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一范文网 >方案大全

高中必修四教案5篇

一份实用的教案是可以让我们的课堂更加有趣的,老师们必须考虑学生的兴趣和需求来编写教案,淘一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高中必修四教案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高中必修四教案5篇

高中必修四教案篇1

教学目的

一、学习编写情节提纲,掌握课文的结构特色,理解作品的社会意义。

二、懂得小说结尾“异史氏曰”一段的论述及其作用。

三、引导学生掌握文言虚词“然”的用法,介宾短语中宾语“之”的省略以及一些课文未加注释而有一定难度的词语或句子。

教学设想

一、课文较长,故事情节曲折多变,但语言较浅近,可以让学生借助课文提示、注释,查阅词典,通读课文,理清脉络,编写情节提纲。

二、为使学生学得生动有趣,在熟悉内容的基础上,引一则跟它相类的野史作比较,使学生了解同旨异体的文章,并进一步把握《促织》的题旨。

三、《促织》的结尾,历来有争议,通过讨论,求得比较一致的看法。

教学时数 3教时

教学过程

第一教时

一、教学要点。

简介作者及作品,通读课文,解决词句疑难、分段。

二、教学内容与步骤。

1.题解:

课文选自蒲松龄的《聊斋志异》,简称《聊斋》。

作者蒲松龄,山东淄州(今淄博市)蒲家庄人,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从小热衷功名,19岁参加科举考试,连中县、府、道的第一,但此后却屡试不第,挤不进官场。他的大半生基本上在家乡过着清苦的塾师生活,因而和人民接触的机会较多,对统治阶级的种.种罪恶有所不满。

蒲松龄20岁左右开始创作《聊斋》,40岁左右基本完成,以后不断有所修改和增补,直到死前为止。这部作品,是他一生心血的结晶。

?聊斋》收集了大量的民间神话传说,书中极大部分以狐仙鬼怪、鱼精花妖为题材,用以讽刺现实,寄托孤愤。正如该书自序所说:“集腋成裘,忘续明之录,浮白载笔,仅成孤愤之书。寄托如此,亦是悲矣。”

?促织》是《聊斋》中的名篇,作者通过写成名一家被官府逼迫交纳蟋蟀以致倾家荡产,但又终于致富的故事,深刻揭露了封建徭役的残酷,辛辣讽刺“一人飞升,仙及鸡犬”的丑剧,有深刻的社会意义。

2.通读:

(1)提出要求:

①先看课文“预习提示”,画出关键句子。

②对照注释逐段通读课文,画出不懂的词语句子。

③阅读时思考下列问题:

作者以什么为线索展开全文;

紧扣线索,简要归纳段意;

结尾“异史氏曰”是否是多余笔墨?

(2)通读课文:

学生根据教师提出的要求自读课文。教师指导,一些简单的疑难,随时个别解决;困难较大,带有共性的问题,教师板书,准备讨论答疑。

(3)解释疑难词语句子:

学生通读课文结束,教师根据板书,解释疑难词语句子(限于课本未加注释或虽有解释但不够恰切的)。

①宣德间:宣德年间。宣德,明宣宗朱瞻基的年号(1426—1435)。

②不终岁,薄产累尽;累尽,课文注释“受累而赔尽”。按:累,音lèi,这里作亏损讲,就是“赔”的意思,“累尽”应作“赔光”讲。

③成然之:成名(认为)很对。然,是;然之,以之为然。

④展玩不可晓:翻来覆去的细看,却不明(是什么意思)。展,展转,翻来复去;玩,玩味,细细地体会。

⑤业根,死期至矣!而翁归,自与汝复算尔!:句中“复算”,课文注释“算帐,追究”,细味“复”字没有落实。这句应该是两句话两层意思,第1层是母亲骂,第2层是父亲再算帐。

③思试之斗以砚之:前一“之”代“蟋蟀”,后一“之”代“蟋蟀角斗的本领”。“以”,连词“而”。“舰”,窥视,此处是“看”的意思。

高中必修四教案篇2

教学目的

一、正确认识别里科夫的人物形象及其时代意义,认识沙皇专制统治的反动与黑暗。

二、学习领会作品中幽默讽刺手法和细节描写的运用。

教学设想

一、在讲课时,必须讲清时代前景,让学生真正理解人物形象的时代意义。有条件的课余介绍一些俄国同时代作家的相关作品来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和思考。

二、要引导学生从别里科夫这个可笑怪诞的外表逐步深入认识其可憎的内心,透过可笑的行为举止认识人物所代表的保守腐朽思想。从“笑──思──悟”的过程来引导。切不可停留在表面肤浅的笑上。

教学时数二教时

教学过程

第一教时

导入新课

提问:初中时我们学过俄国作家契诃夫的什么小说?

