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一范文网 >实习心得

西藏328心得体会8篇

每次克服困难都是一次积累心得体会的机会,使我们更坚强,如果在体会中的观点表达不够明确,那就会出现词不达意的情况,以下是淘一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西藏328心得体会8篇,供大家参考。

西藏328心得体会8篇

西藏328心得体会篇1

治国必治边,治边先稳藏。从地理位置看,西藏是一片美丽的高原,千山耸立、万水奔腾;从历史发展看,西藏是一片浑厚的土地,沧海桑田、日新月异。

群众致以节日的问候和美好的祝愿”……纸短情长,一往情深,这片雪域高原上的故事格外动人。

做好西藏工作,必须长期坚持、全面落实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从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到坚持治国必治边、治边先稳藏的战略思想,从维护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的着眼点和着力点,到依法治藏、富民兴藏、长期建藏、凝聚人心、夯实基础的重要原则,从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到坚持生态保护第一……这些对西藏工作的规律性认识、党领导人民治藏稳藏兴藏的成功经验,是西藏各项事业取得全方位进步、历史性成就的根本保障,也是推动新时代西藏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谋长久之策,行固本之举。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努力建设团结富裕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西藏,必须实现“四个确保”。确保国家安全和长治久安,就要不断增进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确保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就要推动经济发展,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在补短板上用全劲、使全力,让各族群众更好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同全国人民一道实现富民兴藏、全面小康的目标;确保生态环境良好,就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对世界负责的态度,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守护好高原的生灵草木、万水千山;确保边防巩固和边境安全,就

要发扬“老西藏精神”,缺氧不缺精神、艰苦不怕吃苦、海拔高境界更高,在工作中不断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增强能力、锤炼作风,做神圣国土的守护者、幸福家园的建设者。对此,要抓紧制定贯彻落实会议精神的实施意见,对会议确定的任务部署逐条逐项细化分解,把战略部署变为具体工作安排,确保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地落实。

从刻骨铭心的历史走来,向更加美好的明天进发,西藏的繁荣发展有目共睹。牢牢坚持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激扬坚不可摧的奋进力量,西藏人民必定能书写崭新的发展篇章,创造更大的辉煌。

西藏328心得体会篇2

西藏328心得体会篇3

在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会议指出,保护好青藏高原生态就是对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最大贡献。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对世界负责的态度,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守护好高原的生灵草木、万水千山,把青藏高原打造成为全国乃至国际生态文明高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每一个党员干部在服务群众、干事创业中要秉承“老西藏精神”。

“老西藏精神”是缺氧不缺拼搏的精神。当前,中国经济步入新常态,矛盾进入多发期和风险期,在世界经济低迷,保护主义抬头,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因非经济因素而面临冲击的动荡变革期,面对新发展格局,党员干部要攻坚克难、奋力拼搏,敢于直面矛盾、迎难而上,敢于啃“硬骨头”、挑“硬担子”,拿出解决难题的硬招、实招,成为战风险、渡难关的“战士”。

“老西藏精神”是艰苦不怕吃苦的精神。60多年前,解放军千里进藏,解放数百万受剥削、受压迫的农奴。在进军途中以及之后,在茫茫雪山中逢山开路,在世界屋脊架设一座座通往光明和希望的桥。作为党员干部,无论外部条件如何艰苦,无论所处环境如何恶劣,也要保持吃苦耐劳、苦中作乐的品质,青年时代,选择吃苦也就选择了收获,选择奉献也就选择了高尚。

“老西藏精神”是海拔高境界更高的精神。当年,在高海拔的西藏,无数解放军指战员长眠于此,即使是随时有牺牲的危险,但是他们依然义无反顾,是因为他们胸怀家国与天下,勇于担当解放百万农奴幸的重任。如今,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征程上,每一个中华儿女都是筑梦人,作为组工干部更是使命在肩、责无旁贷。牢记“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把个人成长、家庭幸福与祖国的命运紧紧连在一起,忠于职守、尽职尽责,为现代化事业和民族复兴梦不懈奋斗。

西藏328心得体会篇4

我已深刻理解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和西藏工作的重大任务。以后我要进一步把握工作方向,始终把十个必须作为日常工作的指针和标尺,尽自己所能推动中央决策部署落地见效。

第一,要准确把握维护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这个西藏工作的着眼点和着力点,更加注重加强反分裂斗争,形成维护稳定的铜墙铁壁。

第二,要准确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个重要要求,从增进五个认同的高度,加强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第三,要准确把握改善民生、凝聚人心这个经济社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帮助西藏夯实全面小康成果,不断提高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第四,要准确把握保护好青藏高原生态就是对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最大贡献这个重大论断,把不损害生态环境作为红线,共同巩固好生态安全屏障。

