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使作文更加生动,我们需要多加练习才行,优秀的题材是写出好作文的基础,下面是淘一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年味》作文模板5篇,感谢您的参阅。
《年味》作文篇1
记忆中,我家每到春节,讨论最多的就是要不要做面圆子,从和面糊、摊煎饼,斩肉剁馅,十几道工序,好几个人要忙碌整整一天。我们姐妹仨宁愿不吃也不愿做。但是父亲对面圆子有种发自骨子里的挚爱。有一年,我们全家五口人四比一表决不做面圆子了,姐妹仨心中窃喜,终于不要刀起刀落累得胳膊发酸地剁煎饼了,哪知父亲一大早就起来,搅了一大盆摊煎饼的面糊,让我们家四个娘子军彻底崩溃。如今,父母年迈,我们家也好多年没做过面圆子了。前些年,都是妹妹的婆婆曹姨做好了送给父母,曹姨做的面圆子被父亲称为number one,如今曹氏面圆子也成了我们家存封的记忆。小妹每年除夕前一两天才能回到家,当年我们全家围炉而坐边说边笑边吐槽父亲做圆子的场景估计再也不会有了。
小时候每逢春节,家里最累的就是母亲,那时物质匮乏,可是到了年关,母亲总是想方设法为我们准备好过年的新衣服和美味佳肴。母亲要为家里每个人做一双千层底的棉鞋,每做好一双就挂在窗户的那颗大钉子上,直到那根大钉子上挂满一大串新鞋,年也就到了。母亲还要腌制年货、蒸馒头、炒花生,炸焦叶……那时的母亲最怕过年,而我们最盼望的就是过年。现在,我也到了父母当年的年纪,渐渐理解父母对过年的各种情愫。如今,我的家枝繁叶茂,亲人分散北京、上海、武汉、济南各地生活工作学习。
“回家过年”成了每个漂泊在外的亲人心中最美丽的期盼。去年春节,因为突如其来的疫情,都没畅快地过好年。今年,父母又在翘首盼望,算着儿孙的归期,没想到河北又发生疫情。妹妹说因为疫情原因,单位提倡尽量不要返乡,就地过年。母亲心生失落,父亲打电话对妹说:就在北京过年吧,平平安安的比什么都好,想吃什么让你姐给你发快递。前些年,每次春节临走前小妹行李箱里满满都是父母塞的面圆子、香肠、卤牛肉、乌白菜、小葱、淮南的千张皮、还有摘好的蒿根、剥好的毛豆……
最近几年父母年迈,大家庭春节各种采买我们姐妹都弄得妥妥地,操持一辈子的母亲还忍不住问东问西还缺啥?由于膝关节不好,一个冬天都没出门的母亲,听说外孙、外孙媳妇,外孙女,外孙女婿能回来过年了,激动得一夜没睡好。我说等春节前一周再买菜不迟,母亲说还是早点买回来安心。前几天非要让我陪着她和父亲亲自去菜市场开始囤菜。回来的路上,母亲细数儿孙的名字,每个人爱吃的荤菜一网打尽。我用手机拍下了年逾八旬的父母在菜场买菜的照片发到家人群里,远在武汉的女儿留言说,爷爷奶奶买的不是菜,是满满的爱。小妹说,心里的草在疯涨。
还有两天就是腊八了,过了腊八就是年。父亲说红纸都准备好了,等樵回来写春联。小外甥把我们家微信群命名为“一轮明月照神州”,对于大的国而言,祖国是明月,对于小的家来说,父母是明月,不论今年“一轮明月照神州”的每位亲人是否团圆,只要明月依旧,就有光就有暖……
《年味》作文篇2
我的家乡是一个小乡村,那里过年非常热闹。过年前,大家都在自己的房门前贴上对联,还挂上红彤彤的灯笼;过年时,大家都聚在一起吃年夜饭,到处都会有人放鞭炮。这浓浓的年味总是让我难以忘怀。
除夕,我们全家在一起吃年夜饭,饭桌上有各种各样好吃的菜,热乎乎的汤,香香的肉丸,好吃的土豆泥长辈们乐呵呵地给小孩夹菜,倒汤,还会发压岁钱,祝福小孩新年学习进步,快乐成长;小孩们呢,也笑嘻嘻地跟长辈干杯,敬酒,祝福长辈身体健康。那一天,整个屋子都热腾腾,喜气洋洋的,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好温馨啊!吃完年夜饭,那就是小朋友最喜欢的时候了,为什么呢?
