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一范文网 >方案大全

大班数学1到20教案6篇

一个完整的教案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进行教学评估和反思,及时调整和改进教学方法,教案内容的实际性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成果,为个别辅导和差异化教学提供依据,以下是淘一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大班数学1到20教案6篇,供大家参考。

大班数学1到20教案6篇

大班数学1到20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学习根据相同物体的不同特征列出4的组成分合式,初步理解总数与部分数之间的关系。

2、培养幼儿的.观察力。

3、培养幼儿安静、独立完成作业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1、教具挂图两幅。2、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今天天气真好,小鸭子们要到郊外游玩,我们看一看一共去了几只鸭子?(出示挂图一)

二、学习4的组成:

1、师:请小朋友仔细观察,看看这些鸭子有什么不同?(引导幼儿根据鸭子所处的位置及颜色不同列出4的组成分合式。)

2、4可以分成1和3,4可以分成2和2。

3、师:看到4可以分成1和3,我们很快的能想到4还可以分成3和1,为什么?(引导幼儿说出两个部分数交换位置,总数不变。)几和几是部分数,几是总数?

4、齐读一遍。

5、拍手问答。

三、找一找,巩固学习4的组成。

师:刚才我们根据小鸭子所处的位置及颜色不同列出了4的三组组成分合式,现在请你们仔细观察这幅图,看看还可以根据什么列出4的组成分合式。(引导幼儿根据荷叶和石头的大小、位置列出组成分合式。)

四、幼儿操作活动:

我们班小朋友真聪明,我相信我们班小朋友不仅聪明,还乐于助人,对不对?森林里的小袋鼠们找不到妈妈了,你们愿意帮帮他们吗?(出示挂图二)每位袋鼠妈妈都有4个孩子,这些袋鼠宝宝有的跟妈妈出门了,有的留在了家里。你能根据他们不同的特征帮他们找到妈妈吗?

五、小结。

大班数学1到20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通过下棋活动,提升幼儿的观察能力、推理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

2、幼儿理解并能用语言描述下棋规则,能够按照规则要求下棋。

3、幼儿喜欢棋类活动,培养幼儿的竞争意识。

活动重点:

通过下棋活动,提升幼儿的观察能力、推理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

活动难点:

让幼儿理解并能用语言描述下棋规则,能够按照规则要求下棋。

活动准备:

1、演示板一套。

2、思维学具每人一套。

活动过程:

教师插放律动音乐,幼儿有序取思维学具入座。

一、情景导入。

教师带领幼儿一起复习正方形,让幼儿说出正方形的特征,然后引入本课主题:今天我们用思维学具来学习一种棋类游戏,名字叫"方线棋"。

二、操作探索。

游戏一:背棋类儿歌,了解棋规。

1、教师带领幼儿朗读棋规儿歌《课堂用书》p232、教师讲解下棋规则。

(1)棋盘:是一个四线四路组成的正方形;(教师展示穿好的棋盘)

(2)棋子:每人有6枚棋子。

(3)下棋分为两个过程:布放棋子阶段和走子的阶段,即先布子,棋子全部放完后走子。布子阶段,双方轮流在空位上一次布放一枚棋子;走子阶段,一次沿线走动一枚棋子,走到相邻的空棋位上。

(4)有效棋形,主要有两类:四枚棋子形成直线或者四枚棋子形成正方形;(教师展示各种方线棋的有效棋形和各种线形的有效棋盘,具体见《课堂用书》p23(5)谁最先成有效棋形或者把对方逼得没有办法走子,谁就获胜。

游戏二:穿棋盘。

并认识线路棋位坐标教师引导幼儿在自己的思维板上快速传出方线棋的棋盘,并让幼儿快速说出棋位路线坐标。

让幼儿熟悉线路棋位坐标,并能够根据线路棋位坐标来描述棋子运行路线。一枚棋子从一个棋位(如一路2)走到另一个棋位(如二路2),可以"一路 2到二路2"。

游戏三:下棋。

教师先请两名幼儿到前面来表演下棋,让幼儿进一步熟悉方线棋的下棋规则,然后进行集体的对局,教师请每组幼儿对弈,赢者得到一分,最后看谁得到的分数最多。教师在此过程中让幼儿注意记录。

三、迁移运用。

1、幼儿玩棋熟练后,让幼儿在下棋过程中口述说棋。

2、教师组织幼儿有序送思维学具。

活动延伸:

请幼儿回家后给家长讲述下棋规则,与家长一起玩棋。

大班数学1到20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通过幼儿尝试操作,能熟练区分10以内的单、双数。

2、培养幼儿从身边事物中发现单双数的'能力。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活动准备:

1、课件、音乐《小树叶》、玩具小火车。

2、幼儿分组操作材料(树叶、小猫小狗图片、纽扣、瓶盖)

重点难点:

正确区分10以内的单双数,知道两相配的是双数,余下的一个不能两两相配的是单数。

活动过程:

