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教案可以帮助教师在课堂上更加流畅地传授学习知识,一个实用的教案可以让我们的课堂更加生动有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下面是淘一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大班中国年教案推荐5篇,感谢您的参阅。
大班中国年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喜欢学唱歌曲,学习用肢体动作表现歌曲的内容。
2、尝试创编简单的武术动作。
3、进一步了解中国武术,体会中华民族刚毅挺拔的精神。
活动准备:
环境创设——“小小功夫馆”张贴少儿武术套路分解图提供纸棍、纸刀、纸剑等刀具和软垫。各种录像带,
音乐磁带《中国功夫》
活动过程:
1、欣赏武术
教师播放vcd供幼儿欣赏。
2、组织讨论:“为什么大家都喜欢中国武术,武术有什么用?”
3、请幼儿表演几个简单的武术动作。
4、欣赏音乐《中国功夫》
“歌曲中的音乐听起来上什么样子的?”是雄壮有力的还是安静的?
让我们一起来跟着歌曲来学唱吧?
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声音来表现歌曲的刚劲有力?
幼儿用讨论完的声音来演唱一遍。
5、创编动作
鼓励幼儿大胆的设立动作,感受无数的动作(有力、到位)
活动延伸:
在平日的早操中继续提高武术操刚劲有力的表现能力。
大班中国年教案篇2
内容与要求:
1.理解加法的意义。
2.运用已有的数数经验,口算5以内加法试题。
活动准备:
1.课件《节日的灯笼》。
2.得数为5的加法算式题卡(含得数)4+1=5、1+4=5、2+3=5、3+2=5,若干张5以内加法算式题卡(无得数)以及相应的得数卡。
指导要点:
一、忆一忆:我做的花灯
1.教师:前面我们制作了属于自己的花灯,想想看,什么时候要挂花灯呢?
2.老师今天又带来一些花灯,请小朋友一起欣赏。
二、看一看,节日的灯笼
1.教师播放课件【片头】,请幼儿说说看:5个灯笼各有什么不一样。
2.教师:节日里挂起来的这些灯笼,不但告诉我们节日到了,也让我们找到了它们的不一样。今天我们
还能用它们来学习加法的本领。
三、算一算:灯笼里的数学
1.认一认、读一读、找一找。
教师出示加法算式题卡,如下:
4+1=5 1+4=5 2+3=5 3+2=5
教师:认一认、读一读这些题,找一找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吧?(都有"=""+""都有5"等。)
2.让加法算式题卡和5盏灯笼"做朋友"。
教师:这些都是5的加法题。它们要与5盏灯笼做朋友。我们怎样才能让它们做朋友呢?如:小朋友刚才找到了5盏灯笼里有大小的不同,那么大灯笼有几盏?小灯笼有几盏?它们加起来是几盏?
教师:我们去找找你所认识的数字的加法算式题卡,让算式题卡和灯笼做好朋友。教师操作课件
?大小灯笼】。
如果按照灯笼的颜色不同,我们怎样为算式题卡找朋友?播放【红黄灯笼】。(也可以从灯笼有无图案【有无图案】、灯笼形状【圆形方形】等方面入手。)
3.请幼儿在找到算式题后,说一说哪个算式可以和这些灯笼做朋友?(如4个小灯笼和1个大灯笼可以与1+4=5做朋友;4个圆形灯笼和1个方形灯笼可以与4+1=5做朋友,等等)。教师边说边操作课件(点击),题卡答案会展示出来,加深幼儿的印象。
四、口算5以内的加法试题
1.提出问题。点击课件【贴一贴】
出示 4 + 1 = 5 ; 1 + 4 = 5 ; 2 + 3 = 5 ; 3 + 2 = 5 。以及 4; 3; 2; 5; 4,让幼儿帮小明找找丢了哪些数字卡。
教师:这里有6道试题,一道试题应该有一个得数,而现在只有5张数字卡。那小明丢了一张数字为几的卡片呢?
2.算一算。
幼儿算一道题,贴上一个得数,并鼓励幼儿说一说是怎么算出来的。教师边根据幼儿的回答,边操作课件,当幼儿回答正确时,点击"答案"按钮,给幼儿以鼓励。
3.等全部数字贴完后看少了哪道题的得数,为小明找出丢了的卡片应该是多少?
4.教师:谢谢大家帮小明解决了问题,告诉他少了数字5的卡片。
延伸活动
为幼儿提供10以内的加法试题卡(无得数)和相应的得数卡,幼儿继续玩计算配对游戏。
大班中国年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通过操作比较,发现物体的排列规律,并进行排序。
2、发展观察、比较和初步的推理能力。
3、让幼儿学习简单的数学题目。
4、发展观察、辨别、归案的能力。
活动准备:
1、幼儿操作材料每人一份。
2、小朋友用书每人一份。
活动过程:
一、幼儿自主探索物体的排列规律,并进行排序。
二、幼儿分组操作。
1、玩雪花片:提供红、黄两色或其它的两种颜色的'“雪花片”,引导幼儿按规律排序。
2、围围墙:提供三种颜色拼搭玩具,让幼儿按玩具的颜色及节数等规律排序。
3、串彩珠:提供不同长短颜色的长条手工纸,让幼儿根据纸条各种特征串成彩链条。
三、交流和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说出是按怎么规律排序的。
四、引导其他组的幼儿想出不同的排列方法,并请他们试一试。
五、教师强调排序的规律性,排序的方法有多种,可按形状颜色、数量多种特征排序。
六、幼儿操作,教师指导,帮助有困难的幼儿。
大班中国年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在理解歌词大意的基础上,能用身体动作表现内容。
2、进一步了解中国武术,能够表现出中国功夫雄壮有力的气概。
3、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4、欣赏歌曲,感受歌曲活泼有趣的特点。
5、让幼儿知道歌曲的名称,熟悉歌曲的旋律及歌词内容。
活动准备:
1、中国武术的录像带,音乐磁带。
2、前观看中国武术的表演或录像,模仿学习武术动作。
活动过程:
1、欣赏中国功夫。
——组织观看录像,欣赏中国武术。
——讨论:你看到的中国武术是什么样的?为什么大家都喜欢中国武术?
