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一范文网 >方案大全

三位数加三位数的笔算教案7篇

教案可以帮助教师合理安排课堂时间和教学内容,有了准备好的教案,教师可以更加自信地面对学生和教学挑战,淘一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三位数加三位数的笔算教案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三位数加三位数的笔算教案7篇

三位数加三位数的笔算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过程,掌握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2、在探索算法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自主探索的意识,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习的信心。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谈话: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问题,只要我们多观察,多留心,就能发现许多关于数学的知识。(出示主题图)

二、自主探究,体会领悟

1、学习例题

(1)观察图中小华从家道学校的场景,说说小华在做什么。

问:根据刚才看道的,你能提出怎样的数学问题?怎么解决?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算式。

(2)谈话:你能列竖式计算出它的得数吗?

学生尝试笔算,小组交流。

(3)班级汇报:

列竖式计算时遇到了什么问题?这个问题你们是怎么解决的?

⑷问:看一看这道题的计算过程,联系以前学的两位数乘一位数想一想,三位数乘一位数在竖式的书写格式和运算顺序等方面你发现了什么?

2、学习“试一试”

出示大生骑车从家道体育场的场面,让学生提出数学问题,列出算式。

学生独立计算,指名一人板演,教师巡视指导。

班级交流,由板演的同学说说自己的计算过程。

问:这一题的计算和上一题比,复杂之处在哪里?

3、小组讨论:三位数乘一位数时要注意什么?

三、巩固应用,深化发展

1、想想做做

学生在书上将竖式补充完整。

做完后,同桌互相检查,统计做对的人数。

2、想想做做

指名板演,其余学生独立完成,然后集体交流订正。

3、想想做做

学生独立列式计算,班级交流订正。

让学生数一数每题的积各有几位,问:为什么积的位数不一样?

问:根据刚才的观察和思考你发现了什么?(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积是三位数或四位数)

4、想想做做

指名说一说这道题要我们做什么,要求口算哪些题,口算给同桌听,一人口算乘2的题,一人口算乘3的题。

5、想想做做

让学生说图意,说说从题中知道了哪些信息。

用竖式计算得数,然后口头回答问题。

相互交流自己的想法。

6、想想做做

独立完成,集体评讲。

四、总结提高,质疑反思

三位数加三位数的笔算教案篇2

教材分析

这部分的内容教学用竖式计算三位数乘一位数。教材提供了一个与体育场有关的生活场景,从中提出两个不同的计算问题,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乘法笔算经验,思考、探索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例题在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基础上,突出百位上的数乘一位数的处理;“试一试”则让学生独立解决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过程中需要连续进位的问题,从而掌握三位数乘一位数笔算的一般方法。“想想做做”的.习题,重点练习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并用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学会了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以及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这为本节课探索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奠定了基础。在课前让学生复习了一下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帮助学生提高计算速度,以及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主要就说说乘的顺序、积的书写方法、进位的处理等问题。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经历探索三位数乘一位数算法的过程,会笔算三位数乘一位数。

2、能力目标:掌握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3、情感目标:在探索算法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自主探索意识,提高合作交流能力,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习信心。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

2、教学难点:三位数乘一位数笔算过程中需要连续进位的问题。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三位数加三位数的笔算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在学习了乘数中间有0的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之后,经历探究乘数末尾有0的三位数乘一位数计算方法的过程,掌握其竖式的'简便写法,能正确地计算这类算题。

2.在研究算法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合情推理能力和数学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探索乘数末尾有0的三位数乘一位数计算方法的过程。

教学难点:正确地计算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谈话:同学们,我们学校准备举办《冬季阳光体育运动会》,你们高不高兴?为了迎接这次运动会,我们三年级的小朋友来到操场排练。

二、教学新课

1.学习例题

⑴课件出示例题:

提问:从以上文字你了解到哪些信息?

4个方队表演团体操,每个方队有120人,一共有多少人?

你能列出算式吗?

