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一范文网 >方案大全

六年级上册《桥》教案最新7篇

作为教师应该将教案制定完善,这样才能提升教学技能,只有将教案制定好才能使课堂生动有趣,淘一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六年级上册《桥》教案最新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六年级上册《桥》教案最新7篇

六年级上册《桥》教案篇1

project 1 a holiday album

一、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以“making a holiday album”为主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拥英语向别人介绍自己所去过的地方。

本单元的活动任务是利用照片或图片制作一本假日出游相册,并根据照片或图片上的信息,运用第一至第四单元所学的语言知识与同伴进行问答,分享假期乐趣。

单元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在语境中对u1-u4的知识进行复习和运用。

(2)复习并学习部分动词过去式的不规则变化形式。

(3)通过制作“假日相册”复习1---4单元旧知;

(4)重点复习有关“假日照片”的过去式问题及回答;

2.技能目标

(1)指导学生运用学习策略,自主归纳学习。

(2)指导介绍“假日相册”的内容和顺序。

3.情感态度目标

(1)通过本单元学习,让学生学会互相欣赏。

(2)通过本单元学习,激发学生对英语学科的好奇心以及学习兴趣。

二、单元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1)复习并学习部分动词过去式的不规则变化形式。

(2)指导介绍“假日相册”的内容和顺序。

2.教学难点

(1)指导介绍“假日相册”的内容和顺序。

三、单元教学安排

建议在1-2课时内完成本单元教学内容。

第一课时:a、b部分

第二课时:c、d部分

六年级上册《桥》教案篇2

复习目标:

1.掌握本单元生字词的拼音与书写,会写22个生字,会写37个词语。

2.弄清本单元每篇课文的主要内容。

3.感受本单元每篇课文所表达的情感。

4.背诵本单元要求背诵的篇目。

5.掌握语文园地中日积月累部分中的内容。

复习过程:

一、弄清本单元课文的专题是“自然景观”。

二、谈谈你最喜欢本单元中的哪篇课文,为什么?

三、复习《草原》

1.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本文写了美丽的草原以及蒙古族人民热情好客,盛情款待客人的情景。

2.自读课文,看看课文从哪些方面写了草原的美?课文从草原风光美和蒙古族人民远迎款待汉族同胞的人情美两个方面来写草原的美。

3.自由读第一自然段,思考作者初到草原看到了什么景物?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作者初到草原看到了天空、草原、小丘、羊群、骏马、大牛。这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清鲜,天空明朗,草原一碧千里,小丘线条柔美,羊群多而自由,骏马、大牛有时静立不动,像陶醉在这美景中一样。

4.说说你对“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这句话的理解和体会。理解:蒙汉人民之间的情谊深厚,怎么忍心马上分别呢,直到夕阳西下,人们还在这遥远的一望无际的草原上互相倾诉着惜别之情。

体会:这句话作为全篇的结尾,点明了蒙汉两族团结情深的中心。

5.积累描写草原的词语。

6.背诵课文第一自然段。

四、复习《丁香结》

1.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主要写描写了城里街道旁、宅院里、城外校园里、他住了三十年的斗室外丁香的不同形态。

2.自读课文,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描写丁香的?赋予了丁香怎样的情感?作者从丁香的形状(星星般的小花,许多小花形成一簇)、颜色、气味(淡淡的幽雅的甜香)等方面描写,赋予丁香灵动优雅、洁白无瑕、可爱芬芳的情感。

3.默读1至3自然段,思考:作者写了哪里的丁香花?作者写了城里、城外、斗室外以及雨中的丁香。

4.古人对丁香寄寓着怎样的情感?怎样理解作者引用的古人的诗句,引用它有什么作用?“芭蕉不展丁香结”、“丁香空结雨中愁”,这两句诗中把花蕾丛生的丁香,喻人愁心不解,丁香在古人的眼中就是惆怅的代表,愁思的象征。作者引用古诗句有利于表达自己的感情,使意境更加优美。