本人通过深入学习贯彻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充分认识西藏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牢牢把握中央关于西藏工作的重要原则,在今后的教育工作上进一步统一思想、深化认识,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

西藏328心得体会篇5

日前在网上读了《徒步进藏》一书,作者是凡凡,一位20几岁的女青年。老实说,书,我是经常读,但真正读完全本的不多,总是由于种种原因,半途而废。《徒步进藏》却让我爱不释手,读完感受颇深。

在人们的印象中,现在的年轻人都是在蜜罐中长大,享受型居多,吃不了苦。而凡凡却专门自讨苦吃,决定徒步进藏。路上的艰辛苦难可想而知,但凡凡毫不畏惧,执意“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以挑战自己的能力、磨炼自己的毅志。一个在北京城里长大的女孩子,有此雄心壮志,不能不让人折服。从该书得知,向她这样的年轻人为数还不算少,在进藏途中屡屡出现,原来,只身或结伴进藏已是一种有志青年的时尚。我赞赏这些年轻人,有志气,有勇气,有毅力和能力,从中我看到了祖国的未来,顿感信心百倍,这些年轻人一定能担当重任,把我们的祖国建设的更加美好强大!

凡凡的父母也实属不简单。现在作父母的,对儿女娇生惯养者居多,“捧在手里怕掉了,含在嘴里怕化了”,宁可自己受罪,也不让儿女吃苦。而凡凡的父母不是这样的,女儿要徒步进藏,他们没有干预,更没有阻止,而是给于支持和鼓励。女儿临行前也没有千叮咛万嘱咐,女儿在进藏途中,时有电话联系,也只是简单地询问一下情况,他们理解女儿的志向,支持女儿的决策,也相信女儿的能力,真是一对了不起的父母!

从书中得知,进藏者不乏其人,其中不包括那些乘飞机坐火车的驴友,而是指那些通过自己的交通方式或只身一人或结伴而行的进藏者,这些人进藏的目的不是单纯的观光旅游,而是要经受途中过程的磨炼,享受亲历亲为的过程和成就。至于交通方式,也真是八仙过海,各显其能,有自驾的,有骑友(骑摩托),有徒步的。令我感到新奇的是竟有选择搭车前往的,一段段的搭,到了一地再找车搭往下一地,这倒是比徒步省力气,但也不是那么容易,也有一定的难处。我真的很佩服这些人,也不知这个办法他们是怎么想出来的!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人们一出门就会提高警惕,似乎坑蒙拐骗偷比比皆是,于是尽量不和生人打交道,担心深受其害。看了《徒步进藏》得知,事实并非如此。凡凡刚一上路就遇到了一位同行者,两人结伴而行。后来在途中又遇到一位徒步进藏者,于是三人合伙,相互照应,有商有量,为了共同的目标,同舟共济;在途中经常有驾车者、骑友擦肩而过,相互之间都会相互鼓励,有的还会把自带的饮料、食品主动奉献给急需之人;驾车者和骑友在前面遇到艰难险阻会及时微信给后面的徒步者,提醒做好思想准备和必要的防护,真可谓三人行则必有我友。在进藏的路上好人居多,正能量是主导,身临其境的人,虽然历尽艰辛,但心中却常常感到暖意,这当然也是动力,给他们加油、鼓劲,更加信心百倍,挺近!挺近!

西藏328心得体会篇6

:

西藏328心得体会篇7

老西藏精神的内涵是丰富而深刻的。我个人理解和体会,老西藏们之所以能够做到中央领导肯定的六个特别,主要是能用实际行动体现和实践了下列五个方面的精神。

1、忠于祖国、服务人民、听党调遣的大局意识和服务精神。这是老西藏精神的最根本、最重要、最核心的价值观,体现了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原则,是老西藏们战胜一切困难和敌人的最主要的精神支柱与力量源泉。

在藏工作的部队将士和地方各族工作人员,热烈响应中央号召,多数主动要求进藏工作。把个人得失、进退、家庭乃至个人生死置之度外,而把祖国统一、民族团结、解放西藏、建设西藏、保卫西藏的需要放在第一位,并视为神圣使命,正如老西藏的代表之一、西藏自治区原党委书记阴法唐同志说:党组织需要到哪里就到哪里,需要干啥就干啥,从不讲任何价钱。

1959年3月直接指挥过拉萨平叛的原十八军政委谭冠三同志,一进藏就表示了要把老骨头埋在西藏的决心。他曾豪情满怀地赋诗一首,题为《贺人民解放军进驻拉萨》:

