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在课堂上有好的表现,我们一定要提前制定好教案,教案是每学期开始老师们都要制定好的,以下是淘一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幼儿园关于鱼教案推荐8篇,供大家参考。
幼儿园关于鱼教案篇1
设计意图:
绘本《蚂蚁和西瓜》的故事简单有趣,一群小蚂蚁运用各种方式运西瓜:用小铲子铲西瓜、搭爬梯子运西瓜、咬紧牙齿拖西瓜……拟人化的动态和勤劳、聪明、团结合作的精神深深吸引并感染着幼儿。根据大班幼儿能较灵活地表现各种动物的动态、具有较强的表达表现能力等特点,结合绘本的游戏情境我们设计了这个活动。
活动目标:
1.在绘本情景下,尝试粘贴并大胆添画蚂蚁的不同动态。
2.感受美术创作的乐趣,体验合作的快乐。
3.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4.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5.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活动重难点:
大胆创作,表现出蚂蚁的不同动态。
经验准备:
熟悉绘本,细致观察蚂蚁。
材料准备:
棕色碎卡纸、1开白纸2张,记号笔、浆糊、kt板、可供撕贴的西瓜图纸。
活动过程:
一、回忆绘本内容,引发创作兴趣
截取绘本中典型的蚂蚁运西瓜画面,唤起幼儿已有经验。
“故事里的小蚂蚁发现了一块大西瓜,它们是怎么搬西瓜的?”
二、欣赏蚂蚁动态,尝试想象添画
1.观看图片,模仿蚂蚁形态
引导幼儿观察三幅典型画面,让其在游戏中模仿各种动态,并创造表现蚂蚁的不同动态。
“这几只蚂蚁是怎么运西瓜的?谁来学一学小蚂蚁的动作?它的表情是什么样子的?”
“如果你是一只小蚂蚁,你会怎样运西瓜?”
——从模仿绘本中蚂蚁的动态,到创造性地表现蚂蚁的动态,生动的动作体验,为幼儿表现不同动态的蚂蚁做好了铺垫。
2.魔术粘贴,变换蚂蚁姿态
教师选两块棕色纸,作为小蚂蚁的头和身体,用“变魔术”的方法表现蚂蚁的不同姿态。
变魔术:头不动、变换身体的位置,或者身体不动、变化头的位置。不同动态的.蚂蚁就变出来了。
——变魔术教给孩子的不是蚂蚁运西瓜的一种或几种姿态,而是教给了孩子表现蚂蚁不同姿态的方法,这样的方法,让孩子创作出了千姿百态的小蚂蚁。
3.幼儿示范,添画蚂蚁动态
教师引导幼儿大胆添画蚂蚁的五官和四肢,示范表现蚂蚁的不同动态。
“谁能来帮助这只小蚂蚁,让它也能运西瓜?”
三、创设游戏情景,幼儿撕贴添画
1.创设情境,大胆想象
教师创设运西瓜的游戏情境,鼓励幼儿大胆创作。
“草地上又出现了一块大西瓜,这些小蚂蚁看到西瓜又会发生些什么故事?小蚂蚁会和同伴怎么样合作搬运西瓜呢?”
2.交代要求,幼儿创作
选两块碎纸将蚂蚁身体贴好,注意要紧贴在一起,这样小蚂蚁的头和身体才会连接起来。
——从绘本中衍生出运西瓜的游戏情景,孩子笔下的小蚂蚁成为自己的代言,游戏情境的创设激发了幼儿生动有趣的创作。
四、展示欣赏作品,分享创意过程
幼儿分享自己的创作,并欣赏交流他人的创作。
教师讲评提升幼儿的经验,共同感受合作的快乐。
活动反思:
这一绘本美术活动最成功之处就是利用幼儿的动作来做范例。蚂蚁用小铲子铲西瓜、爬梯子运西瓜等各种各样拟人化的动态憨态可掬,深深地吸引着幼儿。而表现出蚂蚁的不同动态是活动重难点所在。因此,教师剪辑了绘本中拖、背、抬等几个典型的蚂蚁动态图片,引导幼儿观察、模仿。让幼儿从模仿绘本中蚂蚁的动作慢慢过渡到自己想象蚂蚁吃西瓜的动作,让幼儿在动作模仿中就习得多种多样的蚂蚁的动态造型。在添画想象的过程中,教师还借助自编儿歌“小手小脚弯一弯,眼睛嘴巴动一动,触角触角翘一翘,可爱的小蚂蚁就动起来”来提示幼儿掌握蚂蚁五官和四肢的画法,增加了作画的趣味性。这一示范环节借助动作模仿、儿歌语言的提示,为幼儿精彩的创作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体验是最好的老师,生动的动作模仿不仅活跃了教学氛围,也巧妙地解决了活动的重难点。在美术创作过程中,小蚂蚁就是孩子们的代言,他们笔下的小蚂蚁,实际上就是孩子自己运西瓜情境的再现。游戏情景和创意想象相互依托,游戏情境成为创意想象的源泉,使幼儿的美术创作更精彩。
幼儿园关于鱼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练习四散跑和改变方向跑.
