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写心得体会的目的是为了铭记我们当下的某一种感受,在不断的探索中,我们积累了丰富的心得体会,为自己铺平了道路,下面是淘一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决胜全面建成小康心得5篇,感谢您的参阅。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心得篇1
1.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领域全面和区域全面,对应的新目标是发展协调性和经济发展的高质量。千钧将一羽,轻重在平衡,以五位一体为主导,同步增长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人民民主、文化软实力。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坚持任何一个方面也不能滞后。另外城乡区域共同发展是长久以来的重点。没有农村的全面小康和发达地区的全面小康,就没有全国的全面小康。我们要统筹兼顾城乡发展,缩小差距,优化平衡。
2.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覆盖的人口要全面,照应了新目标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一切依靠人民群众,以人民为中心。人民是第一生产力,没有全民建成小康社会就没有全面小康。因为小康是惠及全体人民的小康,我们要加大力度,保障基本民生。
3.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全面小康是针对全国讲的,不是每一个地区、每一个民族、每一个人都达到同一水平。所以不能生搬硬套,也不能好高骛远,我们要本着提高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总体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创新驱动成效和定型各方面制度等新目标。
总之,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已经到了关键决胜时期,我们要一鼓作气,坚决打好攻坚战,立下愚公志,勇于担当,以毕生的决心,昂扬的信心,踏实的专心,投身新的历史进军,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胜利。
篇五:
二、深化网络综合治理体系建设。深化网络综合治理体系建设,以实施网络生态瞭望哨工程为主抓手、突破口,着力构建线上线下一化治理、源头治理、系统治理、协同治理的网络治理新格局。着力建强网信执法队伍,完善互联网信息内容行政执法协调机制,推动分业监管、联合执法模式向基层延伸,强化网络空间立法统筹,全面推进依法治网。不断提升技术管网能力,持续强化网络空间日常监管,深入开展网络专项治理,探索研究信用治网的实践路径,营造清朗网络空间,有效保护群众网络权益。
三、筑牢网络安全屏障。部署实施网络安全整体能力提升行动,做好网络安全风险监测和应急处置,开展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前沿技术网络安全研究,着力防范化解网络安全风险。围绕最多跑一次改革和数字经济一号工程等工作,统筹开展网络安全专项检查和演练。重点抓好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网络安全保护,强化数据安全和个人信息防护工作。支持浙江省网络安全产业发展和技术创新,支持浙江大学等高校建设网络空间安全实验室,创新举办西湖论剑·网络安全大会、网络安全宣传周、长三角优秀首席安全官评选活动等,不断优化网络安全生态。
四、全面推进网络强省建设。全面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协同推进数字经济一号工程,扎实推进浙江省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工作中充分发挥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数字技术的支撑作用,以信息化手段助推省域治理现代化。加快核心技术突破,支持和推动基于国产芯片技术研发和生态建设,支持对量子通信、类脑算法、新一代人工智能等未来产业进行超前研究布局。加快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统筹推进5g网络科学布局、ipv6改造升级,深入实施网络扶贫五大工程,落实《浙江省数字乡村发展实施纲要》,深化信息惠民便民。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心得篇2