⑵让学生独立口算或列竖式计算。

指名说出口算方法和结果。

因为4×12=48,所以4×120=480

⑶指导竖式的另一种写法。说说这种竖式写法中要注意什么?

2.教学“试一试”

⑴让学生在书上计算。

⑵指名说说计算过程。

三、巩固练习

1.想想做做1

观察:后两题积的末尾为什么有两个“0”?学生进行回答教师适时进行评讲。提醒学生注意写结果时不能漏掉算式中数字末尾的0。

2.想想做做2

说说这些错题给你什么样的启示?你以后在做题时会注意哪几点?

3.想想做做3

独立完成,指名回答,集体订正。

4.想想做做4

提问:你打算如何计算这些题?先计算什么?再算什么?

5.想想做做5

引导学生读题。

问:你能看懂表的内容吗?让我们计算什么?

学生填表。

6.想想做做6

仔细审题,让学生说说图中了解到哪些信息?再独立列式解答。

四、全课小结。

这节课中你学会了哪些知识?

三位数加三位数的笔算教案篇4

教学目标:

引导学生运用类推的方法探究并掌握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增强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

计算过程中连续进位的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小明家离小华家有23米远,娜娜家到小华家的`距离是小明家到小华距离的4倍,,娜娜家到小华家的距离是多少米?

学生列式计算(列竖式)

说说计算过程。

二、新授

小华从家跑步到体育场用了4分钟,大生从家骑自行车到体育场也用肋分钟。

小华每分钟跑152米,大生每分钟行248米。(出示主题图)

小华家离体育场有多少米?

学生列式

你会计算吗?动笔算一算

指明说一说计算过程

师:积的百位上应该写几?为什么?

指23名学生说一说计算过程。

试一试:

大生家离体育场有多少米?

学生独立完成

指名板演,组织交流

三、练一练

1、用竖式计算

1317 6128 3493 4541

学生独立完成

集体交流

2、算一算,看看积各是几位数

⑴2613 8123

⑵6213 8312

你发现了什么?

3、教科书p73页的第5题

学生独立完成

集体交流

4、去年放养896尾鱼苗,今年放养的鱼苗数是去年的2倍,今年放养多少尾?

告诉了我们什么信息?

提了什么问题?

怎样求呢?

学生说出方法并说出计算过程?

四、课堂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

你觉得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与两位数乘一位数的方法一样吗?

三位数加三位数的笔算教案篇5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够用简单方法计算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提高计算能力。

2.结合具体情境,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在比较、对比、迁移类推中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合作学习、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

二、教学重点:

掌握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

三、教学难点:

因数末尾有几个0,积的末尾就添上几个0。

四、教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探索新知

设疑,引入新课

问:你去过图书室吗?进了图书室,你看到了什么,你有什么感受?

课件出示图书室。

问:看了图,你想到了什么?读书有什么好处?

结合插图,让学生谈谈读书有什么好处,读了哪些书,鼓励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多增长见识。

二、探究新知

1.合作学习,探讨算法

为了丰富大家的'课余生活,学校图书室买了3套《小小科学家》丛书,每套280元,请同学们算一算,一共需要多少钱?

(1)指导学生理解题意。

“每套280元”是什么意思?怎么求“一共需要多少元?”

根据学生的分析回答,列出算式:280×3=?

(2)这道题怎样用笔算让学生独立思考,尝试计算。

这题应怎样进行计算?自己试一试。算完后和同桌的同学交流自己的算法。

(3)学生汇报,展示不同的算法,说出算理。

280×3=840(元)

(设计意图:利用知识的迁移通过独立思考,小组讨论、汇报交流、自主探索不同的算法,重点是让学生经历计算方法的探究过程,再通过比较、优化算法。培养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

2.两种算法得数一样,你喜欢哪一种算法:

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如果用第二种算法,笔算时,你想提醒大家注意什么?

(1)列竖式时要怎样对齐?

(第二个因数要和第一个因数0前面的数对齐)

(2)怎样相乘?(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

(3)乘完后怎样写0?