5.什么是丁香结?它有什么象征意义?作者为什么要把丁香花比作丁香结?“丁香结”的本义是小小的花苞圆圆的,鼓鼓的,恰如衣襟上的盘花扣。象征意义是人生中不顺心的事(愁怨)作者把丁香花比作丁香结的原因有两个,一是丁香花的花苞圆圆的,鼓鼓的,恰如衣襟上的盘花扣。二是丁香花负担着解不开的愁怨。

6.积累描写颜色的词语:,五颜六色、五彩缤纷、五光十色、万紫千红、绿草如茵、黑白分明

五、复习《古诗词三首》

1.背诵《古诗词三首》。

2.《宿建德江》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宿建德江》先写羁旅夜泊,再叙日暮添愁,抒发自己的孤寂情怀。

3.《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描写了什么样的景物?描写的是夏季的景象。描写的景物有黑云、雨、风、湖水。

4.《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突出了诗人丰收之年的喜悦和对田园生活的热爱。

六、复习《花之歌》

1.积累描写花的四字词语:花枝招展、火树银花、姹紫嫣红万紫千红、鸟语花香、花团锦簇

2.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本文写了大自然的话语、从苍穹坠落在绿茵中的星星、诸元素之女、亲友之间交往的礼品、婚礼的冠冕以及生者赠与死者最后的祭献。

七、复习《语文园地一》

1.背诵日积月累《过故人庄》。

2.体会句子的表达效果。

六年级上册《桥》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感受亲情,体味浓重的情意。

2.学习文章巧妙构思,品味语言的准确性。

教学重难点:体味浓浓的亲情,品味语言的准确性。

教学准备:录音材料、课件或小黑板。

曲设计思路:文章内容比较浅显易懂,本文主要在于对学生审美阅读的启蒙的训练,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之美、对情感意境之美的体验。让学生在独立阅读中进入课文,寻找美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导人:幸福家庭是美好的、温馨的,幸福家庭的生活细节也往往渗透着深情

的爱,进入《散步》牧歌式的情景你就会感受到这一点。(板书课题及作者。)

二、自主学习

1.听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内容?’(出示课件l。),

2.自由朗读课文,然后用不同的表述介绍文中的人物。 ‘

3.找出课文中你认为写得生动形象感人的语句,并作简要分析。

三、合作学习

1.找出文中有疑问的语句。

2.小组交流疑难问题。

四、反馈交流

1.从整体上感知,课文写了什么内容?(出示课件2。) 、

明确:(①三代人之间深沉的爱。②中年人的责任感。③一曲尊老爱幼的颂歌。

④幸福的家庭是美好生命的摇篮。⑤互敬互爱的·家人。……)

(让学生从感情上把握文章的内容,只要能够谈出自己的观点即可,不能强求答

案的一致性。)

2.自由表述文中的人物给你的印象。

我:

我的母亲:

我的妻子:

我的儿子:

明确:(这是一道开放性题目,只要学生能够谈出自己的看法,目的在于引导学

生感受人物形象。)

3.找出自己喜欢的语句并加以分析。 ’

明确:(此题在于让学生从理性上认识作品的写作内容,并能够分析其写作特点。)

五、研读赏析’

阅读课文第6自然段,回答问题。(出示课件3。)

1.理解句子,结合你的生活实际谈谈你的认识。

(1)“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就像民族领袖在严重关头时那样。”为什么这样说?

明确:(在严重历史关头,民族领袖的决策和取向影响着民族的命运和社会的发展。人到中年的“我”是家庭的主干,母亲听我的,儿子听我的,妻子听我的,现在祖孙发生了分歧等我定夺,处理好了,全家高高兴兴,处理不好,别别扭扭就会影响家庭的和谐,于是我感到责任的重大,表达我对母亲、妻子和儿子三人浓浓的亲情。)

(2)“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如何理解加点的词?明确:(“早已习惯”:说明母亲和儿子一起生活的时间已经比较长。.“还习惯”:说明儿子因为年龄小,在许多方面尚未形成主见,往往照父亲的意见办事。)

