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真写好一篇读后感,可以培养我们的批判性思维,读后感让我深入领悟到了书籍中情感的真挚和动人之处,以下是淘一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红色读后感800字6篇,供大家参考。
红色读后感800字篇1
在信息网络高度发达的今天,人们习惯了视频聊天、语音聊天、文字即时对话,似乎不再能体会到那“烽火苦教乡信断”的无奈与思愁。然而,在诵读了一篇篇语言平实、感情真挚的《红色家书》后,我方才品味出了家书于亲朋之重义,也从中汲取了精神力量。
品读《红色家书》,感受到革命者的铁骨柔情。即便是在生死攸关之际,即便是身陷囹圄之境,他们仍惦念着白发双亲,牵挂着妻子儿女。那一封封血泪挥毫而就的家书里,是无数志士仁人告别亲朋,走向战场的身影。那一张张泛黄的信笺里,是革命者与亲朋间的脉脉温情,却承载着战火的记忆,也诉说着无尽的思念,更寄托着殷切的期盼。
品读《红色家书》,感悟到革命者的人生信仰。他们为中华民族的复兴踏上征程,虽身后有他们割舍不下的小家,但为拯救百姓于水火,为振兴民族之强盛,为后代生活之美满,他们早已准备好牺牲自己的生命,用热血铸就新中国希望的明天。
这一封封家书是老一辈革命家和革命先烈留给亲人的精神慰藉,也是给我们的无比宝贵的精神财富。
我在这一封封家书里,看到的是“坚持革命继吾志,誓将真理传人寰”的拼搏干劲。革命先辈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了如今的国家独立、民族解放、人民幸福,这一切都是革命者以实实在在的壮举干出来的!作为一名乡镇干部,干字当头,就得学会干事、能干成事。在推进宅改工作和新农村建设工作中,需要的是乡镇干部们对宅基地摸底清表的细心、为村民答疑解惑的耐心、解决问题不怕难的责任心。读书笔记在精准扶贫工作中,如何才能做到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管理、精准脱贫?这离不开一趟又一趟的上户摸底调查,一遍又一遍的资料归纳整理,一个又一个的结对帮扶干部尽心竭力。正如邓小平同志说过:“世界上的事情都是干出来的”,面对乡镇工作的纷繁复杂,我们乡镇干部更要时刻充满激情干工作、脚踏实地干工作、创新创效干工作,以实干无愧于组织、无愧于人民,做到“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
我在这一封封家书里,看到的是“赴汤蹈火而不辞,刀锯鼎镬而不惧”的胆魄担当。回首过去的艰辛历程,共产党人不怕吃苦,不畏牺牲,正是他们“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胆魄勇气号召感染了更多受压迫的人民起来反抗,让“旧中国”真正站起来了。在乡镇工作中,虽不再有生死考验,可依旧有“硬骨头”要啃、有“深水区”要涉,切不可有畏难情绪。正如在综治维稳工作中遇到的种种突发难题,每一个包村干部都应具备“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担当精神,面对急难险重任务不躲避、不懈怠,勇挑重担,真正把坚持为党尽忠、为民服务的理念贯彻始终。
品读《红色家书》就是重温党的历史、铭记先烈功勋,传承红色基因,我们可以从中感受到历史的温度、民族的厚重、信仰的力量。作为一名乡镇基层干部,要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中,立足本职,积极作为,勇于奉献,就是要时刻反省自己,端正工作态度,努力提高工作业务水平,为基层工作建设贡献自己微薄的一点光亮。
红色读后感800字篇2
今天,老师让我们阅读了《红色之旅》这本书,它讲述的是关于中国抗日战争历史的故事。
在最近一段时间里,学校开展了“八访见八行,争做校园八颗星”活动。其中“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这两条醒目的标语,不禁让我想起了在我国抗日战争中壮烈牺牲,并为祖国做出伟大贡献的一个个人民战士的身影。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一位女战士,她的名字叫赵一曼。
赵一曼是一位的女烈士。“九一八”事变后,赵一曼被党派到东北去工作,担任东北人民革命军三军二团政委。一次战斗中,赵一曼被俘。敌人用钢针刺她的伤口,用烧红的烙铁烫她的皮肤,她没有动摇;敌人用掺着辣椒水的汽油往她嘴和鼻子里灌,她没有畏惧;敌人把她拉到她曾战斗过的地方“游街示众”,她没有屈服。
就这样,年仅31岁的赵一曼为祖国和人民献出了她年轻宝贵的生命。在开赴刑场的火车上,她给远离自己的儿子写下了遗书:“母亲和你在生前永远没有再见的机会了,希望你,宁儿啊!赶快成人,来安慰你地下的母亲。我亲爱的孩子啊!母亲不用千言万语来教育你,就用实际行动来教育你,在你长大成人之后,希望不要忘记你的母亲是诿过而牺牲的……”
同学们,直到现在,祖国各地还传诵着许多英雄的名字和他们英勇牺牲的光荣事迹,邓铁梅、杨靖宇、朱瑞、董存瑞、杨子荣……这些英雄的名字闪耀着反抗外国侵略、保卫神圣家园的伟大民族精神,以及在人民解放战争中壮烈牺牲的雄伟气概!让我们努力学习,奋勇拼搏,长大后为我们伟大的祖国作出应有的贡献!
