对国民党蒋介石阵营,包括川黔军阀头面人物的描述比较充分,突破以往较表象刻板的手法。四是对贵州风土民情,历史文化作了适当展现,多彩贵州,令人神往。
回顾光辉历史,展望美好未来。相信广大观众特别是党员干部观看《伟大的转折》,会有许多思考和启发。
伟大转折观后感篇5
这是一部让人深思的电视剧,湘江战役惨败,中央红军士气低落,损失惨重,八万人仅剩三万。前路茫茫,红军将去往何方?
剧情中出现两个兄弟争吵的画面,哥哥说了一句“你要去也别拿红军的枪去”,正好毛主席遇见,让他们说出争吵原因,原来是因为父亲的三十四师还在湘江对面生死未卜,弟弟想去解救迎接父亲,而哥哥出面阻止而发生争吵。毛主席说:湘江一战也不是我愿意看见的,他们的牺牲是为了我们能够顺利转移,为了以后的胜利,只要我们团结,相信胜利是属于我们的。画面转向国民党会议,蒋介石大发雷霆,指责部下互不协作放走共军。从这些事情就可以看出一个最后的胜利会属于谁。
剧中周恩来副主席让各部队统计伤亡人数,上报上来的数据非常痛心,伤亡巨大。面对这样的结局,我们看到博古同志是痛心的,但却是让人看不起的,在遇事的时候一味的自责,想自杀解决问题。他的遇事不冷静,不能客观的解决当下的问题也潜在的表现出他的懦弱品格。在面对前面有老虎,还非要往前冲的“李德行为”让人痛心疾首。面对敌我悬殊太大的情况下,应该避其锋芒,蓄势待发,而不是一股脑的往前冲送死,可总是有人看不清现实。
在剧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真正的党领导人是什么样子,是坚守党的纪律,能在面对团队士气低落时能够鼓舞士气,振奋军心;是能敢于承担责任,一句“放心,这事我想办法”;是在面对错误决策时敢于提出,能商量探讨解决问题;是心中有长远计划,能屈能伸,保存实力。党是大家的党,不是属于几个人的,不能不考虑整体。面对这些那些的问题,我们的毛主席没有焦头烂额,而是想尽办法一起探讨对策,在面对李德的‘你没有任何权利发言’话语时没有忍气吞声。这是我们希望的好领导,能在迷路时指明方向,让我们心中有寄托,让我们有信仰,是我们抬头望见的北斗星。
总之,这是一部描述细腻的电视剧,很多画面都有对比,让人一目了然,直击中心思想。
伟大转折观后感篇6
伟大的转折是一部革命历史剧,是一部关于长征在遵义的重播再现,主要讲述了红军在长征途中,从1934年12月进入贵州到1935年5月出贵州,历经了被国民党大军层层围堵到在毛泽东的领导下中央红军摆脱了优势敌军的追堵拦截,粉碎了蒋介石围歼红军计划的故事。全剧以红军的生死存亡与毛泽东在军事方面的成长为主线,围绕红军在毛泽东同志的.带领下重振旗鼓,反败为胜,逃出了敌人的包围圈为核心,从宏观的角度、以细腻的手法展现了毛泽东及红军创造了人类历史上的一次伟大转折,赞扬了红军战士为救国救民,不怕牺牲一切,不怕艰难险阻的精神,歌颂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一众共产党人坚定不移的共产主义信仰。
中国近现代革命史中,在贵州这片西南高原改变中国革命命运的诸多事件逐一展开:历经黎平会议、猴场会议、突破乌江、遵义会议、土城战役、四渡赤水、扎西会议、遵义战役、苟坝会议、南渡乌江、西进云南、北渡金沙、会理会议等千难万险、艰苦卓绝,中央红军在毛泽东的英明领导下克服了敌军的追堵拦截,粉碎了国民党对红军的围剿计划,红军获得重生。《伟大的转折》就是描写命史实的伟大事业奋斗历史剧,是一部现代中国社会主义的优秀红色影视剧,是对当历史革命的原原本本还原,我们忠于历史、忠于事实,《伟大的转折》这部历史剧具有极为深远的社会和历史价值。
?伟大的转折》是一部历史高度传承红史剧。《伟大的转折》的向全国人民展现了贵州奇特的美丽风景,淳朴敦厚的民风民俗,同时彰显了贵州革命老区人民对党、对红军的高度支持和忘我奉献;同时,在这样的艰难困苦的环境下,毛主席带领着红军队伍灵活机动、绝处逢生,和敌对势力展开博弈,充分展现出毛主席的斗争水平和军事上极为高深的战略、战术能力;充分展现出红军全体指战员高度的革命牺牲精神。《伟大的转折》在拍摄时发生的一些事,原原本本的展示了贵州的淳朴热情。在贵州松桃自治县取景拍摄时,村民们拉起写着“欢迎红军回家”的横幅迎接剧组,杀了一头牛慰问剧组,今天的贵州人又再现了当年群众积极拥护红军的场景;在盘石镇当造村红石林景区进行取景拍摄时,村民杀猪宰牛,为剧组工作人员送矿泉水、送水果、打糍粑等,村民们到现场慰问剧组、参演官兵及全体工作人员;而在拍摄雪地行军的戏份时,所有演员都赤脚穿草鞋在雪地上行走;这就是当年红军真实的长征还原,贵州人民的淳朴是不可复制的,今天的贵州人依旧把淳朴品质传承。
?伟大的转折》展现出高水准。《伟大的转折》正式播映,是体现社会主义道路的文化自信新高峰。这部剧制作精良,选取了长征中最为光彩神奇的部分章,结合了实实在在的原汁原味的淳朴人民的热情,热情歌颂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军队以赤诚初心和坚定信仰披荆斩棘、挑战极限、战胜强敌,创造奇迹的伟大壮举,展现了中国革命和建立新中国历程上的最为伟大的一次转折,一次拯救新中国的关键。