2.回忆生活,叙述你们一家人的和美温馨的场面。明确:(从生活中感受亲情,并珍惜亲情。)

六、梳理巩固

学生同位间交流本堂的收获。

七、拓展训练

(如有时间,在课内进行。)

做《新课标作业设计》中“阅读理解”的第一部分。

八、布置作业

做《新课标作业设计》中“阅读理解”的第二部分和“迁移延伸”部分。

六年级上册《桥》教案篇4

教材分析

日常生活和生产劳动经常应用百分数,如用百分数表示一个数量比另一个数量多或少的关系,又如利息与纳税的计算、折扣的设计与计算等。应用百分数解决问题可以列式计算,也可以列方程解答。这些都是本单元的教学内容。

全单元的教学内容比较多,编排6道例题、四个练习以及全单元的整理与练习,大致分成五段教学。

学生分析

在此学习内容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百分数的定义和读写、百分数和分数、小数的互化、百分数的简单应用、运用方程解决简单的百分数问题。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百分数的应用。

教学内容

小学数学实验教材(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p25-26内容。

教学目标

1.进一步认识“增加百分之几”或“减少百分之几”的意义,加深对百分数意义的理解。

2.能解决“比一个数增加百分之几的数”或“比一个

数减少百分之几的数”的实际问题,提高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会百分数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重点理解“增加百分之几”或“减少百分之几”的意义,能解决有关“增加百分之几”或“减少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 入

1. 我国有一个非常的科学家-----袁隆平,大家知道吗?(如果有学生知道,可以让学生说一说)

2. 他是我国杂交水稻研究领域的开创者和带头人,也是世界上第一个成功地利用水稻杂交优势的科学家,是联合国粮农组织国际首席顾问,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3. 因为杂交水稻比普通水稻的产量要高很多,所以我国杂交水稻的种植面积一年比一年增加。

二、百分数的应用

1.生活中的百分数问题

20xx年某地在教水稻的种植面积为20万公顷,20xx年的种植面积比20xx年增加25%,20xx年杂交水稻的种植面积是多少公顷?

2.线段图

教师提出要求:你能用线段图表示出20xx年和20xx年之间的数量关系吗?

学生独立画图

展示学生的成果

教师评价

25% = 1/4

20公顷

20xx年

25%

20xx年

3.学生自主解答问题

4.班内交流

办法一: 20 × 25% = 5(公顷)

20 + 5 = 25(公顷)

办法二: 1 + 25 % = 125%

20 × 125% = 25(公顷)

三、试一试

1.生活中的折扣

游乐场的套票原来每套30元,六一期间八折优惠,购买一套这样的套票能省多少元?

2. 思考:八折是什么意思?

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见解

教师评价

八折就是现价是原价的80%

3. 学生自主解答然后交流

办法一: 30 × 80% = 24(元)

30 - 24 = 6(元)

办法二: 30 × ( 1 - 80%)

= 30 × 20 %

= 6(元)

四、练一练

1.教科书p26练一练第1题

2.教科书p26练一练第2题

3.教科书p26练一练第3题

五、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六年级上册《桥》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圆周长和圆周率的意义,理解和掌握圆周长的计算公式,并能运用公式正确计算圆的周长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通过引导学生参与知识的探求过程,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创新意识和合作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

3、通过教学,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

教学重难点:

圆周率意义的理解和圆周长公式的推导。

教学设想:

新课程从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着眼,提出了参与、探究、搜集、处理、获取、分析、解决、交流与合作等一系列关键词。这些在本节课都有不同程度的体现。其中,参与是一切的前提和基础,而只有当参与成了学生主动的行为时,参与才是有价值的、有意义的。因此要怎样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吸引他们参与进来就成了基础的基础。这里,老师能善于打破学生思维的平衡状态,使他们产生新的不平衡,从而不断吸引学生参与到新知的探究中来。圆的'周长是一条曲线,该如何测量?的问题使学生思维产生最初的不平衡,当学生通过化曲为直的两种方法的局限性,从而打破学生刚刚建立的平衡,进一步吸引学生探究更加简便的求圆周长的方法。

