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一范文网 >优秀作文

读《红楼梦》的读后感最新7篇

Anonyme 分享

读书是一种启迪智慧的过程,只有通过认真阅读相关的书籍,我们才能写出有意义的读后感,写读后感也能帮助我们培养良好的写作习惯,淘一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读《红楼梦》的读后感最新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读《红楼梦》的读后感最新7篇

读《红楼梦》的读后感篇1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晕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虽说是再读《红楼梦》,但也和初读没什么两样。第一次看红楼梦是在四年级的时候,只觉得那贾宝玉是个娘娘腔的“女人。”囫囵吞枣似的浏览了一番。当大家后来都高谈论阔的时候,我也只得是无言以对。于是20xx年7月,我再读了《红楼梦》。

——序

渉一池红尘的秋水,焚一柱虔诚的心愿。中国千年文化化作一缕永恒的思念。那水做的女子,那似水的柔情。我不知道是否真的存在此人,但不可否认我的却在朦胧的晨曦中看到了她。她款款微笑,频频走来……

颦儿是这女子的符号,回眸一笑,众芳谢。

她是天上的仙草,为了报答他的浇灌之恩,她用一生的泪水去还他的前世恩情。想起这女子就会想起李煜的诗: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胭脂泪,留人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有人说,她是中国文坛最悲怆的美丽。轻盈的泪珠洒落,虽说是悄无声息,却也惊醒了那枝头上安睡的雀儿。那天边的残阳和着古老的琴弦声,在她怀怨逝去的那一刹那,谱写出一曲永恒。残阳燃着了半边天际,云朵绯红,潇湘馆的古窗旁已寻不到她的身影,独留雀儿在枝头咏一曲寂寥……

如果说这女子是一幅画,那必定令人美到心碎。自幼寄人篱下冷眼旁观着大观园的喜怒哀乐。每一次真切的落泪都让人心疼,直至末了,焚稿断痴情。我似乎看得见那烈火中跳跃着的文字,伴着或明或暗的火光。

“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在她失逝去的那瞬间,镂空的古窗外,花儿谢了一地……

开辟鸿蒙,谁为情种?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一个是枉自嗟牙,一个是空劳牵挂;一个是水中月,一个是镜中花。终是一段尘世情缘,宝玉对她也只是空牵挂。不是宝玉无情无意,只是父母之意,心事终虚化。都到是金玉良缘,宝玉却只念那木石前盟。虽没有海誓山盟,却在黛玉离开后义无反顾的离开了尘世。

潇湘泪,怡红罪,终是痴人累。

细细品味,它荡然涤尽了春天的悸动,夏天的浮躁,秋天的欲望,冬天的简约——豁然开朗。

读《红楼梦》的读后感篇2

?红楼梦》记述了贾府由盛而败的过程,还有贾宝玉和林黛玉深厚真挚的情谊,他们是一对知音,但他们彼此对于对方的情谊是不同的,林黛玉对贾宝玉是纯洁的爱,而宝玉对她是真爱,但他贪玩,不想结婚。

曹雪芹笔下塑造的人物形象个个栩栩如生,如多愁善感的林黛玉,柔中带刚的贾宝玉,举止娴雅的薛宝钗,大多描写的是女性,她们都是女中豪杰,连贾府那么大的家业都是女子在继承。

林黛玉总是多愁善感,她身在贾府,事事小心,觉得自己是一个外人。贾母明知宝玉与黛玉心灵相通,可因为黛玉常年多病,所以贾母把宝钗许配给了宝玉。怕宝玉生气,贾母便骗他把黛玉嫁给他。可黛玉听了这件事,气的岔了气,死在了病床上。连宝玉都没见到她最后一面。

红楼梦的结局是非常悲惨的',家破人亡,宝玉做了和尚,一个名门望族最后落败成家破人亡,这真是悲哀。

人的一生忙忙碌碌到头来不过一场空,很多事情都不是我们能想象到的,虽然背景强大,到头来不过是一个空壳。

人生总会有挫折,不可能一帆风顺,我们要珍惜现在。同时也反应出了封建社会对女子的强迫压力。写出了她们对自由,美好生活的向往,明明相爱的一对人,却因为贾母的一句话就分离,对于他们来说又是何等的无奈。

读《红楼梦》的读后感篇3

?红楼梦》经过四大家族由胜而衰的过程和贾宝玉、林黛玉的感情杯具,展现了一段错综复杂的家族兴衰史,揭示了封建末世的人间百态。

其中元春省亲、宝钗扑蝶、黛玉葬花等经典情节,充满了诗情画意,被广为传诵;所塑造的多愁善感的林黛玉、聪明灵秀的贾宝玉、稳重端庄的薛宝钗等很多人物,形象丰满,风采各异。曲折生动的故事情节令人抚怀感叹,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令人永远难忘。