?伟大的转折》必能成为在全国具有重大影响的历史正剧和红色精品佳作,号召我们的爱国情怀,让我们带着长征精神在新时代中国伟大使命建设中奋斗,是一场精神上的激励和洗礼。长征精神永传承,牢记使命,不忘使命,让我们继写中华民族的伟大章。
伟大转折观后感篇7
对于我这个几乎是“专业追剧”的人来说,一部剧的优劣初看便知。就象一位“美食家”,只尝一口便知厨师技艺高下。
优秀的电视剧作品都有以下共同特点:演员表演非常自然,毫无雕琢痕迹;剧情生动紧凑,毫不拖沓;有很强的代入感和吸引力,让人在看第一集时,就会很快陷入其中,如身临其境、欲罢不能。
而制作低劣粗糙的电视剧中,演员表演生硬刻意,剧情啰嗦散乱,破绽漏洞比比皆是,让人有“不忍卒读”、“难以下咽”之感。
一直对抗战时期的谍战剧情有独钟,剧中的地下党员或美丽或潇洒,个个无比勇敢智慧,胆大心细、沉着冷静、临危不惧,总能在危急关头化险为夷,历经千难万险之后,胜利完成任务。
但是在看了《伟大的转折》之后,我的关注点改变了。这部剧成功转变了我对革命战争题材的偏见,中国共产党曲折艰难的革命历程比谍战片更惊心动魄,一代领袖人物在革命队伍面临生死存亡之际所展现出的智慧和担当、远见和卓识,让我叹为观止、心悦诚服!
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也是一部不断在战争、改革中前行的发展史,但是从来没有哪个朝代能象共产党这样将社会改造得这么彻底,没有哪个君王能象毛泽东这样看到中国社会问题的本质,进而指挥所掌握政权将社会弊端一一铲除,引领整个国家走向日益宽阔平坦的光辉前程。
以前对国共矛盾冲突只是些片断了解,如盲人摸象一般的印象。通过观看这部剧,我才明白了蒋毛搏役的前因后果,两个人的高下立见。
至此,我才真正理解了小时候唱的那些歌:“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东方红太阳升……”,那些曾经以为是大而空的歌词,在这部剧中得以真实生动的体现。
几万人的红军队伍,在四五路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之下,能屡屡胜利突出重围,绝地逢生,不单是领袖人物的指挥得当,更是整个军队令行禁止、默契配合的结果。那些穷苦百姓人家走出的儿女,以一心一意跟党走的坚定信念,齐心协力用自己的双脚与敌人赛跑,用自己的生命完成着革命大业。他们最终跑赢了敌人,取得了战争的胜利,才有了我们今天安稳幸福的生活!
在我们今天,徒步走上十里路就已是“壮举”;一两个月不吃晚饭就已是“坚持”,相比起那些红军战士日行一百五十里路、几万人长达两年居无定所、缺吃少穿、夹缝中求生存的艰难处境,这都算得了啥?
伟大转折观后感篇8
这部电视主要是说中国红军从1934年12月进入贵州到1935年出贵州的事,历经千辛万苦,最后粉碎蒋介石围歼红军的计划。
看完这部电视之后,给我最大的体会就是两个方面,一个是决策,另一个是方向。
首先对于决策,我们知道红军被迫长征的原因就是在反围剿中的错误决策,李德.博古等人的错误决策,他们用苏联成功的方法来应对中国红军所面临的围剿,却没有真正了解中国的国情,盲目的般抄,没有正确的结合我国当时情况,盲目的求胜,最后就被蒋介石抓住了机会,最终被迫长征,而在长征中这样的错误也一再出现,例如强渡乌江等一系列的错误决策,导致由最先出发的八万红军到进入贵州后只剩下的三万多红军,而李德.博古等人却还没意识到自身的错误,还一直认为这只是因为自己军队的武器装备落后所导致的。
所以从这一点可以看出一个正确决策的重要性,一个决策有时就是一个复杂的路口,你如果没有细致的思考便随便选择了一边,那当你走完之后,你发现这是条错误的道路时,你想回头,可能那时天空早已没有了太阳,只剩下一条暗暗的道路。
其次就是方向,我们知道,红军开始摆脱蒋介石围剿的噩梦是从遵义会议以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后才开始渐渐摆脱的,对于指导思想,毛泽东也不是一味的舍弃苏联的思想,他会结合我国国情,细致的分析最后得出以农村包围城市的正确战略方向,历史给予证明这的确是一个符合中国红军的战略方向,相信如果中国红军的领导者还是李德.博古等人的话,中国红军很大可能性是斗不过蒋介石的,因为他们一直所认为的方向是与这个正确的方向是相反的,他们忽略马克思主义最本质的东西,那就是“具体的事情具体分析”,而毛泽东思想恰好符合这一思想,所以,最后的红军才跳出蒋介石的包围圈,最后又从新地走出了大山。
对于个人来说,确定一个正确的方向,你便会有一个正确的行动开始,然而一个错误的方向折会伴随你的一个错误的行动开始,而这个错误行动你不但不会获得好处,往往还会伴随一个伤口在你或你家人的生活上,让你时刻感觉到当时自己的无知。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 奇迹的观后感8篇
★ 张富清观后感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