接着,就是要让学生参与什么,怎样参与的问题了。在引导学生探究圆周长与直径的关系时,学生从猜测、分组测量计算到根据新获取的数据寻找共性的东西,体验到知识的形成过程,发现了知识新成的道。在小组活动前,老师鼓励小组成员间分工合作,活动中教师参与其间,关注学生合作的情况。实验后的广泛交流达到了资源共享的目的,使接下来得到的结合更具可信度,也使学生感受到合作交流的必要性。这种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在学生兴趣点上激疑、质疑,无疑能鼓舞学生的探知、求知精神,使学生真正理解、消化、吸收本课重点内容,不仅学到知识,而且学会学习。]

教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1元硬币、直尺、卷尺、系线的小球、计算器、实验报告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创设情境。

这节课,老师要和同学一起探讨一个有趣的数学问题。

媒体显示:唐老鸭与米老鼠在草地上跑步,唐老鸭沿着正方形路线跑,米老鼠沿着圆形路线跑。

2、迁移类推。

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唐老鸭、米老鼠所跑的跑线,讨论、回答问题。

(1)要求唐老鸭所跑的路程实际就是求什么?

(2)什么叫正方形的周长?怎样计算正方形的周长?(突出正方形的周长与它的边长有关系)

(3)要求米老鼠所跑的路程实际就是求什么?(板书:圆的周长)

3、提出问题。

看到这个课题,你想提些什么问题。学生纷纷发言提出自己想探究的问题。

梳理筛选形成学习目标:①什么叫做圆的周长?②怎样测量圆的周长?③圆的周长与什么有关系,有什么关系?④圆的周长怎样计算?⑤圆的周长计算有什么用处?

[设想:通过创设情境,引发学生参与形成学习目标,既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又为学生创造了自主学习的氛围,指明了探究方向,避免盲目性。]

二、自主参与,探究新知。

1、实际感知圆的周长。

让学生拿出各自圆片学具,边摸边说圆的周长;同桌之间相互边指边说。

2、明确圆周长的意义。

引导学生解决第一个问题,概括什么叫做圆的周长。(媒体显示一个圆,并闪动圆的周长)

(1)圆的周长是一条什么线?

(2)这条曲线的长就是什么的长?

(3)什么叫做圆的周长?

学生讨论互补,概括出围成圆的曲线的长叫做圆的周长(显示字幕)

[设想:让学生动手摸一摸圆的周长,初步感知周长是一周的长度,再动口说一说培养学生把思维过程转化为外部语言更增强对圆周长的感性认识。在学生对圆周长有了较强的感性认识后,体验及形象理解圆周长的意义。]

六年级上册《桥》教案篇6

设计说明

本节课复习的是百分数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常见的百分率是小学数学中的重要基础之一。

本节课在教学设计上有如下特点:

1.创设情境,在具体的情境中复习百分数的意义。

在数学教学中,适时地给学生营造一个生活情境,不仅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且有利于学生发现问题,探索新知。复习中,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结合具体情境,体会百分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理解百分数的意义,并在列表对比中,明确百分数与分数的区别和联系。

2.巧用图示,有序地复习百分数、分数、小数的互化方法。

思维导图在教学中备受关注,因为它可以帮助学生理清思考过程,把知识要点清晰地呈现在学生眼前。引导学生有序地复习百分数、分数、小数的互化方法时,结合学生的回答,把三者之间互化的方法用图示表示出来,使学生直观地了解并轻松掌握三者之间的互化方法以及相互间的可逆关系。

3.重视迁移,培养学生类推的能力。

根据百分数与分数的密切关系,百分数问题在解题思路和方法上与分数基本相同这一特点,联系分数知识复习、理解百分数问题中的数量关系,使学生能够正确解答百分数问题。这样设计,可以帮助学生沟通分数、百分数之间的内在联系。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

教学过程

⊙情境激趣

(出示课件)一件绒衣的成分如下:

羊绒:14.8%

超细羊毛:73.5%

天丝:11.7%

读出这件绒衣成分的相关数据,并说出这些数据的意义。

设计意图:通过具体情境,调动学生复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复习热情,为高效复习作铺垫。

⊙复习百分数的相关知识

1.复习百分数的意义。

(1)什么叫百分数?它的意义是什么?(板书:百分数)

(像14.8%、73.5%、11.7%…这样的数叫做百分数。百分数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百分数也叫做百分率或百分比)

(2)百分数和分数在意义上有什么不同?