十九大报告指明了今后一个时期,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奋力拼搏、努力实现的目标任务,描绘出了未来发展的宏伟蓝图,不仅让全国各族人民有满满的获得感、成就感、自豪感,而且激发了大家对更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待,让大家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更加有信心、有方向、有干劲。
我们要立足平凡追求崇高,牢记自己的初心和使命。虽然我只是一名普通党员,也要严格要求自己,主动思考、勇于创新、用于解决医学难题。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以上就是差异网为大家带来的5篇《关于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心得体会大全》,能够帮助到您,是差异网最开心的事情。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心得篇3
以人民为中心,夯实党执政之基
以百姓为牵挂,厚植源于人民之根
以时代为契机,实现民族复兴之梦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心得篇4
回想祖国的巨大发展和进步,我感慨不已。虽然新中国建立之初“一穷二白”,但中国共产党人依靠实干精神,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当中国拥有自己的航母之时,当中国自主研制的c919大型客机首飞成功之时,当神舟十一号飞船完成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交会对接之时,当我们发射的量子卫星在太空翱游之时……,我们的大国尊严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更使中国在世界舞台上站在了前列!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美丽蓝图正一步步地实现。
与此同时,当青山绿水逐步回归之时,社会保障体系日趋完善之时,医疗和教育等民生改革不断深入之时,人民幸福感也在一步步地增强。远的不说,就拿我们大岭山来说,众所周知,过去的大岭山,可谓“山穷水瘦、一穷二白”,是东莞最落后的乡镇之一。居于落后的“三岗一岭”榜上。是改革开放使我们富起来,强起来。我镇党委带领全镇干部群众,发扬艰苦奋斗、不甘人后的老区精神,通过科学治理科学发展,把大岭山从过去的“恶水穷山”变成现在的绿水青山,并向“金山银山”发展;从过去的交通闭塞、贫穷落后的小山乡,变成现在的交通发达、蒸蒸日上的现代化城镇。尤其是_以来,大岭山镇的几项主要经济指标都持续稳定增长:全镇gdp每年平均增长8.6%,可支配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1.2%,进出口总额增长9.1%,人民币存款余额增长12.9%。2012年被评为全国“十一五”轻工业特色区域和产业集群先进集体;2013年被评为全国农村基层团建示范乡镇;2014年蝉联“国家卫生镇”;2015年被评为“全国文明村镇”;2016年大岭山镇排名全国建制镇综合实力千强镇第48位。
对于生在红旗下,长在新中国的我来说,从以前“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到现在四季衣服挑着穿;从购物凭票、限量供应到生活必需品大富足;从蜗居的砖瓦平房到“楼上楼下,电灯电话”;从出门靠双腿的“11路”、代步靠自行车到出行不离小汽车、公交车……我们的衣食住行生活指数有了大大的提升和质的飞跃。生活在大岭山,幸福感是如此的实在和深切。我为大岭山镇的变化由衷地感到高兴,更为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奋斗取得的伟大成就感到骄傲和自豪。对决胜全面小康、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充满信心。