明确:契诃夫的小说《变色龙》,其主人公奥楚蔑洛夫是个见风使舵的警官,他一定给同学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今天,我们再学一篇契诃夫的小说《装在套子里的人》。

布置预习

1.查词典完成下列词语解释

辖制:(管束)孤僻:(孤独怪僻)

歹毒:(阴险狠毒)讥诮(冷言冷语嘲讽)

安然无恙:(平安,没有什么毛病和事故)

周济:(给穷困的人以物质上的帮助)

2.学生自读“预习提示”和“注释①”,圈点勾画,思考:①契诃夫创作小说的时代背景;②别里科夫的特点及其社会意义;③契诃夫小说的总特点和本文写作特点。

研习新课

1.提出教学目的。(见前)

2.解题和介绍创作背景。

“装在套子里的人”是指生活和思想上都有某种框框,不敢越雷池一步的人,小说中的主人公就是这样一个人物,他是沙皇专制主义的产物。现在,别里科夫已成为顽固守旧,害怕变革,阻碍社会发展的人的代名词。我们学习这篇课文,必须把握创作的时代背景:19世纪末期的俄国正是农奴制度崩溃、资本主义迅速发展、沙皇专制极端反动和无产阶级革命逐渐兴起的时期。沙皇政府面临着日益高涨的革命形势,极力加强反动统治,沙皇政府的忠实卫道士,也极力维护沙皇的反动统治,仇视和反对一切社会变革。作者写这篇小说就是为了揭露和讽刺这种人丑恶的本质。

3.议论分段落

学生思考:本文主要写了别里科夫哪些事?根据情节发展可以把课文分成几部分?

明确:故事的主要情节是别里科夫的恋爱以及最后失败,按照情节的发展可以把课文分成三部分:

(一)介绍别里科夫的外表、生活习性和思想性格(第1—4段)。

(二)别里科夫与华连卡恋爱以及最后失败(第5段至倒数第3段)。

(三)埋葬别里科夫,但生活中还有许多“别里科夫”(最后两段)。

4.讲析第一部分。

学生默读,划出关键语句,并加上简批。思考:别里科夫身上有哪些有形的和无形的套子?从中可以看出什么思想性格特点?

讨论归纳:(板书)

提问:作者用幽默讽刺的笔法刻画别里科夫的外表,是否仅仅为了引人发笑?

明确:作者是用“形”显示“神”,用“可笑”的外表反映其丑恶的思想,让读者在笑声中看清别里科夫丑陋的灵魂。

提问:为什么说别里科夫所教的古代希腊文也就是雨鞋雨伞呢?

明确:说他所教的古代语言是“雨鞋”“雨伞”,这是用了一个暗喻,“雨鞋”“雨伞”对他来说是与现实隔开的一个“套子”,他教古代语言也是把它当做一个“套子”,借此躲避现实。

提问:别里科夫整天战战兢兢。他怕的是什么呢?全城的人为什么又都怕这个胆小如鼠弱不经风的人呢?为什么他能管制全城呢?

讨论归纳:别里科夫整天战战兢兢、六神无主是害怕生活中的新事物,害怕社会变革,害怕动摇了旧秩序。全城的人怕他,向他妥协,(课文第4段的原句用了八个“不敢”,“全城人战战兢生活了10年到15年”,让学生咀嚼体味)是因为他的言行与思想都是与沙皇专制制度一致的,他自觉维护着旧制度旧思想。周围的人还没有勇气敢与他斗,所以都怕他,受他辖制。别里科夫的可恨在于,他不但要把自己装在“套子”里,而且还想把周围的一切也装进“套子”里。这两种“怕”表面上是矛盾的,但只要我们结合当时的情况想一想,就会发现总根源都是沙皇专制制度。别里科夫所依附的沙皇统治,一方面是极力加强反动统治,在全国造成了沉重压抑的气氛;另一方面又是行将灭亡,摇摇欲坠。革命的风暴还未到来,大多数人还感到迷茫,不敢起来斗争,所以别里科夫还能“辖制”全城。

布置作业

1.阅读课文第二部分,并找出描写别里科夫动作,神态和语言的代表性语句。

2.完成“思考和练习”三,体会讽刺手法的特点与效果。

第二教时

研习新课

1.讲析第二部分。

学生阅读第二部分,思考:第二部分有几个相关情节?