——请幼儿模仿各自学到的武术动作。
2、欣赏歌曲《中国功夫》。
——理解歌曲中所表现出的雄壮有力的气概。
——幼儿尝试学唱歌曲中的基本句子。
——讨论用什么样的声音才能够唱出练武的刚劲有力。
3、设计武术动作,创编舞蹈。
——请幼儿自由创编舞蹈动作。
——将幼儿创编的舞蹈动作进行组合,组织幼儿学习。
——听录音学做舞蹈动作,鼓励幼儿动作准确有力,学习表现中国武术的特点。
活动反思:
通过活动让们了解我们中国的伟大和为自己是一个中国人而感到自豪。在星期一有一个活动是学习歌曲《中国功夫》,这是一首成人歌曲。通过学习让了解我们中国功夫以其形体、动作、力量的绝妙组合表现出中华民族刚毅挺拔的民族精神。
小百科:功夫(gōng fu),汉语词语,一般指代身怀武术技能。同时也可指本领、做事花费的时间精力等。《三国志
大班中国年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鼓励幼儿能从不同的旋律、歌词、动作中感受一些典型的少数民族歌舞,引发对少数民族表达方式的兴趣。
2、感受小组、集体初步合作编舞、跳舞的乐趣。
活动过程:
(集体舞"爱我中华"进场)
一、讲讲、猜猜知道的少数民族(主要关注:幼儿是否能大声地用有节奏的语言节奏、大胆地用各种肢体动作表达表现所知道的、所探索的少数民族。)
1、师:能不能把你知道的少数民族大声地告诉大家?如果加上动作就更棒了!
2、师:我们再来玩猜猜少数民族的游戏。等会儿请你看一个动作或是一样东西来猜,也要用有节奏的话回答,行吗?
二、幼儿之间互相交流、互相学习(主要关注:师生间、幼儿间关于合作表演情况和方式的交流。)
师:我们不但知道很多少数民族,还4个人一组一起编了少数民族的舞蹈,是吗?不过每一组到底跳的是什么民族的舞蹈还是个秘密。今天我们就把小组编的舞蹈跳给大家看,请你猜猜到底是什么民族的舞蹈?还可以互相学习学习。哪组先来试试?
小结:今天我们不但跳了自己排练的舞蹈,还学到了一些记舞蹈动作的好方法,学习了别人好看的舞蹈动作。
三、集体跳各民族舞蹈(主要关注:1、幼儿能对前奏有敏感性以及能跟着音乐节奏自主地舞蹈。2、每个幼儿能否把学习到的新动作大胆地、有创造性地表现出来。)
1、听音乐顺序排列少数民族图片。
2、集体跳各民族舞蹈。
3、教师表演。
尾声:其实少数民族都是能歌善舞的,我们以后再听听其他少数民族的音乐,跳跳舞蹈,好吗?
活动反思:
新课标提出:“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是学生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享受音乐、用音乐美化人生的前提。音乐课应充分发挥音乐艺术特有的魅力,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审美心理特征,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1.听音乐打节奏
本环节通过两次的听赏,目的是让学生加深对音乐旋律的记忆,感受乐曲的节拍特点,为后面的学唱做准备。
2.教师的范唱
教师的范唱能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能激发学生的歌唱兴趣和热情,能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歌唱发法,所以教师的范唱是十分重要的。针对《我是中国人》这首戏歌,由于它采用了京剧中花脸的唱腔,对于女老师来范唱 这首歌曲是有难度的,效果不如录音好。因此我在演唱中特意强调京剧的韵味,把嗓音刻意压低一些,尽量接近于花脸的`音色。其次,注重歌曲的表现力,声情并茂,激发和感染学生的演唱热情。
3.识谱阶段
在识谱过程中,注意让学生跟随教师进行演唱,对于装饰音、休止符等地方单独进行练习,以便能够模仿京剧的韵味,体会与其他歌曲的不同。
4.填词演唱
通过反复演唱是否有装饰音的乐句,进一步感受的韵味。特别是对“人”字的学唱,在教师的范唱中,体会拖腔的演唱方法,多次进行练习。
5、通过欣赏现代京剧《红灯记》的选段《都有一颗红亮的心》,目的是让学生对京剧中的板式有一个更深地了解,能够举一反,为进一步学习京剧打下基础。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