透过他们的人生遭遇,看到的不仅仅是一场场悲欢离合、命运浮沉的人生大戏,更是一部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书中的人物之多、场面之盛,在中国古典小说创作史上是空前绝后的。

掩卷沉思,泪水长流。宝玉和黛玉杯具式的`结果,让我感怀不已。可冷静思考,生活在封建社会的他们,结果自然是注定的。想到自我,成长在一个日新月异的完美新社会里,生活在一个幸福美满的和谐大家庭里,我要珍惜来之不易的机会,坚持浓厚的学习兴趣,持之以恒地刻苦学习、增强本领,用最优异的成绩去拥抱完美的未来!

读《红楼梦》的读后感篇4

哎!说来也真惭愧,都初三了,四大名著只读了其中的一部《水浒传》,一部充满战争、血腥的小说,但还是蛮容易理解的。人人都说《红楼梦》是四部名著中最难理解的,我觉得一本书只要用心去读,花时间去读,怎么会不理解呢?我一定要试试。

林黛玉是《红楼梦》中的主角,人们常用一些“体弱多病”、“瘦骨如柴”、“病怏怏”的这类词来形容她,也确实如此。我也觉得这个人像一根枯草,被风吹一下就会倒。但当我看了《黛玉葬花》,我觉得自己错了。

曹雪芹笔下的林黛玉不只是一个脆弱无力的美女,只读了《红楼梦》的冰山一角,我却感受到她是一个诗化了的奇女,她的《葬花词》打动了多少读者的心,我越来越被她吸引。她作的每一句词,都是那么的与众不同,充满了她真实的内心情感。即使是一草一水,一山一石这些平凡的景物,她都能展开丰富的想象,与自己的命运联想在一起,感人肺腑。

感觉她就是周敦颐笔下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的清莲。尤其是从她那句“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表现出了她高洁的情志和坚贞不阿的精神。

感觉她是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记》中的其中一员,是与陶渊明志同道合的一类人。对“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的生活十分向往、追求的人。特别是那句“愿奴肋下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

总感觉她又像刘禹锡一样有着“可以调素琴,阅金经”的这种高雅情操。据说她住的地方“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但我觉得这与她的性格也是十分相符的。

此时,我感觉她与诗是一体的,是诗展示了她的迷人光辉,是诗抒发了她的悲伤,是诗发泄了她的愤懑,是诗使她表现出了超凡脱俗。

林黛玉悲惨的身世让我感动,娇美的姿容让我羡慕,多病的身体让我怜惜,横溢的才华令我折服,我陶醉于从她身上散发出的沁人心脾的清香,可惜天妒红颜。

读《红楼梦》的读后感篇5

?红楼梦》著成时为18世纪中期的乾隆时代。前八十回由我们熟悉的曹雪芹所著,后四十回由高鹗续写。初时《红楼梦》命名为《石头记》并以手抄的形式流传。自乾隆年间关于红楼梦的续也都纷纷出笼,并出现了“红学”。

?红楼梦》以贵族名门的贾、王、史、薛四大家族从富贵鼎盛到家族走向衰落、死亡。它以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王熙凤、史湘云、迎春、探春和惜春。一些人为主人公的男男女女之间的真实情感和充满着悲欢离合的一本历史故事书。

在这本书里我最喜欢的便是那“湘云备设螃蟹宴,黛玉魁夺菊花诗”。这一章回主要写了大家一起开了一个“海棠社”。作者从正面描写了薛宝钗、李纨、贾宝玉、惜春等一些人的才华,但是取他人主要为了衬托林黛玉的.冰雪聪明,顺便为后面的一些故事埋下伏笔。

直到宝玉失玉时,此书拉开了贾府走向败亡的帷幕:宝玉赏花时丢了玉,袁妃染恙去世,王子腾死亡等等最终以致贾府衰落。

通过宝玉黛玉爱情悲剧的描写,表现了人生理想的灭亡,具有很强的批判意义。但此书最终以朝廷腐败为主题——葫芦僧乱断葫芦案,呆霸王强夺薄命女。这一章以通过鲜明的人物形象和逼真的场景向我们揭露了当时的腐朽和黑暗,这和现在的腐败很像,但我们应该杜绝这种腐败,应该做一名“干净”人。

读《红楼梦》的读后感篇6

都道是金玉良姻,我只念木石前盟。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叹人间,美中不足今方信。纵然是齐眉举案,到底意难平......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细细地读着红楼梦,才发现在作者平静纯洁的语言下涌荡的悲剧。这的确是一个可以撼动人心的悲剧。青春守寡的史湘云,跳井而死的金钏儿,远嫁的迎春,含冤而死的晴雯,重病缠身的林黛玉......她们都是薄命司上记载的人,都是一个个封建专制下的悲剧人物!