明确:在别里科夫恋爱过程中,有漫画事件、骑自行车事件、当面交锋及一命呜呼这样几个相关情节。

提问:在这些情节中,别里科夫是怎样表现的?作者是怎样刻画的?

讨论归纳:(可预先设计板书表格)

教师讲析:这一部分描写的特点是,抓住人物的典型细节,用幽默讽刺的笔调刻画出别里科夫顽固保守,诚惶诚恐,害怕新事物,反对生活中哪怕是微小变革的思想性格。例如:“如果教师骑自行车,那还能希望学生做出什么好事来?他们所能做的就只有倒过来,用脑袋走路了!”这荒唐的别里科夫的逻辑说明了他的思维方式和性格特点。再如,他从楼上跌下来的时候,“情愿摔断脖子和两条腿,也不愿意成为别人取笑的对象”,这种奇特的心理状态正反映出他自欺欺人的特点。

提问:别里科夫是怎么死的?他的死说明了什么?

讨论归纳:别里科夫是在华连卡的笑声中倒下的。因为别里科夫最担心别人取笑他,而华连卡的笑声,是对他迂腐落后思想的嘲讽,这是别里科夫从来没遇到过的打击,他在笑声中结束了一切。别里科夫的死说明腐朽保守的势力实际上不堪一击。

提问:从这一部分中可以看出华连卡姐弟是怎样的人?从人物身上我们可以体会到什么?

讨论归纳:在小说中,华连卡姐弟是有新思想敢说敢为的年轻人,代表了一种新生的进步的力量。柯尼连科和别里科夫的冲突,展示了新旧两种思想的矛盾斗争,而且淋漓尽致地鞭笞和讽刺了别里科夫腐朽反动的本质。尽管别里科夫的死并不等于反动腐朽势力的灭亡,但华连卡姐弟的出现,却使人看到新思想的力量。

2.讲析最后两段。

学生个别朗读最后两段,学生画下关键语句,并思考其含义。

提问:别里科夫死后,大家有什么反应?

明确:“大快人心”,从心里感到自由。

提问:可是为什么一个礼拜没完生活又恢复旧样子了呢?课文最后一句话有什么深刻含义?

讨论归纳:只要沙皇专制度没有_,就会在这块土壤上不断滋生出新的别里科夫,所以生活还是老样子。作者启迪人们,沙皇专制统治不_,腐朽的思想不铲除,就永远存在着别里科夫这样的人物,生活就不可能自由快活。必须从根本上_沙皇的腐朽反动的统治。

3.讨论课文中讽刺手法和细节描写的作用。

请同学结合课文中的实例来讨论讽刺手法的运用。

归纳:讽刺是用漫画或嘲讽的语言描绘刻画对象,以达到否定和贬斥的效果。课文中的讽刺有以下一些特色:①夸张的语言和漫画式的勾勒,如大热天穿雨鞋带雨伞,穿暖和的棉大衣,从楼上摔下却安然无恙。反映人物的迂腐可笑。②揭示人物荒谬的生活逻辑。如别里科夫将教师骑自行车与学生用脑袋走路联系起来,反映他腐朽落后,害怕变革的思想。③含蓄的对比,如别里科夫辖制着全城,人们都战战兢兢,反过来他自己又是战战兢兢不能入睡。这些描绘和刻画真是入木三分,暴露和批判了别里科夫腐朽丑恶的灵魂。同学们读这类文章,笑过以后要将目光深入到人物的内心,认真进行思考,才会有所悟,有所得。

