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文是对我们综合能力的考验,一定要理清自己的写作思路后再动笔,为了能够写出优秀的作文,我们一定要认真积累素材,淘一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回农村作文参考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回农村作文篇1
春节可真热闹,处处张灯结彩,灯火通明,家家作着年夜饭,看着春节晚会。喜气洋洋的鞭炮声更是彻夜不绝!
大年三十的晚上,我站在奶奶家楼下宽敞的大院子里。和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和姐姐一起放炮,我心里就像抹了蜜一样开心,这可是我最喜欢干的一件事啦!
先由爸爸点一串鞭炮,看他小心翼翼地把鞭炮眼儿点燃,接着像老虎一样跑了回来。他刚回来没有一秒钟,鞭炮就噼噼啪啪响了起来,原来替爸爸捏把冷汗的我,捂起耳朵,但是鞭炮那刺耳的声音仿佛能传到天上一样,依然执拗的钻进我的耳蜗,搞得我既兴奋,又害怕。这时邻居家的炮声也噼里啪啦的响了起来,我被这震耳欲聋的炮声吓坏了,撒腿跑进楼道里。
接下来,我们准备放花炮了,爸爸买的花炮的种类可真多,有大礼花、小烟花、降落伞、满天星、地老鼠……
我从袋子了拿出了几根刺花儿,一手拿起打火机,另一只手紧握着刺花的底部,把打火机对准刺花的头,按下打火机的按钮,蓝色的火焰立即冒了上来,将刺花点燃,刺花发出了噼噼啪啪的声音,我扔下打火机,随手又拿起一根刺花,对准点燃了的刺花,这根刺花也被点燃了,我欢快的拿着刺花,挥舞着,刺花的火星在漆黑的夜空中飞舞,就像一颗颗天上的流星从眼前滑过……
我多么期盼新年的到来,这样我就可以开心的放炮了。
回农村作文篇2
星期四那天,是要放国庆节那天,爸妈头一次一伙开车来接我,说实话,我感到好感动,爸妈哪有那么的问过我的事呀……
我心里感觉非常温暖,所以我并没有和伙伴们一起走,而是自己慌慌忙忙的跑到了爸妈车的旁边,感觉体内的温度已经到达了80°妈妈随后跟来,买了可乐and鸡腿,我敢觉更意外了,到底今天是什么日子,我能享受到那么好的待遇?太阳打西边出来了?
到车上我才知道,原来是要去我姥姥家,去乡下,去安徽祁县!!!给我妈撑面子去,去就去吧,我们说走就走,物资已经就绪,有口香糖。面包。鸡翅。鸡腿。薯条。雪碧。何其正。可乐……全都准备好了当然,还有瓜子!出发喽
在路上我们又说又笑,有时睡觉,而爸爸,却坚持在自己的岗位上,一动不动,只是打动着方向盘,那表情,那姿势,让我想起了“木头人”走了大概一个半小时我们就到了祁县。
在哪里吃了米线(就是米粉)那里的果然有特点,和我们的不一样,是一个大的砂锅,里面的材料自己选,然后每人一个小碗,想吃就往,自己小碗里“拔”我们很快吃完了。
又开始踏上了征程,去桃园,也就是我姥姥家,妈妈说,桃源路我最熟悉,交个我,我和爸爸,撇撇嘴,妈妈说,怎么不放心?“不是不放心,是非常不放心!!!”我大声的说道,爸爸只在那里呆呆的笑,唉,谁不知道妈妈是忘事大王呀,走了大概一个小时,就为这国道转悠,我们都急死了,俺娘说的到底是什么路,越走越不靠谱,最后走到了尽头,没办法,真想出一句话来:“上有天堂,下有导航!”不可不信呀,没办法,只好问人,唉,弄了半天,终于找到了,是我爸找到的……
还是老爸英勇老爸伟大,老把尾巴大,刚一夸他,尾巴就大了,好了不计较了,唉,晚上,床不够用了,只能我和我爸在车上睡倒霉!
回农村作文篇3
照我老家的规矩,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是中秋节,在中秋节,我们都要吃月饼。在老家,流传着月饼与朱元璋皇帝的传说......