曹雪芹透过红楼梦,揭露了以贾府为代表的封建社会的`腐朽和罪恶。贾府这个表面上的“昌明隆盛之邦,诗书簪缨之族”,内部其实无比的腐败奢侈。平常吃的一种茄子,也要几十种佐料,办一桌酒席就要花百十两银子,遇到贾母过生日、秦可卿出殡等更是花钱如流水,没有节制。贾赦头发花白了,还想讨贾母的丫环鸳鸯做小老婆,事情未成,又从外面买了一个。贾蓉、贾链等更不用说了。

在这个表面上其乐融融的家庭里,其实是矛盾不堪。王熙凤为了三千两银子,破坏了张金哥的婚事,害死了张金哥和守备之子;他们天天为了家长里短的琐事争吵,为了权力你争我斗......尽管林黛玉和贾宝玉都是贾母宠爱的外孙女和孙子,但是在人生重大问题上都不能自己作主。在这样的制度、情况以及习惯下,必定是要衰败的。同时,这也意味着整个封建王朝的衰败。

烟去散尽,只剩泪迹斑斑。红楼梦一场,金玉良缘,却不幸福;木石前盟,终未完成。

读《红楼梦》的读后感篇7

看完《红楼梦》这本书,我对每个人物都有不同的看法,但是有一个共同点是我讨厌里面的所有人物。

?红楼梦》是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为背景,一条是以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为中心,贯穿全书的全线。它以贾宝玉、林黛玉争取爱情自由、婚姻自主和个性解放的思想同封建制度、封建礼教之间的矛盾为线索,以贾宝玉、林黛玉最后对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的彻底背叛和爱情的悲剧结局而告终。

这本书中我最喜欢林黛玉但也讨厌她自身的`懦弱,倘若她在生活中能变得坚强、自信,那她的结局就不会那么凄惨,还有她父亲林如海让她带过去的钱财绝对可以让她这辈子衣食无忧,可就因为她的懦弱与对黄白之物的满不在乎,倒置林如海给她准备的钱财被王夫人她们瓜分,自己被丫鬟欺负也不吭声,遇事只知道流泪,在封建时代眼泪值几个钱啊。我对这本书中所以人物都不满,不满林如海对黛玉的教育;不满贾敏对黛玉的安排;不满黛玉的何事秋风悲画扇的态度;不满贾宝玉的不思上进,整天待在胭脂堆里……

?红楼梦》这本书以歌颂女性为全书宗旨,从封建制度塔尖的贾母到女戏子们,各阶层、各年龄段的女子进行细致刻画。写出无论何种身份的女子的结局都十分悲惨。千红一哭、万艳同悲,以小见大,写旧时社会女子的悲惨命运。又通过贾、王、薛、史四大家族的互相勾结一损皆损的境地,讲述封建末世的内幕。以贾王薛史四姓暗含“家亡血史”之一,警告读者月满则亏、水满则溢的真理。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读龙应台的书读后感参考7篇

读龙应台的书读后感7篇

红楼梦读后感一千字8篇

红楼梦好读后感100字优秀6篇

《红楼梦》读后心得体会5篇

读《执行力》的心得体会最新7篇

《红楼梦》作文最新8篇

读一本的读后感5篇

读呐喊的读后感通用8篇

读呐喊的读后感参考6篇

    付费复制方法
    7天内可复制本站所有文章

    限时特价:5元原价:20元

    微信支付
    常见问题
    提示:如不想复制,请不要长按屏幕影响阅读体验
    常见问题

    1、支付成功后,为何无法复制内容?

    有可能是浏览器兼容问题或者网络繁忙,请刷新页面试下

    2、如何联系客服?

    如需联系客服,请添加客服微信fanwen9944

    (在线时间为周一至周五9:00-12:30 14:00-18:30 周六9:00-12:30)

    刷新重试
    正在开启复制权限中,请勿关闭页面!
    一键下载全文一键复制全文选定内容复制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点击加载更多
    32
    c
    111887

    联系客服

    微信号:fanwen9944
    点击此处复制微信号

    客服在线时间:
    星期一至星期五 8:30~12:30 14:00~18:00

    如有疑问,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问题+截图进行提问,客服会第一时间答复。

    联系客服

    微信号:fanwen9944
    点击此处复制微信号

    客服在线时间:
    星期一至星期五 8:30~12:30 14:00~18:00

    如有疑问,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问题+截图进行提问,客服会第一时间答复。

    联系客服

    微信号:fanwen9944
    点击此处复制微信号

    客服在线时间:
    星期一至星期五 8:30~12:30 14:00~18:00

    如有疑问,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问题+截图进行提问,客服会第一时间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