除了讽刺以外,作者还用了一些传神的细节来表现人物,这和前面《守财奴》的写法有异曲同工之妙,请大家找一两个例子作说明。

同学讨论

4.对照本课教学目的,再回到前面认真阅读“预习提示”,加深理解,每一位同学作简短自我小结。

学生讨论,教师归纳。要点:①别里科夫形象及其时代意义(主要内容见预习提示)。②讽刺手法及细节描写的运用。③简短的篇幅里包含了深刻的思想内容,平凡的故事里表现了有重要意义的主题。

布置作业

1.用幽默讽刺的手法描写生活中的一个人物,或选一幅较幽默的漫画让同学们写一段话,练习幽默讽刺的手法。

2.课外读一两篇反映生活现实的微型小说,并作简要的评注。

高中必修四教案篇3

一、教学目标

1.物理知识方面的要求:

(1)知道并记住什么是布朗运动,知道影响布朗运动激烈程度的因素,知道布朗运动产生的原因。

(2)知道布朗运动是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反映。

(3)知道什么是分子的热运动,知道分子热运动的激烈程度与温度的关系。

2.通过对布朗运动的观察,发现其特征,分析概括出布朗运动的原因;培养学生概括、分析能力和推理判断能力。

从对悬浮颗粒无规则运动的原因分析,使学生初步接触到用概率统计的观点分析大量偶然事件的必然结果。

二、重点、难点分析

1.通过学生对布朗运动的观察,引导学生思考、分析出布朗运动不是外界影响产生的,是液体分子撞击微粒不平衡性产生的。布朗运动是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反映了液体分子的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这一连串结论的得出是这堂课的教学重点。

2.学生观察到的布朗运动不是分子运动,但它又间接反映液体分子无规则运动的特点。这是课堂上的难点。这个难点要从开始分析显微镜下看不到分子运动这个问题逐渐分散解疑。

三、教具

1.气体和液体的扩散实验:分别装有h氧化氮和空气的玻璃储气瓶、玻璃片;250毫升水杯内盛有净水、红墨水。

2.制备好的有藤黄悬浮颗粒的水、显微镜用载物片、显微摄像头、大屏幕投影电视。

四、主要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让学生观察两个演示实验:

1.把盛有二氧化氮的玻璃瓶与另一个玻璃瓶竖直方向对口相接触,看到二氧化氮气体从下面的瓶内逐渐扩展到上面瓶内。

2.在一烧杯的净水中,滴入一二滴红墨水后,红墨水在水中逐渐扩展开来。

提问:上述两个实验属于什么物理现象?这现象说明什么问题?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上述实验是气体、液体的扩散现象,扩散现象是一种热现象。它说明分子在做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而且扩散现象的快慢直接与温度有关,温度高,扩散现象加快。这些内容在初中物理中已经学习过了。

(二)新课教学过程

1.介绍布朗运动现象

1827年英国植物学家布朗用显微镜观察悬浮在水中的花粉,发现花粉颗粒在水中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后来把颗粒的这种无规则运动叫做布朗运动。不只是花粉,其他的物质加藤黄、墨汁中的炭粒,这些小微粒悬浮在水中都有布朗运动存在。

介绍显微镜下如何观察布朗运动。在载物玻璃上的凹槽内用滴管滴入几滴有藤黄的水滴,将盖玻璃盖上,放在显微镜载物台上,然后通过显微镜观察,在视场中看到大大小小的许多颗粒,仔细观察其中某一个很小的颗粒,会发现在不停地活动,很像是水中的小鱼虫的运动。将一台显微镜放在讲台上,然后让用显微摄像头拍摄布朗运动,经过电脑在大屏幕上显示投影成像,让全体学生观察,教师用教鞭指一个颗粒在屏幕上的位置,以此点为点,让学生看这颗微粒以后的一些时间内对点运动情况。

让学生看教科书上图,图上画的几个布朗颗粒运动的路线,指出这不是布朗微粒运动的轨迹,它只是每隔30秒观察到的位置的一些连线。实际上在这短短的30秒内微粒运动也极不规则,绝不是直线运动。

2.介绍布朗运动的几个特点

(1)连续观察布朗运动,发现在多天甚至几个月时间内,只要液体不干涸,就看不到这种运动停下来。这种布朗运动不分白天和黑夜,不分夏天和冬天(只要悬浮液不冰冻),永远在运动着。所以说,这种布朗运动是永不停息的。