一、以歌曲导入活动,激发幼儿兴趣。

二、学习新知,让幼儿找出10以内的单数、双数。

1、出示挂图,让幼儿感知什么是单数,什么是双数。

2、幼儿分组操作(小猫小狗图片、纽扣、瓶盖废旧品),尝试区分10以内的单、双数。

三、开火车体验学数学快乐,结束教学。

活动反思:

首先我以歌曲导入活动,激发幼儿兴趣,自然导入新知,其次我运用课件让幼儿学习新知,最后我引导幼儿进入操作区巩固新知。

大班数学1到20教案篇4

活动设计背景

大班小朋友已经开始学习数学知识,在学习数的可分性方面理解不是太好,在学习中、活动中缺少协商合作意识,语言表达能力也不够完整。

活动目标

1.体验数量为5的物体分成两部分有多种不同的分法,能用标记和数字等符号记录分的结果。

2.能与同伴协商,学习分工合作完成任务。

3.体验分享的快乐。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了解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理解数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什么是每次分的数目不相同。

2.语言的完整描述。

活动准备

苹果卡片10张 男孩图片1张 女孩图片1张 操作单若干张 梨卡片若干张

活动过程

一、分水果

1、老师家里来了两个小客人(哥哥和姐姐),请小朋友帮老师把五个苹果分给两个小客人,在操作单上记录下来,并给大家完整地讲述分的结果。

2、出示五个苹果请小朋友来分一分,要求要和刚才分的不一样,并记录下来,并完整地讲述分的结果。

3、引导小朋友讨论:两次分的结果一样吗?帮助小朋友理解什么叫每次分的不一样。

4、再将五个苹果分给两个小客人,要和前两次不一样,可以怎样分?

二、操作活动:分水果

1、发放梨卡片和操作单。

2、两个小朋友自由结合,分工合作。引导小朋友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记录。(一人分水果,一人记录结果)

3、展示小组操作单,并向大家讲述一下自己的操作过程和记录结果,同时学习同伴的记录方式。

4.集体检查是否按要求完成,记得和分的是否一致。再次感受5分成两份有多种不同的分法。

三、活动延伸

1、带领小朋友玩“对口令”的游戏。

2、请小朋友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玩分东西的游戏。

教学反思

在活动的开始我运用了家里来了客人,要给客人分水果,可我不知道怎么分来引导孩子进入课堂,孩子的积极性很高,也很踊跃。

在操作活动时,没有考虑到孩子的个体差异,是一小部分孩子在操作过程遇到了困难,大部分孩子在分工和合作上还是做得很好的,孩子在讲述自己的学习成果是也非常的勇敢大胆。

再重新上这节课 的时候,我会把操作活动这个环节加上逛超市,准备各种各样的水果,让小朋友先去超市买水果,然后再分水果,这样会让学习更加贴近生活,不但学习了生活常识,还给小朋友一个更加宽松的学习环境。

大班数学1到20教案篇5

一、设计意图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的科学启蒙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和现象作为科学的探究对象”。大班数学绘本《树叶尺子》是湖北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的“你好,数学、最亲切的数学概念启蒙图画书”中的一本。这个绘本就像它的名字一样,图画颜色鲜艳,动物形象可爱,是班级中孩子们非常喜欢的一本书,书中动物们运用树叶测量尾巴的情节引发了幼儿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

大班幼儿的测量活动是自然测量,为了更好的支持幼儿自主探索学习自然物测量的方法,我借助灵活、可控的“未来教室”多媒体软件创设绘本情境,探索游戏材料与多媒体的有效互动,设计了大班科学领域数学活动《树叶尺子》,引导幼儿在绘本情境中感知首尾测量、标记测量等多种测量方法。

二、活动目标:

情感目标:喜欢参与数学活动,对测量活动有兴趣。

能力目标:借助故事情境,能用常见的测量物(如树叶)测量动物尾巴的长度。

知识目标:感知首尾测量、标记测量等多种测量方法。

三、活动重难点

重点:在探索中学习感受首尾测量、标记测量多种测量方法。

难点:测量工具只有一件时,探索学会正确做标记的方法完成测量。

四、活动准备:

1、未来教室课件、绘本资源。

2、幼儿人手测量操作材料。(动物、树叶图片)

3、记录卡、笔。

五、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1、教师讲述绘本故事情境,引出问题。

师:你觉得谁的尾巴长?

小结:意见不统一,是因为我们用眼睛看到的不一定是正确的。

师:你们有没有更好的办法知道谁的尾巴最长呢?

2、教师介绍标准测量工具——尺子。

尺子是最方便、最准确的测量工具,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不同尺寸的尺子。

3、讲述故事情境中的测量方法,引发幼儿对用自然物测量的兴趣。

师:我们来试一试熊奶奶的方法能不能测量动物尾巴的长度,好吗?

(二)基本活动

(价值分析:通过多种测量方法、问题的设疑,让孩子们在一次次的完成任务的快乐中,迎接新的挑战,积累对测量的直接经验。)

1、为幼儿提供许多相同大小的树叶,幼儿操作测量。

(1)幼儿分组动手操作,用“树叶”测量动物尾巴,交流分享。

师:小朋友们4人一组,选择一个要帮助的动物,用我们的树叶尺子为它们测量尾巴吧。注意,今天我们测量用的树叶是一样大小的树叶。量量看,小动物们的尾巴有几个树叶长呢?