红色读后感800字篇3
战火纷飞的年代已经过去,如今的我们生活在幸福快乐的时光中。然而,我们却要铭记那些为了祖国未来而牺牲的烈士们,当我翻开《红色少年的故事》时,我感受到了“自古英雄出少年”的气概,更是深深地被他们舍生取义的爱国情怀所打动。
书中记录着许多年纪不同的少年,经历不同的爱国英雄。最让我记忆深刻的就是视死如归,不怕牺牲的刘胡兰。刘胡兰出生在一个农村家庭,从小就因为对万恶的旧社会不满,而对革命事业充满了热情与向往。当因判徒的背判而被抓时,她虽是被捕人员中年纪最小的一个,但她却用弱小的身体,强大的精神力量从容不迫地去承受敌人残酷的刑罚,宁愿牺牲自己也不愿意出卖革命。最终,年仅十五岁的刘胡兰为了革命献出了年轻的生命,这需要多么大的精神力量!我们在享受如今的幸福生活时,不能忘记这是无数位像刘胡兰一样不怕牺牲视死如归的烈士用鲜血换来的,所以我们就应珍惜生活,用更好的精神风貌去应对未来。
现代社会的建设需要大家同甘共苦、团结奋斗的精神,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有那么一群为了革命事业同甘共苦,浴血奋战的英雄。在土地革命时期,黄土高原上有一支神出鬼没的少年武装——红色少年先锋队。他们都是由穷人家的孩子姐成,能吃苦、胆子大也十分地团结,他们平时每一天进行操练,当敌人进攻时,他们总是团结一心、奋勇抵抗,真是人小志气大。如今的我们生活在和平的年代不需要应对敌人的枪林弹雨,但我们需要做的是,努力学习知识,团结在一齐共同为祖国的发展而努力。
书中还有少年英烈—欧阳立安,抗日小英雄—杨来西,铁骨铮铮的共产党员—王华等英雄。在他们那一段段已经逝去的光辉岁月中,是中国少年对历史的呐喊与对未来的期望,我们就应在这最秀丽的时代中,继承少年英雄们的遗志,做一个用心向上,不断开拓的好少年,将来把祖国建设得更加秀丽。
红色读后感800字篇4
读完这封家书,我被深深的震撼了。家书充满了作者愿为信仰而献身的革命豪情,而家书背后则是一段段血泪交织的感人故事。在大革命时期,一位母亲为了革命,为了更多人的幸福,依然扔下了自己不满3岁的幼儿。她也爱自己的孩子,她用饱含深情的笔记录下思念幼儿的点点滴滴。在这封家书里,我们读到了浓烈的母爱和一丝丝的无奈。
过去人们常说共产党员是钢铁战士,其实共产党人也是血肉之躯,也有父母子女、兄弟姐妹,也有喜怒哀乐、爱恨情仇。然而所不同的是,他们有一种坚定的革命信仰,无法顾及自己的家庭,甚至牺牲生命。小家让位于大家,小爱让位于大爱。这种铁骨柔情的一面在家书中表现得最为明显。
为了更多孩子得到母爱,她放弃了自己的孩子。这时多么崇高的一种爱。在品读中深刻体会到,坚定的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强大的精神力量,是共产党人赖以生存的精神家园和主心骨
天底下母爱是最细致、最无私、最易体会到的。我们的职业是教师,怎样对待我们的学生, 我不由想起老师的爱犹如母亲般的爱这句话。
教师对学生的爱,简称为“师爱”,可以说师爱就是师德的灵魂,没有师爱,师德无从谈起。在一定程度上,热爱学生就是热爱教育事业。教师职业道德的高低,关系到教育的成败、关系到把学生培养成什么样的人的原则问题。“疼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热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因为教师对学生的爱“在本质上是一种只讲付出不记回报的、无私的、广泛的且没有血缘关系的爱,在原则上是一种严慈相济的爱。这种爱是神圣的。这种爱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感情,就会‘亲其师’,从而‘信其道’,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教育实现了其根本的功能。
让我们学习革命先烈,好好爱自己的“孩子”。
红色读后感800字篇5
为积极响应号召,我认真诵读《红色家书》,内心久久不能平静,那一篇篇红色家书,每一篇都呈现出一幅震撼心灵的感人画面,感受到一个鲜活的英雄形象。这些红色书信充分展现了革命先烈对理想信念的执着追求、对党绝对忠诚的赤子之心,展现了革命先烈舍生取义的崇高气节和报国为民的炽热情怀,让我思绪万千,思潮澎湃。
一、诵读红色家书,做坚守信念、绝对忠诚的传承者。
二、诵读红色家书,做作风过硬、担当实干的先行者。
三、诵读红色家书,做质朴纯粹、一身正气的模范者。
红军的高级干部,被捕时身上只有一块怀表一支钢笔,没有一文钱。这种一生质朴纯粹、一身清廉洁白的浩然正气,无私无欲,触动灵魂!花以芳香而美,干部以清廉而贵。我们要把规矩放在案头、记在心间,树立过硬廉洁作风。在生活中,要经常净化“社交圈”、“生活圈”和“朋友圈”,自觉远离各种诱惑;在工作上,要常常把工作置于党员和群众的监督之下;在平常时,要常常以“自慎”之心审视自我,时刻绷紧纪律之弦,做一名忠诚、干净、担当的新时代好干部。
我们要通过诵读《红色家书》,不断汲取其中的“精神营养”、传承红色基因,沿着革命先烈的足迹,以坚定不移的理想信念,始终如一的奋斗情怀,为奋力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景德镇篇章做出应有贡献。
红色读后感800字篇6
翻开《红色家书》这部朴实珍贵的红色经典,那一篇篇红色家书,每一篇都是一幅震撼心灵的感人画面,都是一个鲜活的英雄形象,让我思绪万千,泪水盈动,从内心深处感受到的是革命先烈视死如归的革命精神,真挚的至爱亲情,炙热的家国情怀,坚定的革命信念。作为组工干部,要将《红色家书》读在心里,记在心中,更要融进自己的血脉,从一封封家书的血肉深情中不断汲取“精神营养”、传承红色基因,走好新时代的信仰之路。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