(2)换不同种类悬浮颗粒,如花粉、藤黄、墨汁中的炭粒等都存在布朗运动,说明布朗运动不取决于颗粒本身。更换不同种类液体,都不存在布朗运动。

(3)悬浮的颗粒越小,布朗运动越明显。颗粒大了,布朗运动不明显,甚至观察不到运动。

(4)布朗运动随着温度的升高而愈加激烈。

3.分析、解释布朗运动的原因

(互)布朗运动不是由外界因素影响产生的,所谓外界因素的影响,是指存在温度差、压强差、液体振动等等。

分层次地提问学生:若液体两端有温度差,液体是怎样传递热量的?液体中的悬浮颗粒将做定向移动,还是无规则运动?温度差这样的外界因素能产生布朗运动吗?

归纳学生回答,液体存在着温度差时,液体依靠对流传递热量,这样是浮颗粒将随液体有定向移动。但布朗运动对不同颗粒运动情况不相同,因此液体的温度差不可能产生布朗运动。又如液体的压强差或振动等都只能使液体具有走向运动,悬浮在液体中的小颗粒的定向移动不是布朗运动。因此,推理得出外界因素的影响不是产生布朗运动的原因,只能是液体内部造成的。

(2)布朗运动是悬浮在液体中的微小颗粒受到液体各个方向液体分子撞击作用不平衡造成的。

显微镜下看到的是固体的微小悬浮颗粒,液体分子是看不到的,因为液体分子太小。但液体中许许多多做无规则运动的分子不断地撞击微小悬浮颗粒,当微小颗粒足够小时,它受到来自各个方向的液体分子的撞击作用是不平衡的。如教科书上的插图所示。

在某一瞬间,微小颗粒在某个方向受到撞击作用强,它就沿着这个方向运动。在下一瞬间,微小颗粒在另一方向受到的撞击作用强,它又向着另一个方向运动。任一时刻微小颗粒所受的撞击在某一方向上占优势只能是偶然的,这样就引起了微粒的无规则的布朗运动。

悬浮在液体中的颗粒越小,在某一瞬间跟它相撞击的分子数越小。布朗运动微粒大小在10-’m数量级,液体分子大小在10-“m数量级,撞击作用的不平衡性就表现得越明显,因此,布朗运动越明显。悬浮在液体中的微粒越大,在某一瞬间跟它相撞击的分子越多,撞击作用的不平衡性就表现得越不明显,以至可以认为撞击作用互相平衡,因此布朗运动不明显,甚至观察不到。

高中必修四教案篇4

问题1: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生物体内是以什么形式存在的?

说明:教师引导学生分析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体内以什么形式存在(单质还是化合态),分析时结合学生了解的生物体组成的化合物来分析,总结归纳出构成细胞的化合物。

一、构成细胞的化合物

无机化合物:水:80-90%

无机盐:1-1、5%

有机化合物:蛋白质:7-10%

核酸

糖类:1-1、5%

脂类:1-2%

二、水

问题2:水对于生物体是至关重要的,水对于生物体、对于细胞有什么生理作用呢?这种作用是如何体现的?

说明:引导学生从水的生理作用、水的存在形式等方面分析水分的相关知识,既要通过介绍实例来启发学生分析,也要鼓励学生自己举例分析水分的相关知识。归纳总结如下:

1、含量:最多

(1)不同生物含量不同:水母97%、毛豆60%

(2)不同结构含量不同:骨22%、肌肉76%、脑86%

(3)不同生长阶段含量不同:婴儿72%、成人60%、老人50%

2、存在形式:

(1)结合水(4、5%):与细胞内其它物质结合

(2)自由水(94、5%):以游离形式存在,可自由流动

如:种子烘干(水分为自由水)

3、生理作用:水是生命之源

(1)细胞核生物体的组成成分

(2)良好的溶剂,利于体内化学反应的进行

(3)利于细胞内物质运输

三、无机盐

问题3:无机盐在生物体内以什么形式存在?无机盐对于细胞和生物体的作用如何?这些生理作用是如何发挥的?