(结合学生的回答,用课件展示,列表对比)

百分数

分数

意义

百分数是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

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1份或几份的数叫分数。

区别

百分数通常只是表示两个数的倍比关系。

分数既可以表示两个数的倍比关系,又可以表示一个具体数量。

联系

百分数可以看作分母为100的特殊分数。

2.复习百分数、分数、小数的互化方法。

(1)百分数、分数、小数的互化方法是什么?

①小数与分数的互化方法。(结合学生的回答,课件展示)

②小数与百分数的互化方法。(结合学生的回答,课件展示)

③百分数与分数的互化方法。(结合学生的回答,课件展示)

(2)巩固练习。

①把下面各数化成百分数。

0.625= 0.2= 0.6= 3=

②把下面的分数化成百分数。

= = =

③把下面的百分数化成小数或整数。

42%= 108%= 5.4%= 200%=

3.复习百分数应用题。

(1)复习常见的百分率问题。

(课件出示教材116页12题)

取小麦500 g,烘干后,还有428 g。计算出这种小麦的烘干率和含水率。

烘干率=×100%

含水率=×100%

(解决问题,然后复习其他常见的百分率)

(2)复习百分数乘、除法应用题。

[课件出示教材113页3题第(3)、(4)、(5)小题]

①一件衬衣原价125元,现在降价20%。现在售价是多少元?[125×(1-20%)=100(元)]

②一件衬衣降价20%后,售价为100元。这件衬衣原价是多少元?[100÷(1-20%)=125(元)]

③一件衬衣售价为100元,一条长裤的价钱是这件衬衣的150%,这条长裤的价钱又是一双皮鞋的。这双皮鞋售价是多少元?

长裤:100×150%=150(元)

皮鞋:150÷=180(元)

(3)小结。

解百分数乘、除法应用题的关键是找准单位“1”,解题思路与分数乘、除法应用题的解题思路一样:单位“1”已知,求比较量用乘法计算;单位“1”未知,求单位“1”用除法计算。

设计意图:在系统复习百分数的相关知识的基础上,重点复习应用百分数知识解决问题的思路和解题方法,使学生利用百分数乘、除法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

⊙巩固练习

完成教材114页5题。

⊙课堂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复习,你都进一步理解了哪些知识?

⊙布置作业

教材116页13题。

板书设计

百分数(一)

1.百分数的意义

2.百分数、分数、小数的互化

3.百分数应用题

六年级上册《桥》教案篇7

教学目标

1、体会贝多芬在创作《月光曲》过程中感情的变化。

2、在理解内容的过程中,初步学习分辨事物和联想。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1、通过分析人物言行体会贝多芬在创作《月光曲》过程中思想感情的变化。

2、初步学习分辨事物和联想。

教学方法

讨论法、情境教学法、朗读指导法、启发法

教具:电脑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二.检查预习

1、认读生字词

2、指名分节读课文,师纠正读音

3、通过预习你对课文有哪些了解?

4、学生质疑

三、了解课文大意,理清文章层次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新课

1、板书课题:月光曲

2、请生简述《月光曲》的创作过程。

3、质疑:这节课你们还想知道些什么?(引导生从内容及人物质疑)

二、体会贝多芬在创作过程中的感情变化

1、生快速阅读课文,把课文中描写贝多芬言行的句子找出来?

2、品读句子,再联系上下文,小组讨论问题。

课件出示问题:贝多芬为什么这样做?为什么这样说?想象他当时的心情怎样?