2.发展动作的灵敏,协调及躲闪能力.
活动准备
大的'操场上
活动过程:
1.教师和幼儿玩游戏.
教师站在全体孩子的面前对大家说:”小朋友,我在前面跑,你们一起来捉我,看谁能抓住我.”说完,教师在前面跑,孩子四散地在后面追捉,在孩子快要接近时,迅速躲闪孩子,改变方向跑.跑了一段时间,教师停下来让孩子捉住.
2.幼儿玩游戏.
请一名动作发展较好,跑得较快的幼儿在前面跑,其余孩子四散追捉,直到捉住.休息后,可换人继续.
注意:幼儿非常感兴趣,追得时候很尽兴,但是有个别出现过度疲劳和跌倒现象,因此教师要适当控制游戏时间和活动量。
导读:关键字-幼儿园小班游戏教案,幼儿园教案气球游戏推荐,游戏:打气球(推荐)是关于幼儿园教案-幼儿园小班教案-幼儿园小班游戏教案方面的资料,师说放气时,大家嘴巴里发出放气的声音并向圆中心走,小手不能放掉;当老师说打气时小朋友立即往后退把圆圈拉大,但是手不能放掉,放掉了气球就爆炸了。3、组织幼儿游戏。——师随时关注幼儿、提醒幼儿要慢慢地走,当心气球爆炸.。
活动目标:
1、能够积极参与集体游戏活动,并能在活动中听老师的指挥。
2、训练幼儿手拉手拉一个圆圈。
活动准备:无
活动过程:
一、引起幼儿的兴趣
1、你们玩过气球吗?
2、喜欢玩气球吗?
3、今天我们用我们的身体来变一个大气球好吗?
二、介绍游戏规则
1、请小朋友手拉手拉成一个大圆圈。
2、老师说放气时,大家嘴巴里发出放气的声音并向圆中心走,小手不能放掉;当老师说打气时小朋友立即往后退把圆圈拉大,但是手不能放掉,放掉了气球就爆炸了。
3、组织幼儿游戏。——师随时关注幼儿、提醒幼儿要慢慢地走,当心气球爆炸.
幼儿园关于鱼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 根据树叶原有的形状组合,拼贴图案。
2. 发展剪、贴、添画的美工技能。
【活动准备】
1. 收集多种形状颜色的树叶,并进行压制处理(叶子压平整不要完全脱水)剪刀、胶水、双面胶、画纸。
2. 粘贴画范例。
3. 《小树叶》音乐
【活动过程】
一、游戏导入,观察树叶。 1. 引导师:"小朋友,秋天到了,秋风把树叶吹进了我们的教室里, 小朋友们捡起树叶放在手上的手上。" (教师活动前边说边把树叶撒到到教室的角落,听《小树叶》音乐) "请小朋友拣起来一片树叶,和旁边的小朋友比一比,看看你的叶子和小朋友的叶子有什么地方相同,有什么地方不同?" (新颖的导入让孩子们欣喜不已,气氛变得轻松活跃) 2. 观察树叶 "谁能向大家介绍介绍你的树叶是什么样子的?(提示:形状、颜色、和大小)它像什么?" (教师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
二、出示范画,请幼儿观察,并引导幼儿仔细观察粘贴画制作过程。 小树叶真神奇,形状不同,可以像那么多东西!看看我们把几个树叶拼摆在一起会变成什么? 1. 出示范画(金鱼 ) 这幅画是用什么做成的?粘贴的是什么?是有哪几种树叶粘贴成的? 请幼儿仔细观察并回答。 2. 教师现场做粘贴画一幅 师:(拿银杏树叶)小朋友们看老师手里有一片什么叶子,它像什么?可以做什么?让孩子发挥自己的想象,自由的说。(有小朋友说像孔雀 ,像花裙子,像扇子) "这么漂亮的树叶,老师想用它做一幅画,小朋友们帮老师一起做吧!" 引导并示范孩子怎样用剪刀、胶水、双面胶等粘贴添画。和孩子们一起做一幅秋天的图画。 (让孩子观察树叶画制作步骤,对过程有整体系统的印象)