(看因数的末尾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数的末尾添写几个0)

(4)小组汇报。

(设计意图:通过合作学习,引导学生自己小结、概括,加深学生对简便算法的认识和理解,能够熟练正确进行计算。同时,鼓励学生能多发表自己的想法,促进思维的发展。)

3.小结,揭示课题(板书)

三、拓展延伸

师:下面,老师带同学们到数学王国遨游吧!

1.第一关:首先来到的是速度快车,看你能不能搭上这辆快车。

420×6370×5130×9450×41500×3

2.第二关:进入数学王国,我们来到了数学门诊部,请你当医生哦。

(1)计算230×4时,积的末尾有一个0。( )

(2)计算25×6时,积的末尾没有0。( )

(3)150×4=60 ( )

师:大家表现得真不错,我们继续前进吧!

3.第三关:设计广场,请你当小小设计师。

( )×( )=2400

这时学生的兴趣高涨,个个争当设计师。

师:完成了数学王国的旅程,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设计意图:用学生乐于参与的游戏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掌握。)

4.一条蚕大约吐丝1500米,小红养了6条参。大约吐丝多少米?

三位数加三位数的笔算教案篇6

教学内容:

教科书五年制二年级下册第86~88页。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算法的过程,理解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算理,并掌握计算方法,会笔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乘法。

2.在交流算法的过程中体验算法的多样化,学会优化计算策略,锻炼思维的灵活性。

3.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培养初步的迁移类推能力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能正确笔算两、三位乘一位数。

教学难点:

理解不进位的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算理。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师:请同学们看屏幕。(课件出示渔民打渔归来,码头上热闹繁忙的情景,然后画面定格在王叔叔称虾、称鱼的情景画面。)

[评析:新课改提倡情境创设,通过创设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情境为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和技能提供支撑,为学生学习数学服务。]

二、情景渗透,提出问题。

师:从这幅图中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生1:每筐虾重13千克。

生2:有两筐虾。

生3:有两筐鱼,每筐31千克。

师: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生1:两筐虾一共重多少千克?

生2:一共有多少千克鱼?

生3:2筐虾和2筐鱼一共多少千克?

师:我们来看这位同学提出的问题:2筐虾和2筐鱼一共多少千克?(课件出示),想一想,我们需要先知道什么?

生:需要先知道2筐虾多少千克,还要知道2筐鱼多少千克,最后合起来就行了。

师:说的太好了。看来只要我们解决了前两个问题,那么第三个问题也就自然解决了。那下面我们就开始解决第一个问题吧!

[评析:教师不是一味地追求情境的'新奇,而是根据教学的需要,为学生找准新知的生长点,亲切自然的交流,很自然的引出了问题,这样的情境少了几许花哨,多了一些平实。]

三、师生合作,探究新知

1.自主探索

(板书问题1)请大家想一想,要想计算2筐虾一共多少千克,应该怎样列式呢?

生1:13+13=26(千克)

生2:我想用乘法计算。132也应该等于26千克。

师:这位同学给大家提出了好的建议,我们可以用乘法计算。(板书132)那132应该怎样计算呢?请大家借助手中的学具和纸笔,想一想计算方法,并且在小组内交流一下吧。

学生独立思考并在小组内交流后全班交流:

生1:我用小棒摆出来,我先摆出13根(投影显示学生摆出了1捆零3根),再摆出13根,这样把单根的起来就是6根,把成捆的合起来就是2捆也就是20根,这样一共就是26根了。

(老师根据学生摆小棒的情况,在黑板上贴出小棒图)

生2:我是口算的,我先算出102等于20,再算32等于6,20+6等于26。

三位数加三位数的笔算教案篇7

教学要求:使学生初步理解一位数乘二、三位数不进位笔算乘法的算理,初步掌握笔算乘法的算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培养学生认真书写,仔细检查的良好习惯。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