相传,中秋节月饼始于元代。当时,中原广大人民不堪忍受元朝统治阶级的残酷统治,分分起义抗元。朱元璋联合各路反抗力量准备起义,但朝廷官兵搜查得十分严密,传递消息十分困难。军师刘伯温便想出一计策,下令把写有“八月十五起义”的纸条藏入饼子里,再派人分头传送到各地起义军中,通知他们在八月十五晚上起义响应,到了起义那天,各路义军一齐响应,起义军如星火燎原。很快,徐达攻下了元大都,起义成功了!消息传来,朱元璋高兴得连忙下口谕,在即将来临的中秋节,让所有士兵与老百姓一起吃起义时以秘密传递信息的“月饼”。因此,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便在民间流传开来。
中秋节的月饼各种各样:油亮亮的五仁月饼、晶莹剔透的水晶月饼、酥脆香甜的手工月饼......月饼种类繁多、各型各色,但我最爱吃的还是豆沙月饼。豆沙月饼馅甜而不腻,表皮酥脆松软,油亮亮、金灿灿,让人忍不住想多吃几个。再仔细看馅料,豆泥十分细腻,散发着一股甜蜜蜜的味道,与家人同坐在月光下,吃着这甜蜜蜜的月饼,我的心也是甜蜜蜜的。
在中秋节,每到晚上,妈妈便会设起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红枣、李子、葡萄等祭祀品,开始祭月。在祭月的的祭品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西瓜还要切成莲花状。在月下,将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方向,红烛高燃,全家人一起祭拜月亮。祭拜完毕,妈妈便会切开团员月饼让大家品尝。月饼甜香,唇齿留香,多么美妙呀!
我的爸爸喜欢在中秋节喝桂花酒。老家院中有棵高大挺拔的桂花树,秋天会开出朵朵金黄的小花,中秋节到了,爸爸就会拿出他珍藏了不知过了多少个中秋节的桂花酒,搬把小凳子坐在院中,仰望月中丹桂,闻着阵阵桂香,抿一口香醇的桂花蜜酒,齿颊留芳,连呼吸、说话都有韵味余香了。
中秋少不了赏月,凝望夜空,望着那皎皎圆月,似白玉盘,又似瑶台镜,真应了李白的那首诗:“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月光柔和,让一切都变成了银色。为什么中秋节的月亮总是那么圆、那么亮呢?我总是这样问自己。看到一家人快乐地围坐在一团,我找到了答案:是为了让天下的游子回家团圆啊!
中秋节,好一个团圆节!
回农村作文篇4
人们常说:“孩子们是最盼过年的。”一点没错,过年的时候,我们可以尽情的玩、尽情的笑,可以放鞭炮、可以点花灯……总之,“年”是属于我们的天堂,即使犯些小错儿,家长们也都能“宽容”的一笑了之,因为大人们也是很喜欢过年的。可是,今年过年的时候,我却无意中听到爸爸感慨道:“这年是越过越没味儿了。”正当我缠着爸爸,准备一探究竟的时候,他却指了指奶奶,说:“让奶奶给你讲讲咱农村老家老年间儿是过年的习俗,你就明白了。”
奶奶告诉我,老年间儿老家农村穷,可越是穷人家的孩子,就越盼着过年。通常树叶一落,大家就都缠着妈妈问:“还得多少天到年啊?”那时候,农村过年讲究可多了。一进腊月初一,家家都要炒玉米花儿,年头儿好时,也炒一些黄豆、葵花籽。奶奶说,那叫“腊月初一蹦一蹦”,可以使来年的日子过得更旺。当然,赶年集是农村过年必不可少的一个重头戏。所谓“赶集”就是那时农村没有集贸市场,大家便订个时间,要么逢一、三、五,要么赶二、四、六,总之,就是按照约定俗成的时间大家聚集在一起各取所需。农村每逢赶集就特别热闹,而“赶年集”就是一个地区过年前的最后一两个“集”,那更是热闹中的热闹了。奶奶告诉我,赶年集的时候人挨人、
人挤人,根本走不动,可大家还是乐此不疲,也许只为图个热闹红火的好兆头吧!到了腊月二十三是祭灶王爷、吃糖瓜的日子。那时农村生活穷,一般人家只买一张灶王爷像。有时连新灶王爷像也不买,还供原来的旧像,说什么“老灶王爷知道咱家的底细,不换更好。”其实是买不起。穷归穷,这一天是一定要吃糖瓜、打扫房子的。屋顶、柜下以及平时不动的摆设,一律擦洗一遍,为的是干干净净、甜甜蜜蜜地过年。
临近大年三十,各家各户就开始蒸年糕、蒸馒头,盼着来年能“发”。通常都是奶奶或妈妈蒸,孩子们则负责拾柴烧火。蒸年糕的时候,年糕装锅时要给年糕扎眼儿,否则熟不透。蒸馒头的时候,馒头出锅的时候要往顶上点红点儿。这些通常也都是孩子们你争我抢的活儿。那时候,最难熬的是腊月二十九夜晚。家里大人一个劲儿地催睡觉,可孩子们就是兴奋得睡不着,恨不得天一下子亮了才好,睡不着,还躺在被窝儿里一遍又一遍地叮嘱:“鸡一叫,就得叫我起来放炮!”一年之中,孩子们总是早晨赖着不起,只有大年三十的早晨例外,只要一听到说“快起来放炮去”这句话,“蹭”地一家伙就窜出被窝儿,衣服还没穿利索,人已经跑到当院放炮去了。
欢天喜地的过了除夕夜,到了大年初一以后就是挨家挨户的拜年了。那时候交通不便,几家亲戚走下来要好几天的时间,因此也就留下了“不过十五都是年”的老话儿。
听着奶奶如数家珍般讲述着老家农村过年的种种习俗,回过头来再看看如今过年的境况,我终于明白了爸爸为什么会说“这年是越过越没味儿”的原因了。确实,如今这过年确实是少了一种“味儿”——一种“人情味儿”!