(2)幼儿操作后分组推选代表在电子交互一体机上的记录表格进行记录。

师:哪些小朋友是帮助松鼠测量尾巴的?松鼠的尾巴有几片树叶长呢?(猴子、袋鼠、小猫)

(3)出示河狸,师幼一起巩固多片叶子测量尾巴的方法。

师:我们忘记给河狸量尾巴了。谁能来试一试用刚才的方法为河狸量一量尾巴?教师引导幼儿在一体机上操作,总结方法。

请幼儿演示,教师小结测量方法。

测量要点:

从头至尾、树叶要像好朋友似的紧紧挨着、排成一条直线

2、出示一片树叶,幼儿操作测量。

(1)出示长颈鹿,幼儿分组交流探索测量尾巴的方法。

师:还有长颈鹿没有量尾巴呢,只剩一片树叶了,一片树叶能量吗?怎么量呢?大家分组试一试,并把自己的结果记录下来吧。

(2)幼儿分组操作探索,并将测量结果记录在记录卡上。

(3)幼儿分组交流自己的测量方法。

师:当我们只有一片树叶时,我们也要从头量到尾。我们可以用笔做好标记,一边量一边数。

(4)个别幼儿运用电子交互一体机进行标记测量演示。

测量要点:

从头至尾、首尾相连(做好标记)、一边量一边数。

三、结束部分(经验拓展)

1、教师提出问题,引发幼儿思考。

师:没有树叶怎么量?

2、师幼一起讨论,教师讲述故事结尾,小结。

师:“生活中还有哪些自然物可以用来测量?”

延伸活动:

引导幼儿在区角游戏中继续开展游戏,到生活中去找一找可以测量的工具,量一量自己感兴趣的物品。

大班数学1到20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在情境中尝试阅读各类盒子包装广告,猜测盒中物品名称、用途。

2、能够按不同的方法为包装盒分类并学习用表格记录分类结果。

3、体验通过送礼物传递关爱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各类盒子,货架,空白表格。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师带上生日帽]师:小朋友,你们看看,周老师和平时有什么不一样?(幼:带了生日帽)为什么要戴生日帽呢?(幼:老师要过生日了)

师:你们猜对了,我马上要过生日了。可是,到现在,我都还没有收到礼物呢,你们愿不愿意送生日礼物给我啊?(幼:愿意)

(二)通过阅读盒子包装信息,挑选合适的礼物。

师:你们看,那里的货架上摆着各种各样的礼物,请你们不要打开盒子,为我挑选一件合适的礼物。挑选好后请带着你的礼物回到座位上。

(三)介绍自己挑选的礼物。

师:哇,你们为我挑选了这么多礼物啊!谁愿意给我介绍一下,你为我挑选的礼物是什么?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师:我发现有的小朋友为我选了许多的`牛奶,谁能告诉我这些都是什么口味的牛奶啊?(引导幼儿观察包装广告,了解相关信息)

师:有的小朋友为我选了鞋子,我们看看上面的图画,你觉得这是一双什么鞋子?我穿合适吗?(如果不合适请这位小朋友再为我挑选一份礼物。)

(四)介绍自己的分类方式。

师:谢谢你们为我送的礼物,这么多礼物堆在这里,为了整理我把这些礼物分一下类,你们看,是按照什么分成几类?(幼:按用途分成两类)那请你们帮我把礼物放到合适的货架上面吧。

(五)统计每类礼物的数量。

师:我们来检查一下,你们的礼物是不是都放对了。

师:现在,我们一起来数数不同种类的礼物分别有几样。[示范记录在统计表中]

师:什么礼物选的人最多啊?什么礼物选的最少?

(六)为礼物分类并用记录表的形式记录分类结果。

师:除了这个方法,你们还有其它分类方法吗?老师为你们提供了这些礼物的图片,请你们两个小朋友一组,商量一下,可以按什么方式分成几类,摆放好后在空白记录纸上用合适的符号记录下来。

(七)介绍自己的分类方式,活动结束。

师:谁来介绍一下你们是按照什么分类的?有哪几组是用的一种办法?

师:谢谢你们送了我那么多礼物,还为我整理好礼物,周老师今天也有礼物送给你们,看是什么?(糖果)请享用吧!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2023到2023三年级数学工作总结5篇

小学1一6音乐课教案8篇

2023到2023三年级数学工作总结优秀7篇

2023到2023三年级数学工作总结优质5篇

2023到2023三年级数学工作总结通用7篇

小学1一6音乐课教案优秀7篇

小学1一6音乐课教案优质7篇

小学1一6音乐课教案推荐5篇

小学1一6音乐课教案通用5篇

小学1一6音乐课教案精选7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点击加载更多
    32
    c
    99790

    联系客服

    微信号:fanwen9944
    点击此处复制微信号

    客服在线时间:
    星期一至星期五 8:30~12:30 14:00~18:00

    如有疑问,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问题+截图进行提问,客服会第一时间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