13×3=20×4=50×6=300×2=210×4=160×1=

2、32×3读作(),还可以读作()。

3、20×4这道算式表示(),还表示()。

4、9乘6写成()×(),26乘以1写成()×()。

1、笔算(指名板演)

6347

×7×5×2×6

二、新授

今天我们开始学习乘数是一位数的“笔算乘法”,这节课先学习“一位数乘两、三位数(不进位的)”。(板书课题)。

(一)教学例第3个红点知识。

出示运用多媒体课件再次呈现的是渔民们出海打鱼归来的情境图。

提出问题:1、渔民捕了2筐虾,每筐13千克。一共多少千克?

2、渔民捕了带鱼312千克,每千克3元。这批带鱼大约能卖多少钱?

3、学生独立列出算式。

计算13×2,问:13×2表示什么意思?(学生回答后,出示直观图)

(1)学生口算13×2=?你是怎样算的?

(2)教师说明:先概括口算方法,再指出,计算13×2除了口算,还可以笔算。

(3)讲解算法:列出竖式13告诉学生写乘法竖式时,先写被乘数,再写乘数,写乘数时应注意将乘数的个位与

×2

被乘数的个位对齐。然后边讲解,边板书笔算方法。

a、将被乘数十位上的.“1”遮住,便成了13,2乘以3得6,表示6个一,写有积的个位上,即写有与2对齐的

×2

横线下。

b、露出遮住的“1”,引导学生想:用3乘被乘数十位上的“1表示什么意思?得多少?(3乘以10,表示3个10是30即是30。)板书:

13

×2

6

c、把个位、十位乘得的积合起来,得36,板书:

13

×2

6--------2×3

20--------10×3

26-------6+20

d、此竖式可简写为;13

×2

26

e、请1-2名口头表达能力强的学生将上面的计算过程及积书写的位置完整地说一遍。

(先用”2“乘被乘数个位上的”3“,二三得六,在积的个位上写”6“,再用乘数”2“去乘被乘数十位上的”1“,一三得三,在积的十位上写”2“,12乘以3的积是26。)

f、归纳:笔算一位数乘二位数,要先乘被乘数个位上的数,再乘十位上的数。

(4)练习

练习课本第14页4题第一行

学生算完后,以24×2为例,说一说一位数乘二位数和笔算方法。

二、教学p13绿点一位数乘三位数的笔算

(1)出示3×312

(2)指名用两种方法读题,并写乘法竖式:312

×3

(3)这道题与13×2有什么不同?如果老师将被乘数的百位上的”3“遮住,这道题你会算吗?(指名板演)

(4)请板演的同学口述计算过程,重点讲清乘的顺序和积的书写位置。

(5)露出被乘数百位上的”3“,提问:下一步该怎样算呢?)想一想:“9”为什么要写在百位上?

(6)全体学生在下面乘一遍,边计算边口述计算过程。

:用竖式计算一位数乘二、三位数时,要先用乘数去乘被乘数的个位,再乘被乘数的十位和百位,并要特别注意用乘数去乘被乘数哪一位上的数,积就写在哪一位的下面。

练习练习课本第14页4题第二行

三、巩固

1、p15、5、6

2、笔算(全班齐练,指名板演):

34213234

×2×2×2

四、作业:基训p9-p12

板书设计:一位数乘两、三位数(不进位的)

13×2=36312×3

1313

×2×2

6--------2×326

20--------10×3

26--------6+20

课后反思: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教案7篇

小学三年级音乐课教案精选7篇

三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五教案7篇

三年级体育教案5篇

科三教案模板模板5篇

科三教案模板优质8篇

美术科三教案5篇

三年级花钟教案8篇

高一政治必修三教案8篇

英语科三教案6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点击加载更多
    32
    c
    112314

    联系客服

    微信号:fanwen9944
    点击此处复制微信号

    客服在线时间:
    星期一至星期五 8:30~12:30 14:00~18:00

    如有疑问,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问题+截图进行提问,客服会第一时间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