回农村作文篇5
“希望人活得长久,一起度过千里”。在这个家家团圆的中秋节,我总想对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事,表达我的爱,报答他们养育我多年。
我妈妈是老师,我爸爸是老司机。从我出生开始,我就被他们无微不至的照顾着。我生病的时候,他们总是很照顾我。当我不小心摔倒划伤皮肤的时候,他们安慰我,小心翼翼的给我消毒。当他们日夜为我工作时,我不知道他们什么时候有了几缕白发。所以我更渴望向他们表达我的爱。
他们午休的时候我蹑手蹑脚的打扫房间,把地板擦的干干净净,连缝隙都没放过。一切都准备好了,就等他们醒过来。但谁知道,当他们睡眼惺忪地醒来时,我支支吾吾地说不出话来。太好了。我的脸又红又白。很尴尬。窗外一直下着雨,仿佛在催促我赶紧向父母表达爱意。我恢复了信心,准备再试一次,但是说不出来。外面雨下得越来越大,好像在责怪我没有大胆表达爱意。最后,我下定决心无论如何都要说“我爱你”。我把他们拉到我的钢琴前,对他们说:“爸爸妈妈,今天是中秋节,我给你们弹首歌吧!”不允许他们回答,我弹了一首优美的钢琴曲《梦中的婚礼》。他们完全被这美妙的音乐陶醉了,他们感动的不知道我的音乐快结束了。
玩完后,我深吸一口气,深情地对他们说:“爸,妈,谢谢你们养了我这么多年。在这个中秋月圆之夜,我想郑重的对你说:‘我爱你’。”我话音未落,他们兴奋地抱住我说:“孩子长大了,懂事了……”。窗外,雨渐渐停了,天气变得凉爽了,一轮明月高挂在天空。
中秋节是一个团聚的日子,在这一天我表达了对父母的爱。这将是我一生中最难忘的中秋节!
回农村作文篇6
今年过年,直到腊月二十九,爸爸妈妈才从北京赶回来乡下和我们团聚。看到爸妈,我可高兴了!
大年三十的早上,爸爸就忙着把旧春联换下来,贴上新春联。我呢,就在旁边帮点小忙。爷爷到大街上买了好多菜,还买了鞭炮。奶奶在家里打扫卫生,一会儿扫地,一会儿擦桌子,可忙了!
中午过后,爸爸就忙着做年夜饭了。我爸爸他当过厨师哦,只见爸爸不一会儿就做好了几道菜……桌上的菜越来越多,多得我手指和脚趾加在一块儿都数不清了。终于要开饭了,爸爸放完鞭炮后,我们一家人就吃了起来。桌上还有一盘鲜鱼,奶奶说不能吃。我便奇怪地问奶奶:“奶奶,这鲜鱼又不能吃,那放在这里干什么啊?”奶奶笑着说:“‘年年有余’中的‘余’和‘鱼’同音,这样就寓意着我们每年都能余下一些东西。”“哦,原来是这样的啊。”我明白了。然后我向爷爷敬了一杯饮料,祝爷爷身体健康、长命百岁,爷爷也祝我步步高升、学习进步。
到了晚上,家家户户都燃放起了烟花,穿上新衣服的男女老少都在观赏。各种各样的烟花将夜空装扮得五彩缤纷、绚丽多彩……
从大年初一起人们都要相互拜年,祝福亲朋好友来年健康、快乐、平安。我们小孩子都会非常开心,因为我们可以收到压岁钱。
家乡的春节可真有趣,真热闹!真希望每天都这样!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