三、制作粘贴画 1. 幼儿自由选择树叶,初步尝试拼摆。 师:"小朋友,你最喜欢哪种树叶,你想用树叶粘贴什么呢?"请幼儿自由的选择树叶,构思自己的树叶粘贴画,在画纸上拼摆,调整。 2. 请幼儿跟同伴说说自己拼摆的`是什么,是怎么做的?相互启发更好的创意 3. 让幼儿粘贴,制作作品。 请幼儿适当调整或重新组合好的作品,粘贴,添画,美化自己的作品。注意用剪刀要注意安全,胶水涂抹在叶子的反面,并涂抹均匀。树叶要轻压,防止碎裂。 教师对不同水平的幼儿分层指导。四、欣赏作品。 将幼儿作品贴在主题墙上,让幼儿之间互相评价欣赏粘贴画作品,获得美感与经验。放音乐《小树叶》舞动身体学习小树叶舞动,离开教室。
【活动延伸】 将幼儿的作品办成"会变的树叶"作品展,让大家欣赏。
幼儿园关于鱼教案篇4
活动目标:让幼儿知道不能轻信陌生的话,不能跟陌生人走,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活动准备:
1.请两位幼儿不认识的阿姨扮演陌生人,并设置好情境。
2.饼干、巧克力、玩具等。
活动过程:
1.讲故事《小华和陌生人》。
2.组织幼儿讨论:
(1)小华跟谁走了?
(2)什么是陌生人呢?
(3)他怎么会跟陌生人走的呢?
(4)结果怎样了?
(5)小朋友能不能相信陌生人的话?
(6)为什么不能轻信陌生人的.话?
3.情境练习。学习一些对付陌生人的方法,培养幼儿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
情境(一):一个陌生阿姨敲门进教室,对某幼儿说:“我是你妈妈的朋友,她今天没空,让我来接你回家,你跟我走吧……”
教师提示:
(1)你认不认识她?
(2)如果你不认识她,能不能相信她的话?
(3)小朋友都来想一想,××应该对这位陌生人说什么?(让幼儿练习)这样,陌生人见骗不了小朋友,只好走了。
情境(二):小朋友们正在草地上游戏,一位陌生的阿姨进来,对一位小朋友说:“小朋友真可爱,阿姨给你吃巧克力。”
教师提示:
陌生人给你的东西能不能吃?为什么不能吃?
幼儿在教师的提示下,对陌生人说:“阿姨,我不吃巧克力。”陌生人又拿出玩具给小朋友玩,教师提示:“能不能接受陌生人的礼物?为什么不能?
陌生人遭小朋友拒绝后,边走边说:“真拿这些小孩没办法!“4.结束。提醒幼儿今后不要离开集体或成人单独活动,遇到陌生人时,不能轻信陌生人。
小结:陌生人可能有坏人,坏人会用好吃的食物、有趣的玩具,或者说好听的话骗小孩,把小孩拐走,使小孩再也不能回自己的家,所以我们不能随便相信陌生人的话,更不能跟陌生人走。
幼儿园关于鱼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初步懂得超市工作人员的职责,学会玩超市的游戏。
2、鼓励幼儿积极参加游戏,增进各游戏之间的联系。
3、进一步培养幼儿按要求归类摆放游戏材料的意识、能力。
4、使小朋友们感到快乐、好玩,在不知不觉中应经学习了知识。
5、通过活动幼儿学会游戏,感受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营业员标志、钱、柜台及超市的`各种货物
活动过程:
1、简单讲述上次"超市"的游戏情况,提出游戏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1)在超市中,不能按类收拾游戏材料。
(2)个别幼儿不懂得礼貌待客。
(3)游戏情节较单调,与娃娃家的交往不够。
2、让幼儿按意愿自由选择区域进行游戏,教师给予适当的调整。