通过学报告,我进一步认识到:人穷则志短,国弱被人欺,中国不但要站起来、富起来,还要强起来。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而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必须决胜全面小康,三者是对立统一的关系,类似于近期目标、中期目标、远期目标。决胜全面小康、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统一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伟大的梦想,是全国人民的幸福。为实现这个梦想,党必须继续进行克服中国社会发展障碍的伟大的斗争、必须深入推进党的建设这一伟大工程,必须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这一伟大事业。
我对实现中华民族复兴梦充满信心,因为党已经找到了新时期的基本方略,即: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人民当家作主、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坚持“一国两制”和推进祖国统一、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坚持全面从严治党。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心得篇5
湖北丹江口:深化“双找”“双带”共托小康梦
湖北省丹江口市委组织部 罗丹 郭晨阳
今年以来,湖北省丹江口市结合一张连心卡,深化“户户走到”活动,推动有困难找支部、要办事找干部“双找”活动落地见效,突出支部引领、党员带动、群众参与,精心实施党员带头致富、带领致富“双带”工程,让党组织成为脱贫攻坚的主心骨,让党员成为致富带头人,切实增强村级党组织的服务群众能力,党员干部作风明显转变,党群干群关系更加密切,为圆满实现脱贫摘帽目标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
“一卡”联万家
“真没想到一张连心卡、一个电话就替我解了燃眉之急,李书记了解情况后每月定期把药送到家里来,再也不用我辛苦跑腿了。”均县镇莲花池村71岁的贫困户赵化莲常年独自一人待在家中,有了这张便民服务卡,她感觉又有了依靠。莲花池村地理位置较偏,是重点贫困村,在家的大多都是老弱群体,村书记李良宏主动扛起服务群众大旗,逐户发放便民服务卡,对行动不便的群众,主动上门解决困难。这是该市开展“有困难找支部、要办事找干部”活动的一个缩影。
为方便群众办事,该市每个村(社区)都制作了“党群连心卡”,通过“户户走到”活动发放到每家每户。卡上注明镇(办、处、区)驻点领导和驻村(社区)干部、镇直涉农单位负责人、村(社区)干部的姓名、职务及联系方式。群众只要事情要办,只需拨打电话即可随时随地联系上党员和干部。
去年以来,全市党员干部借助连心卡,为群众提供政策咨询、代办服务事项19000余件(次),帮助困难群众16400余人(次),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17300多个,一些困扰群众多年的吃水难、行路难、入学难、就医难等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双找”惠万民
五月春耕时节一片繁忙,石鼓镇柳林村大力发展尖椒种植,促贫困户增收致富。但是年轻人大多外出务工,在家老年人看着大量的秧苗来不及种,才栽上的秧苗“喝”不上水,只能“望椒兴叹”。焦急万分的他们拨通了“党群联心卡”上驻村工作队的电话。当天下午,石鼓镇驻柳林村干部胡云轩、毛泽忠闻讯立刻带领镇卫生院和邮政所等单位的党员干部来到柳林村,帮助农户栽种完所有的辣苗。一挑挑水、一棵棵苗、一滴滴汗,凝结着干群一家的亲情,播撒在希望的田野上。
凉水河镇惠滩河村有187户625名贫困人口,主导产业是5000余亩柑橘基地。20xx年11月,看着大片的橘子无处可销,橘农们心急如焚,他们拨通了市总工会驻惠滩河村工作队的电话,请求帮助解决橘子销售问题。市总工会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干部一起商量后,决定发起“精准脱贫你我同行”认购“爱心柑橘”活动,号召全市党员干部伸出温暖之手,并积极协调联系北京市海淀区总工会认购扶贫柑橘,短短半个月就帮助橘农销售柑橘20余万斤,销售收入达50余万元。
为了更好地服务群众,该市在村一级建立干部坐班值班制度和服务事项“一站式”全程代理制度,让群众“找得到人,办得了事”。同时,加强“一站式”便民服务平台建设,推行村干部轮流值日,实行代理代办,为群众提供合作医疗、民政、社保、代买代卖等各类惠农便民服务,并依托镇、村2级服务中心,广泛搭建服务平台,全天候为群众提供“一站式”代办服务。