男儿壮志当报国,藏汉团结重如山;

高原有幸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

为了西藏工作的需要,老西藏们都坚持长期建藏,边疆为家,短的十几年,长的几十年。大家都毫无怨言。许多老西藏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据不完全统计,约有5000多名同志牺牲在西藏的工作岗位上。

2、以苦为荣、以苦为乐的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精神。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老西藏们顶风冒雪、忍饥挨饿,靠双脚走路,征服了雪山、冰河、险滩、沼泽、草地、荒漠,完成了号称第二次长征的路途3000多公里的进军西藏的任务。

以让高山低头,让河水让路的大无畏精神,用汗水和鲜血乃至生命,在世界屋脊上修通了总长3400多公里的青藏、川藏两条公路。有3000多名战士长眠在筑路工地上。

1962年,在震惊中外的中印边界自卫反击战中,我驻藏戍边指战员们又表现出了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英雄气概。打出了军威,打出了国威。

老西藏们就是用这种英勇无畏、吃苦耐劳的精神,排除了各种困难,战胜了各种敌人。

3、严格执行政策、严守纪律的组织观念。

毛主席关于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的重要论断,对西藏工作有着长远的特殊重要意义。当时西南局主要领导邓小平同志对进军西藏、解放西藏工作也多次指出:解放西藏有军事问题,需要一定之军事力量,但军事与政治比较,政治是主要的;更特别强调:解放西藏,要靠政策走路,靠政策吃饭。

1951年5月23日,即《十七条协议》签定的当天下午,毛主席就特别叮嘱张国华等同志说:你们在西藏考虑任何问题,首先要想到民族和宗教这两件大事,一切工作必须慎重稳进。毛主席的这一历史性嘱咐,强调了民族、宗教、统战工作在西藏工作中的极端重要性,具有十分深刻的指导意义。

张经武、张国华、谭冠三等历任西藏党、政、军主要领导以及各级领导,既是战斗队,也是工作队。他们在各级都直接做统战工作和群众工作,都是执行政策的表率、遵守纪律的模范。有的同志甚至因此而献出了生命,但却换来了群众的更大信任。

4、联系实际、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

老西藏们在战斗和工作中,善于把中央交给的任务和方针政策与西藏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把高度的革命热情与求真务实的精神相结合;把雄心壮志与脚踏实地相结合;把敢干与会干相结合。

当年西南局领导之一的刘伯承同志题词指示:精细研究藏族同胞物质的思想的具体生活情况,切实执行共同纲领民族政策。十八军为完成进军西藏、解放西藏的任务,根据中央和西南局的指示,进行了充分的准备、周密的部署。专门成立了政策研究室。通过各种渠道和方法,详细具体地了解了西藏的地形、道路、气候及政治、经济、宗教、民族等各方面的情况,编写了一系列政策规定,把党的民族政策和军队纪律与藏区实际情况相结合,进行具体化,从而保证了各项方针政策的正确制定与落实和各项任务的完成。

5、刻苦学习、钻研业务的敬业精神。

老西藏们为适应工作需要,许多人长期努力刻苦学习,深入钻研,成为干部革命化与专业化相结合的典范,甚至成为专家型的西藏工作者。如早期进藏的牙含章同志,长期注意积累资料,潜心研究西藏历史、文化、宗教等,著有《班禅额尔德尼传》等权威著作,成为著名的藏学专家。我所熟悉的中央统战部原副秘书长李佐民同志,在西藏工作过28年,他刻苦自学藏语、英语,曾出色地为毛主席、周总理以及张国华、谭冠三等领导做过翻译。《中国西藏》杂志原总编辑廖东凡同志,北大毕业后主动去西藏工作了24年,长期深入基层,密切联系藏族群众,成为著作颇丰的西藏民俗专家。

西藏328心得体会篇8

会议强调,要按照省委十三届十四次全会部署,咬定年初既定目标,以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为统揽,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在产业培育升级、重大项目建设、区域协调发展、营商环境优化、民生品质改善上取得新突破,以更加奋发有为的工作作风高质量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努力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心得体会党员心得体会推荐8篇

朗诵心得体会8篇

收获心得体会8篇

篮球课体会心得体会8篇

骨科心得体会8篇

入团心得体会8篇

519讲话心得体会8篇

睡眠心得体会8篇

检修心得体会8篇

职工心得体会8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点击加载更多
    32
    c
    79817

    联系客服

    微信号:fanwen9944
    点击此处复制微信号

    客服在线时间:
    星期一至星期五 8:30~12:30 14:00~18:00

    如有疑问,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问题+截图进行提问,客服会第一时间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