说明:引导学生从无机盐的存在形式、无机盐的生理作用等方面分析无机盐的相关知识,既要通过介绍实例(见下面总结)来启发学生分析,也要鼓励学生自己举例分析。归纳总结如下:

1、含量:很少

2、存在形式:离子态

3、生理作用

(1)细胞内某些复杂的化合物的重要组成部分

镁离子:叶绿素;铁离子:血红蛋白

(2)维持生命活动

钙离子:激活凝血酶原,缺乏时表现抽搐现象

(3)维持细胞渗透压和酸碱平衡

生理盐水:保证细胞正常的渗透平衡

四、糖类

问题4:你所知道的糖有哪些?这些糖的共同特点是什么?它们对于细胞和生物体有什么生理作用?

说明:引导学生从自己感知的糖类出发,分析糖类的分类,再引导学生分析糖类的共同特点过程中分析糖类的元素组成和生理作用,教师再结合特定的事例(见总结)帮助学生分析理解糖类的特殊的生理作用。最后归纳总结如下:

1、组成元素:c、h、o

2、分类(根据水解情况分类)

(1)单糖:不能水解,五碳糖、六碳糖

葡萄糖:光合作用的产物

细胞重要的能源物质

半乳糖:乳汁中

(2)二糖:水解后产生两个单糖

植物二糖:蔗糖、麦芽糖

动物二糖:乳糖

(3)多糖:水解后产生多个单糖

植物多糖:淀粉、纤维素

动物多糖:糖原(肝糖原、肌糖原)

3、生理作用

(1)核糖、脱氧核糖是核酸的重要组成分

(2)生物体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

(3)糖类与生物体的结构有关

五、脂类

问题5:你所知道的脂类有哪些?这些脂类的共同特点是什么?它们对于细胞和生物体有什么生理作用?

说明:引导学生从自己感知的脂类出发,分析脂类的分类,再引导学生分析脂类的共同特点过程中分析脂类的元素组成和生理作用,教师再结合特定的事例(见总结)帮助学生分析理解脂类的特殊的生理作用。最后归纳总结如下:

1、组成元素:c、h、o、(n、p)

c、h比例高,彻底氧化释放出更多能量

2、分类及生理作用

(1)脂肪:储能物质

维持体温恒定、减少摩擦、缓冲外界压力等

(2)类脂:磷脂(构成膜的主要成分)

脑磷脂、卵磷脂

六、蛋白质

问题6:你所知道的蛋白质有哪些?这些蛋白质的共同特点是什么?它们对于细胞和生物体有什么重要生理作用?

说明:引导学生从自己感知的蛋白质出发,分析蛋白质的元素组成及生理功能,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分析蛋白质功能的结构基础及结构特点,详细地分析讲解蛋白质的相关知识。最后归纳总结如下:

蛋白质被称做是生命活动的体现物质。在细胞的各种结构中都是非常重要的成分。大约占细胞干重的50%,是一种高分子化合物,或叫生物大分子。

1、相对分子量大

几千到几十万个原子,分子量几万到几百万

如:乳球蛋白3、6万

2、分子结构复杂

1、种类多样性:蛋白质的多样性

分析原因:

(1)氨基酸的种类、数目、序列不同--多肽链多样

(2)空间结构多样

2、功能重要:一切生命活动的体现者

(1)构成细胞和生物体的重要物质(结构蛋白);

(2)有些蛋白质有催化作用(酶);

(3)有些蛋白质有运输作用(载体蛋白);

(4)有些蛋白质有调节作用(激素蛋白);

(5)有些蛋白质有免疫作用(抗体)。

七、核酸:生物大分子

核酸是从细胞核中最初提取出来的酸性物质。分为两类:dna、rna

1、分子量大 名称 rna dna

分子量 104 106

分布 细胞质 细胞核

2、结构复杂

(1)元素组成:c、h、o、n、p

(2)结构单位:核苷酸

分类:核糖核苷酸:4种

脱氧核糖核苷酸:4种

(3)化学结构:多核苷酸链

(4)空间结构:dna的双螺旋结构

(注:第六章详细讲解)

3、种类多样:每种生物均不同

4、功能重要: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

(1)控制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2)控制蛋白质的生物合成。

过渡:六种化合物,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体现者,核酸是生命活动的调控者,二者最为重要,都是生物大分子,而糖类和脂类主要是作为能源物质出现的,同时参与一些生命活动调节,水和无机盐作为生命活动的辅助物质,这六种化合物共同组成了细胞的物质,即原生质。

八、原生质

案例1:小实验--科学家研磨活水螅,提取出各种化合物,然后再按真实比例混合,放在适宜的环境下培养,预测一下能否得到活细胞?这个实验能说明什么问题?