因为,我可以和我的'小伙伴们一起去放鞭炮啦!那可是我迫不及待地着拿着各种烟花炮竹到屋子外面空地去放,“哔哩哗啦”几支小烟花聚在一起挺壮观。突然间遇到大人们放的花,我们又会躲回屋子里看“隆隆隆隆”“噼里啪啪”,烟花像花朵一样绽放开来,五颜六色,绚丽夺目。这时,家家户户会不约而同地走出家门,互相拜年,大声说着“新年好”“身体健康”,好热闹!
新年到了,妈妈告诉我人们放鞭炮是为了赶走传说中的年兽,还有一种说法是赶走旧年的坏运气。我问:“地上的鞭炮为什么不扫掉呢?”妈妈笑着回答:“因为人们这些碎屑代表着红红的好运气。”果然,第二天我早晨起来一看,各家的院子门口都是红红的一片,远
远看去,红扑扑一片,像红地毯一样。
我喜欢家乡的年味,因为在家乡过年特别有味道!!
《年味》作文篇3
鼠年悄悄地走了,牛猪年轻轻地来了。每一年都有每一年的故事,唯一不变的是:我家一直传承下来的年味。
大年三十,因为太爷爷太奶奶不在了,所以爷爷輩的兄弟姐妹开始的亲戚,每年会轮流宴请年夜饭。这一天,我们全家穿戴一新,来到事先预订的酒店。大家聚在一起边吃边聊,叙说着各自的家常,吃完饭后就各自回家了。自打我记事以来,每年都是如此,说来也没有多大的乐趣。
新年的第一天,自打禁止燃放烟花爆竹以后,杭州的新年清晨没有了往日的喧嚣,只留下了一份清冷。一早,我和爸爸妈妈来到来到灵隐寺烧香、拜佛,祈求新的一年平安、健康。这里人山人海,我都是被推挤着进去的,全然不需要自己行走,好像杭州人民都来这里过年了。
乡下的新年气氛可要浓厚多了。去完灵隐,我们就马不停蹄地来到外婆家拜年。一到乡下,就能听到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小孩子们在路上你追我赶,不小心碰到个大人,也会顺口道个:新年快乐。外婆家有个人人爱——火盆。每每天气寒冷,人多的时候,外婆就会把这个宝贝拿出来,春节这么重要的日子,怎么可能少了它。我们会放一些材火在里面,点燃一根火柴,大火就在盆里熊熊燃烧着,大家都围坐在四周取暖,真是秒不可言。
外公外婆的兄弟姐妹很多,妈妈就会带着我去每个姑婆婆,姨婆婆,舅公家拜年。我们每天吃了这家到那家,几天下来人都胖了好几圈。有时我真记不过来哪个是哪个,碰到女的来句婆婆,碰到男的来个公公,总不会出差错。
新年有的玩,有的吃,更让我开心的是:还能收到很多红包。哈哈哈!