3、幼儿分组游戏,教师重点指导超市。
引导幼儿在学会分清"超市"游戏中营业员、保安等角色的工作职责基础上,能与娃娃家进行简单的游戏交往。
教师以经理的角色身份帮助幼儿发展相应的游戏情节。
活动结束:
提醒幼儿按各角色区收拾游戏材料,并要求能整齐摆放。
活动反思:
去超市购物是每个幼儿最开心的事,他们总喜欢一下子买好多好多,什么都要,也不管家长愿不愿意,通过游戏活动也让幼儿从中学会节约的习惯。在进行商店游戏中,我们可以对幼儿进行教育,让他们懂得节约用钱的,要求幼儿每次购物时,只挑选两样物品,也方便后面的顾客购买自己需要的东西。
小班角色游戏教案《小超市》含反思
幼儿园关于鱼教案篇6
有益的学习经验:
1、发展动手、动脑的设计制作能力。
2、增强自信心,激发与同伴分享喜悦的情感。
准备:
用白卡片剪成的各式服装样板,用剪刀将剪好的各种花布剪出不同的.图案,胶水,几件春季服装。
活动与指导:
1、先组织幼儿观察春季服装,给幼儿介绍每件服装上的主要图案,激发幼儿活动兴趣。
2、幼儿装饰服装:
每人取一张服装样板,再从各种图案中选择自己喜欢的图案,将图案设计布置在服装样板上并用胶水粘好。
3、幼儿将自己设计装饰的服装可以赠送给同伴、老师或妈妈,让他们与自己一起分享快乐。
幼儿园关于鱼教案篇7
活动
太阳是孩子十分熟悉而且喜欢的事物,每天户外活动时都能在操场上晒到太阳,孩子们对太阳有了许多的感性经验。而且,每天点名前,我们也都会说一说当天的天气情况。有时候,天阴沉沉的,孩子们都说太阳不出来、阴天一点儿也不好,孩子们都喜欢阳光明媚的日子。另外,孩子们喜欢唱歌,他们在歌唱活动中能体验到活动的成功与快乐。
活动目标:
1、学唱歌曲,跳跃地演唱每一句句末的象声词。
2、通过图谱提示理解记忆歌词,体验歌唱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图谱一幅,小图片若干。
活动过程:
一、、练声:向太阳问好。
“太阳升起来了,今天的天气好晴朗。太阳给了我们光明、给了我们温暖。小朋友,让我们一起向太阳问个好吧!”
“太阳看见这么多可爱的小朋友,听见这么有礼貌的问好,它想给你们唱个歌了。听一听,太阳唱了什么?”
二、引导幼儿倾听、感受歌曲。
1、教师清声范唱歌曲,“你们听到歌里唱了些什么?”
2、教师随乐范唱歌曲。“歌曲里还唱了些什么?”(一一出示小图片,教师念出歌词)
3、掌握跳音。
小鸟是怎么唱歌的?(出示跳音卡,认识跳音符号)一起学一学、唱一唱。
树叶是怎么唱歌的?强化:汉字上面也有什么符号,那我们应该怎么唱呢?
大海、小朋友怎么唱歌呢?(跳音部分连起来唱一唱)
三、看图谱学说歌词。
1、出示一张不完整的图谱。
“这首歌有个好听的名字,叫《太阳升起来了》。老师这里有一张图谱,我们可以把这首歌记下来!”
“老师先把跳音部分填进去,其它空白的地方请小朋友来填。”
“谁出来了,谁开始唱歌?这些小图片应该放在图谱的哪一块呢?”
2、教师边指图谱边演唱,请幼儿填补图谱。
3、有节奏地集体朗诵歌词。
四、引导幼儿学唱歌曲。
1、轻声学唱。“让我们用好听的声音跟着琴声把这首歌来唱一遍。”
2、提醒跳跃地演唱歌曲每一句句末的歌词。
3、学习用接唱的方法演唱歌曲。
“我们换种方式来唱,老师唱小图片,你们唱跳音部分。”
“女孩子来唱小图片,男孩子来唱跳音部分。”
五、延伸活动。
“除了太阳升起,小鸟唱歌;风儿吹来,树叶唱歌;海浪涌来,海水唱歌之外,还有谁也会来唱歌呢?请小朋友们找一找、想一想,把他们编到这首歌里去,一定非常好听!”