分析:当然不能

原生质的具体存在形式是活细胞

原生质具有特定的结构

所以:1、原生质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核酸;

2、原生质能表现出生命活动(如自我更新);

3、原生质分化成细胞质、细胞膜、细胞核等结构。

进一步了解生命的本质,需要研究细胞的结构。

板书提纲

第二节 组成生物体的化合物

一、构成细胞的化合物

无机化合物:水、无机盐

有机化合物:蛋白质、核酸、糖类、脂类

二、水

1.含量:最多

(1)不同生物含量不同:水母97%、毛豆60%

(2)不同结构含量不同:骨22%、肌肉76%、脑86%

(3)不同生长阶段含量不同:婴儿72%、成人60%、老人50%

2.存在形式:

(1)结合水(4、5%):与细胞内其它物质结合

(2)自由水(94、5%):以游离形式存在,可自由流动

3.生理作用:水是生命之源

(1)细胞核生物体的组成成分

(2)良好的溶剂,利于体内化学反应的进行

(3)利于细胞内物质运输

三、无机盐

1.含量:很少

2.存在形式:离子态

3.生理作用

(1)细胞内某些复杂的化合物的重要组成部分

(2)维持生命活动

(3)维持细胞渗透压和酸碱平衡

四、糖类

1.组成元素:c、h、o

2.分类(根据水解情况分类)

(1)单糖:

3.生理作用

(1)核糖、脱氧核糖是核酸的重要组成分

(2)生物体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

(3)糖类与生物体的结构有关

五、脂类

1.组成元素:c、h、o、(n、p)

2.分类及生理作用

(1)脂肪:储能物质、维持体温恒定、减少摩擦、缓冲外界压力等

(2)类脂:磷脂(构成膜的主要成分)

六、蛋白质--生物大分子

1.相对分子量大

2.分子结构复杂

(4)空间结构:蛋白质--一条或多条多肽链形成空间结构

3.种类多样性:蛋白质的多样性

原因:(1)氨基酸的种类、数目、序列不同--多肽链多样

4.功能重要:一切生命活动的体现者

(1)构成细胞和生物体的重要物质(结构蛋白);

(2)有些蛋白质有催化作用(酶);

(3)有些蛋白质有运输作用(载体蛋白);

(4)有些蛋白质有调节作用(激素蛋白);

(5)有些蛋白质有免疫作用(抗体)。

七、核酸--生物大分子

dna和rna

1.分子量大 名称 rna dna

分子量 104 106

分布 细胞质 细胞核

2.结构复杂

(1)元素组成:c、h、o、n、p

(2)结构单位:核苷酸

(3)化学结构:多核苷酸链

(4)空间结构:dna的双螺旋结构

3.种类多样:每种生物均不同

4.功能重要: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

(1)控制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2)控制蛋白质的生物合成。

八、原生质

1.原生质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核酸;

2.原生质能表现出生命活动(如自我更新);

3.原生质分化成细胞质、细胞膜、细胞核等结构。

高中必修四教案篇5

Ⅰ. 常考单词必背

1.scenery n. 景色;风景

sometimes they just drive slowly down the lane enjoying the scenery.

有时他们只是沿着小路慢慢地开车,欣赏两旁的风景。

2. surround vt. &vi. 包围;围绕

jill was sitting on the floor surrounded by boxes.

吉尔坐在地板上,周围摆满了箱子。

[快速闪记]

(1)be surrounded by/with... 周围环绕着……;被……包围

surround oneself with 和……在一起;与……为伍

(2)surrounding adj. (作定语)周围的;附近的

surroundings n. 周围的事物(或情况);环境

3. measure vi. &vt. 测量;衡量;判定 n. 计量制;计量单位;措施

the government has taken measures to help the unemployed to find jobs again.

政府已经采取措施来帮助失业者重新就业。

[快速闪记]

take measures to do sth 采取措施做某事

take one's measure 量某人的尺寸

to one's measure 按照某人的尺寸

4.aboard prep.&adv. 在船、飞机、火车或公共汽车上

all the passengers have gone aboard the plane.