3、交流讨论情况,重点体会以下几方面:

(1)贝多芬进屋是被兄妹的谈话所感动;

(2)贝多芬弹一曲是看到兄妹穷,但又爱音乐,产生了同情心;

(3)贝多芬又弹一曲是因为发现盲姑娘是他的知音,很激动;

(4)贝多芬飞奔回店是因为创作了一首新曲子很兴奋。

根据生回答板书贝多芬言行及心情的关键词

4、 小结

(1)通过刚才的'讨论交流,大家又有什么新的收获?

师述:这些感情的变化其实就是贝多芬创作出《月光曲》的原因。

(2)这些结论我们是通过什么途径得到的?根据生述板书学法。

分析言行问

体会心情

理解内容

三、学习体会第三节

1、文中哪里最让贝多芬感动?(课件出示兄妹对话)

一个姑娘说:“这首曲子多难弹啊!我只听别人弹过几遍,总是记不住该怎样弹,要是能听一听贝多芬自己是怎样弹的,那有多好啊!”那个男的说:“是啊,可是音乐会的入场券太贵了,咱们又太穷。”姑娘说:“哥哥,你别难过,我不过随便说说罢了。”

2、用刚才的学习方法,进行小组讨论,体会兄妹说话时的心情变化。

3、交流讨论情况

(1)妹妹说第一句话时是(渴望)的心情,因为她知道贝多芬来到小镇,很想

听贝多芬弹琴;

(2)哥哥说话时是带着(难过的、遗憾的)心情,因为家里穷他不能满足妹妹的心愿;

(3)妹妹说第二次话时是带着(安慰)哥哥的心情,因为他不想让哥哥为了她而难过。

4、指导朗读兄妹的对话

(1)同桌分角色练读。

(2)指名生分角色朗读。

(3)男女生分角色朗读。

5、听了兄妹谈话,你有什么想法?

6、 小结:贝多芬正是被这对穷兄妹间的真挚的情感所感动了,才进了屋,才有了后来献给兄妹俩的《月光曲》。大家想听这首曲子吗?

四、初步辨别联想与实在事物

1、请生划出文中暗示《月光曲》曲调的句子。(课件出示句子)

2、小组讨论:读句子,根据内容画一画。

3、请生展示作品,并让大家评议。

4、课件出示选择题,让生选择《月光曲》曲调,并说理由。

选一选:a、舒缓——明快——激昂

b、明快——激昂——舒缓

c、舒缓——激昂——明快

5、欣赏《月光曲》

6、请生通过朗读表现出曲调的变化。

7、大家是通过什么途径体会到《月光曲》的曲调的?

8、哥哥为什么会想到这些?

9、师述:通过学习我们发现联想可使文章的内容更丰富,但联想要以实在

事物为依据。而同样的音乐,让不同的人听,由于各人的经历不同,可能会有不同的联想。

五、扩展,体会文章中心

1、听音乐,想一想:

盲姑娘静静地听着,仿佛看到( )。

我静静地听着,仿佛看到( )。

2、你们认为贝多芬想通过这首曲子表达些什么?

3、穷兄妹俩听了贝多芬的曲子,他们很幸福。从贝多芬那儿他们也获得了自信,今后他们会怎样面对生活呢?

板书设计:

月光曲

听:谈话(感动)

贝多芬看:贫穷(同情)

弹:一曲又一曲(激动)

记:曲子(兴奋)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小学六年级上册5单元作文7篇

六年级上册,作文推荐7篇

六年级上册《悔》作文优质7篇

六年级上册《悔》作文7篇

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作文变形记500字7篇

六单元上册五年级作文精选7篇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作文600字7篇

六年级上册语文泪的作文7篇

六年级上册语文作文1-8单元作文7篇

六年级上册五单元的作文500字7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点击加载更多
    32
    c
    57517

    联系客服

    微信号:fanwen9944
    点击此处复制微信号

    客服在线时间:
    星期一至星期五 8:30~12:30 14:00~18:00

    如有疑问,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问题+截图进行提问,客服会第一时间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