《年味》作文篇4
年味儿,像炎炎夏日的晚霞,又像雨过天晴后的彩虹,五彩缤纷,而又稍纵即逝。当它走来时,只是在心头轻轻一拂,我就知道年来了。可是,年味儿究竟如何,我也说不清楚。
年味儿在唇边
爸爸对我讲:年味儿在唇边。
腊月二十三到除夕的这段日子里,各家各户都忙忙碌碌,准备着各种美食:炸油食、煮白肉、剁肉馅、剁素馅……肉的香味儿,刀剁的声音不断从各家各户传出来,准备了那么长时间的各种美食,如同生旦净末丑一起在锣鼓声中隆重登场。而其中的饺子,是必须在鞭炮齐鸣声中最后亮相,那是年夜饭这出戏里梅兰芳的压轴戏。当然,最后再吃点素饺子(其中几个包有洗干净的硬币),谁吃到谁有福,新的一年走鸿运。
年夜饭是团圆饭,就是这顿饭,召唤着天南海北的家庭成员聚在一起,此刻的杯中酒,碗中菜都饱含着浓浓的亲情味儿和舌尖上的家乡味儿。
年味儿在耳畔
妈妈对我说:年味儿在耳畔。
大年初一,天刚麻麻亮,拜年的敲门声已在左邻右舍响起,在欢乐的鞭炮声中,互相祝福:“新年快乐!”初二到初五,大街小巷,锣鼓声震耳欲聋,响彻云霄;广场上,商贩们的吆喝声,此起彼伏,绵延冗长;文化广场上,戏曲声,声声入耳……这些声音凝聚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和谐美。
“爆竹声声辞旧岁。”它在驱走旧年厄运的同时,欢迎着新年的吉祥,那是圆梦的鞭炮声。
年味儿在眼前
我感觉着:年味儿在眼前。
新年里,一切都是新的,新的屋子,新的年画,新的窗花……随处可见“抬头见喜”“身卧福地”的春联。因为新年的到来,一切日常所见的平常东西都好像被赋予了全新的含义,都在眼中变得美好。
新年是大地回春,生命、发达、富贵复归的节日,此时,张灯结彩,圆圆满满,吉庆有余。
风雪夜归,阖家团圆,围炉夜话,守岁至明。逛街灯,赶庙会,看大戏。只要细心品尝,随处都能嚼到年味儿。
《年味》作文篇5
你知道年有味道吗?你知道年的味道是什么吗?在除夕那一天,我得到了想要的答案。
早晨,我和表妹为了这一天的赶集早早地起了床,飞奔下楼,望着琳琅满目的物品,花花绿绿的零食及水果,忍不住咽了咽口水。我拿着钱包,拉着表妹走入了拥挤的人群中,便像一条小鱼似地四处乱窜。回来时,只见我左手提着一袋甘蔗,右手握着一捆鞭炮,身后的表妹怀里还抱着一袋零食,乐滋滋的回了家。
吃过午饭,我们又开始乱窜,在家附近的小山上追赶打闹,跑了几个圈儿,这才消停下来。
又到了晚饭时间了!这是一年之中睡餐最丰盛、最热闹、最温馨的时刻。一家人团聚一堂,看着那美味的佳肴,真是口水"飞流直下三千尺"啊!那菜可谓是比十里香更香;比百日菊更诱人;比桂花更美味啊!大人们倒还好,在一旁聊天,只可怜了我们这些小孩子们,看着好吃的却吃不了,心里那叫一个馋!等菜全上齐了,一双双筷子不约而同地伸向了眼前的佳肴。这些佳肴配上美酒或果汁,细细品尝,那感觉真是妙不可言啊!这真是一种美好的享受。
晚饭过后,最令人激动的时刻来临了!放烟花、燃鞭炮是除夕这一天最精彩纷呈的一部分,也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望着天空中五彩缤纷的烟花,我二话不说,也拿起一个鞭炮,用打火机点燃,一扔,迅速跑开,捂住耳朵,"呯",鞭炮炸开了!迸发出五光十色的火花,真美!就这样,在孩子们的欢声、笑声、打闹声以及鞭炮的响声中,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该睡觉了……
原来,年是有味道的,它是一种令人感觉快乐、令人感觉温馨、令人感觉美好、令人绕。感觉激动的味道。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