为打好打赢脱贫攻坚工作,该市整合市镇村三级干部队伍,全面开展“足印农家·户户走到”大走访、大调研、大排查、大化解行动,建立“干部下访、服务上门”的常态化机制。市级领导身先士卒、带头垂范,进村入户开展走访,收集问题、化解矛盾,通过办理实事好事拉进群众距离。今年第一季度,十堰市委常委、丹江口市委书记孙咏平带头走访79个村336户,收集问题114件,现场解决87件。各镇(办、处、区)党委书记走访群众18000余户,收集问题2563件,现场解决2292件,真正实现了身到、心到、感情到、措施到、效果到,基层群众满意度不断提高,为全市顺利实现脱贫摘帽目标、巩固提升脱贫成效打下了坚实基础。
“双带”富万民
丁家营镇殷河村老党员厉明锋,曾是村里为数不多的贫困户。20xx年,他受益易地扶贫搬迁好政策,带头拆掉土坯房建起砖混结构新房。20xx年年初,村干部将和包户干部鼓励他靠山吃山,依托髽髻山景区日益火热的乡村旅游发家致富。厉明锋因地制宜建起厉家大院农家乐,承包荒山150亩,种植有机蔬菜,养殖4头猪10只羊6头牛,散养土鸡500多只,年收入逾5万多元,率先跻身十堰市首批脱贫攻坚光荣榜。
浪河镇黄龙村一度因交通闭塞成为贫困村。20xx年3月,在村党支部的大力支持下,村党支部副书记杨恒芳联合农户自发组建双龙紫云乡村旅游专业合作社,依托武当峡谷漂流和饶氏庄园打造双龙紫云旅游景区项目,发展餐饮民宿和乡村旅游,吸纳村民66户入社,引导农户进行现金入股或房屋及土地入股,依托民俗发展和乡村旅游奔上富路。青莫村党员吴红梅带头成立圣和茶业公司,以公司为依托组建茶叶合作社,吸收周边122户茶农入社,其中半数以上是贫困户。社员既可得到茶园地租,还能在合作社务工增收,年底还享受分红,带领贫困群众实现抱团致富。
在吴红梅看来,带着乡亲们一起富裕,才是一个共产党员应有的担当。在脱贫攻坚一线,众多像吴红梅一样的能人党员和村干部也不甘落后投身脱贫攻坚,践行“两学一做”,在广泛开展的“脱贫攻坚,党员先行”活动中大显身手,成为群众脱贫致富的“服务员”和“排头兵”。
丹赵路办事处计家沟村党员王林,充分利用在外地工作的经验和资源,结合该村地理位置和现有资源优势,带头开办农家乐和电商平台,及时发布村里柑橘、土鸡蛋、灰蛋等特色农产品信息,通过电商经营和农家乐年收入4万多元,带动周边11户贫困户实现户增收20xx余元。
官山镇党委挖掘本地的能人资源,千方百计吸引能人回乡创业,把致富能手培养成党员,切实发挥“领头雁”带动作用,既盘活了一方经济,又带富了一方乡邻,增强了以党支部为核心的村级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镇党委积极引进成功人士蒲万学返乡创业,在家乡投资亿元开发武当大明峰生态旅游建设项目,带动骆马沟、官亭两村80户257人脱贫,蒲万学也被纳新为中共党员,成为党员“双带”先锋的典范。目前,该镇66名村组干部中,发展产业的有22名,铁炉村两委委员、文书王全峰带领8户贫困户创办“食用菌专业合作社”,年种植食用菌11万袋,产值达83万多元,带动农户户均增收3万余元,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日益凸显。
“乡村振兴离不开领头人,我作为一名党员,更要身先士卒,争当新型职业农民的榜样。”说这话的是蒿坪镇黑垭村李启德,启明中华蜂养殖有限公司负责人,他在黑垭村利用山区丰富的蜜源植物资源发展中华蜂养殖业,搞专业化、合作化、科学化蜜蜂养殖,助力精准脱贫和乡村振兴,养殖中华蜂3000桶,免费向村民传授中华蜂养殖技术,带动本村41户贫困户脱贫致富。
土关垭镇村两级党组织积极鼓励引导党员带头创业致富和带领致富,涌现出“楚天匠才”张丙华、“科技人才”“创业新贵”张锐、“乡土能人”皮升云等一批党员创业带富标兵,他们推行“党组织+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采取集中连片流转茶园或带资入股的方式,带动群众发展茶叶产业,并以提供技术培训、吸纳务工、统一管理和采制及销售的模式,完善和延长茶叶产业链条,使农户走上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的现代农业发展之路。广大党员与贫困户结对帮扶,周边村民通过茶园流转、进茶园务工、到茶企上班等方式多渠道增收,实现了道茶产业发展、茶农增收致富、壮大集体经济的“三赢”目标。据统计,仅道茶谷基地可年产茶叶60000余公斤,产值逾350多万元,带动贫困户48户123人,年人均增收达1200元。
和厉明锋、吴红梅等人一样,该市千余农民党员在政策激励和示范引领下,种核桃、养黑猪、建基地、办网店、开农家乐……依靠创新创业成为多元发展的市场主体,催生出一大批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勤劳致富的党员创业标兵领跑脱贫致富路。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