所有的乘客都已登机了。

the man with broad shoulders boarded the plane to travel abroad and he only took daily necessaries aboard.

这位肩膀宽阔的人登机去国外旅游,他只携带日常用品上飞机。

[快速闪记]

go aboard 上船/飞机/火车

5.within prep. 在……之内

do what's within your power!

尽力而为!

[快速闪记]

within one's reach 触手可及

within one's power 力所能及

within the limit of 在……范围内

6. mix vt.&vi. 混合;调配

i always mix him up with his brother.they look so much alike.

我总是把他和他的弟弟弄混了。他们长得太像了。

[快速闪记]

(1)mix...with... 把……与……混合起来

mix up 弄乱;弄错;使……充分混合

be/get mixed up with... 与……交往;与……厮混

(2)mixed adj. 混合的

mixture n. 混合(物);混合状态

7. confirm vt. 证实;证明;批准

it has been confirmed that the singer will give a performance next week.

已经确定这位歌唱家下周演出。

[快速闪记]

confirm sb in sth 使某人确信某事

confirm sth/that... 证实;进一步确定……

it has been confirmed that... 已经确定……

8.terrify vt. 使恐怖;恐吓

the dog rushing out from the house terrified me.

从屋里窜出的那条狗把我吓了一跳。

[快速闪记]

(1)terrify sb into doing sth 威胁某人干某事

be terrified of 害怕

(2)terrifying adj. 可怕的;令人恐怖的

terrified adj. 恐惧的;受惊吓的

9.pleased adj. 欣喜的;高兴的;愉快的

we are very pleased with her decision.

我们对她的决定很满意。

[快速闪记]

修饰人,说明被修饰者的心理感受时,常用下列词的-ed形式:excite,move,tire,bore,frighten,surprise,astonish,shock,annoy,worry,please,satisfy,disappoint,puzzle,interest等。

10. impress vt. 使印象深刻;使铭记

we were deeply impressed with the beauty of the west lake.

西湖的美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快速闪记]

(1)impress sb with sth = impress sth on sb 给某人留下……印象

be impressed by/at/with sth 对……印象深刻

be impressed on sb/one's mind/memory 使某人印象深刻

(2)impression n. 印象

impressive adj. 给人深刻印象的;感人的

Ⅱ. 高频短语必会

1. settle down 定居;平静下来;专心于

i must settle down this morning and finish the term paper.

我今天上午必须安下心来完成学期论文。

[快速闪记]

settle down to (doing) sth 开始认真对待某事物;定下心来做某事

2. manage to do 设法做

he managed to get a few tickets for the olympic games.

他设法弄到了几张奥运会的门票。

3. catch sight of 看见;瞥见

catching sight of his headteacher,the boy ran away.

看到班主任后,那个男孩跑开了。

[快速闪记]

lose sight of 看不见,消失

out of sight 看不见

within/in sight 在视野内,看得见

4. have a gift for 对……有天赋

he has a gift for painting.

他有绘画方面的天分。

[快速闪记]

be gifted in/at 在……方面有天赋

have a talent/genius for 有……禀赋;有……方面的才能

5. in the distance 在远处

we heard gunfire in the distance.

我们听见了远处的炮声。

[快速闪记]

from/at a distance 隔一段距离;从远处

at a distance of... 在……远处

keep sb at a distance 避免与某人太亲近

6.as far as 远到……;就……而??

after dinner we often walk as far as the bank of the river.

晚饭后我们常常散步远到那条河边。

[快速闪记]

as far as i know 据我所知

as far as i can remember/see/tell... 据我所能记得的/看到的/判断……

as far as i am concerned 就我而??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高中体育课教案7篇

高中政治教案范文6篇

高中英语科三教案8篇

高中开学第一课教案7篇

高中开学第一课主题班会教案8篇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作文教案7篇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7篇

四年级下册人教版教案7篇

四年级上语文教案最新6篇

四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案7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点击加载更多
    32
    c
    114153

    联系客服

    微信号:fanwen9944
    点击此处复制微信号

    客服在线时间:
    星期一至星期五 8:30~12:30 14:00~18:00

    如有疑问,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问题+截图进行提问,客服会第一时间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