活动反思:
今天上午,天气阴沉沉的,看不见太阳。于是,我直接导入和太阳打招呼,让孩子们在歌唱活动之前亮一亮嗓子。在练声时,我用手势指挥暗示连贯与跳跃,为后面的学习作一小小的铺垫。
我拿到这首歌曲,首先针对自己的孩子在词曲方面作了一些修改,把旋律编得更为优美,把歌词改得更为易懂。在设计这个活动中,我考虑了以下两点,在活动后我也觉得比较成功的就是:
1、结合图谱。
我把整首歌曲分成三部分图片,实物图片、汉字图片、最后一个结束句是简谱。这首歌曲一共有五个乐句,那么我在图谱上面划分为五行三列。我不仅从内容出发,还兼顾美观,最上面是歌曲名称,并加上景物装饰,显得这幅图谱既美观又大方,更大的作用是让孩子从中理解歌词的意思。
2、难点前置。
在定位重难点时,我把跳音作为难点,并作为本次活动的一个知识点,使活动有深度,音乐活动就应该有音乐元素。在感受歌曲后我带孩子们掌握跳音,让他们先观察跳音符号,通过“像什么?”来形象地进行观察,并告诉他们名称,再让他们用跳跃的感觉去学一学、唱一唱。我觉得孩子们在这部分掌握得非常好。
总之,整个歌唱活动环节清晰、过渡流畅,活动充分体现出了幼儿的主体性、活动的完整性。幼儿的.主体性表现在师幼互动中,面向全体;活动的完整性表现在歌曲的名称,活动的延伸等等。
在活动的点评中,众多老师也一致认同我的这两点设计策略。指出不足的一点是最后的一句结束句,他们认为把简谱改成五线谱,这样的话,孩子们更容易理解和掌握音阶的高低变化,我也是表示赞同。
在活动中,我班天意的表现一直非常好,举手回答问题也特别积极,就是在演唱歌曲时,他那爱表现的性格使得他的声音异常突出,使得歌唱的声音很不和谐。在平时的歌唱活动中也是这样,我也经常提醒他轻轻地、用好听的声音来唱。当然,每个孩子的发展水平都不一样,接受能力也参差不齐,我觉得发生这种个别的现象也是教学中很常见的问题,这需要在平时的教学中长期关注的事情。
幼儿园关于鱼教案篇8
小朋友们都很喜欢玩游戏,也很喜欢听故事,除此之外,他们更喜欢亲临身临其境去探索身边的新鲜事。如果家长或老师能多加关注,便会发现其实在我们日常生活当中,也有很多可教之材。
今天,咱们就和小朋友们一起来玩《与大灰狼决斗》的小游戏,通过战胜大灰狼的游戏,愉悦幼儿的身心,激发幼儿强烈的作画愿望,进一步体验多种工具绘画所带来的快乐。
一、活动目标:
1.积极参与与大灰狼决斗的绘画活动,充分享受活动带来的快乐。
2.初步学习用粉笔画密密、长长的直线条。
3.懂得团结起来力量大的道理。
二、活动准备:
1.听故事《与大灰狼决斗》,理解"篱笆"的含义
2.小鸡头饰若干(数目和幼儿人数相等),鸡妈妈头饰一只,大灰狼头饰一只。
3.录音机一台,录有欢快、沉闷的音乐磁带一盒。
4.粉笔数盒放在"小鸡家"周围。
三、活动过程:
1.老师扮作鸡妈妈,幼儿扮作小鸡,一起随音乐做起床、做操、吃米等模仿动作。(评:活动开始,老师和幼儿以鸡妈妈和小鸡的角色出现,幼儿容易对老师产生依赖感和信任感。对于个别幼儿的"自由"动作,老师未加干涉,给了幼儿自由发挥的空间。)
2.插"篱笆",学习用粉笔画密密、长长的直线条。(1)"大灰狼"第一次袭击,激起幼儿插"篱笆"的兴趣。"大灰狼"随着沉闷、缓慢的音乐,走到小鸡的家,嘴里不停地说:"我的肚子饿极了,小鸡的肉好香啊?
老师嘱咐幼儿别害怕,并不时地对"大灰狼"作出反击。"大灰狼"突然摔了一跤,狼狈地逃回了家。(评:大灰狼是幼儿较熟悉的动物,它出场时间虽然很短,但马上引起了幼儿强烈的反应,激发了幼儿保护自己的意识,激起幼儿插"篱笆"的欲望,为下面活动的开展打下了一个基础。添加大灰狼摔跤的环节,使活动自然过渡。)
3、插"篱笆",初步学习用粉笔在地上画直线。师:"大灰狼就住在附近,实在太危险了,我们怎么办呢?"幼a:"我要把大灰狼打死!"幼b:"我拿枪把大灰狼枪毙掉!"幼c:"我们躲在家里不出去!"师:"我的孩子真勇敢,想了这么多办法,妈妈喜欢你们!这样吧,我们把家造得牢一些,在家的周围都插上篱笆,大灰狼就进不来了!好吗?"老
师先让幼儿观察插"篱笆"的过程,老师边插边讲:"我们在家的周围插上篱笆,要从上到下直直地插下来,插得长一些,多一些,不让"大灰狼"钻进来。"然后幼儿练习插"篱笆"。(评:组织讨论,让幼儿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进行想象,老师的肯定也鼓励了幼儿与大灰狼决斗的勇气。
幼儿第一次用粉笔,非常开心,完全融入活动过程中。由于在地上画有一定的难度,对幼儿是一次很好的锻炼机会,也使
4、"大灰狼"第二次袭击,补插"篱笆",部分幼儿继续用粉笔在地上画直线。"大灰狼"第二次恶狠狠地出现了,边走边说:"哇,插上了这么多篱笆,看看有没有地方可以钻进去。"幼儿跟随着老师观察"大灰狼"的行迹,当"大灰狼"发现篱笆稀疏或插歪的地方想钻进来的时候,老师鼓励幼儿勇敢些,马上补插上篱笆。
过了一会儿,大灰狼看了看,说"今天实在太累了,下次来一定吃个饱!"然后灰溜溜地走了。(评:这是一个对幼儿的画作评价的环节。让大灰狼来评价哪些线条画歪了、画短了?哪些地方画少了?幼儿在活动中,很明确地知道自己什么地方画得不太好,并通过对付大灰狼,及时地进行更正。最后大灰狼的话,为下一个环节作了铺垫。)
5、继续插"篱笆",用粉笔在地上画密密、长长的直线。师:"看来大灰狼还会来,我们的家还不够牢固,我们怎么办呢?"幼a:"我们再多插些篱笆!"幼b:"我们搬走吧!"幼c:"我们把篱笆插得长长的!"师:"孩子们的办法真好,我们一起再插上些篱笆,插得直一点、插得多一点、插得长一点,好吗?"
幼儿自由选择地方,补插"篱笆"。最后老师和幼儿一起检查。(评:这个环节提供了幼儿继续用粉笔画直线的机会。同时,幼儿观察篱笆的过程,也是对作品再次评价的过程,增强了判断能力,更丰富了幼儿的.绘画经验。同时也提供了幼儿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的机会。)
6、.随着沉闷、缓慢的音乐声响起,"大灰狼"第三次出现,围着小鸡的家走来走去,不时地用肩膀挤挤"篱笆",还气呼呼地说:"这里的篱笆太多了,怎么进不去!……"然后灰溜溜地走掉了。老师和幼儿一起随着欢快的音乐庆祝胜利。(评:结束部分也是对幼儿的画再次作肯定评价的部分。通过与大灰狼决斗,幼儿懂得了团结起来力量大的道理,体验了胜利的喜悦,同时增强了幼儿作画的自信心。)
四、活动评价:
1.整个活动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以游戏情节贯穿始终,将绘画技能很自然地融入游戏中,使幼儿学得轻松,学得开心。同时,幼儿很轻松体验了粉笔的画法,让幼儿体会多种工具作画的乐趣,整个活动轻松有趣。
2.整个活动环节紧扣,层层递进。从"大灰狼"的出现,激起幼儿作画的愿望,到幼儿练习画直线,补画添画,到第二次练习,最后"大灰狼"的离去,是一个幼儿反复练习、反复评价的过程,幼儿的知识经验不断得到巩固和发展。
3.活动体现了一种向上的精神。"鸡"与"大灰狼"相比,是以弱对强的关系。但活动结束后,"鸡"战胜了"大灰狼",让幼儿懂得了团结起来力量大的道理,培养幼儿勇敢的精神,萌发了幼儿相互帮助的品质。
4.此活动在户外进行,能激起幼儿轻松愉快的情绪。在对付"大灰狼"过程中,情绪容易兴奋,又不断地奔跑、躲闪,具有一定的活动量,对幼儿的体能锻炼有一定的好处。
另外,此活动也给我们带来了一定的反思:1.在场地选择和布置时,有待进一步思考。场地不宜过滑和过粗糙,应利于幼儿用粉笔画。另外,幼儿人数和圆圈的大小关系要掌握好,否则会造成幼儿过挤的现象。
5.在活动过程中,老师应注意一些细节。粉笔作画很容易断,幼儿又是第一次用,老师应提醒幼儿随时将粉笔放入盒子里,保持地面干净,养成幼儿良好的作画习惯。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