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教案是需要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以及实际的教学进度的,在正式开始新的教学内容之前,我们一定要先准备好教案,以下是淘一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小学一年级音乐课教案5篇,供大家参考。
小学一年级音乐课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中前后两段人物情绪的变化,尝试用不同的速度、表情等进行表现。
2、两人合作创编简单动作进行演唱,体验与同伴合作表演的快乐。
活动准备:
歌曲flash
活动过程:
一、直接导入:
1、今天,老师要请你们听一首歌曲,听听看歌曲里发生了一件什么事情?
2、欣赏歌曲一遍(教师弹唱):歌曲里讲了一件什么事情?(幼儿回忆歌曲内容,教师用歌词帮助幼儿整理)
3、再听一遍:两个小朋友生气时是什么样子?和好时是怎么做的?(可请个别幼儿示范动作、表情等)
4、教师弹唱,鼓励幼儿根据歌词做动作。
二、表现歌曲
1、幼儿观看歌曲flash,仔细观察:生气的时候唱起来可以怎么样?和好了心里怎么样,可以怎么唱?脸上表情怎么样?
2、幼儿两两结伴,尝试用不同的速度、表情表现不同的情绪。
3、请个别组幼儿示范表演,鼓励幼儿模仿相互间比较好的动作、表情等。
4、幼儿结伴集体歌曲表演。
三、联系生活经验讨论:
1、你平时有生气或者着急的事情吗?是用什么方法让自己高兴起来的?
2、当你和好朋友发生矛盾和争执的时候,你是怎么解决的?
3、教师介绍大人在生气、着急、伤心时调节情绪的一些方法,帮助幼儿积累相关的生活经验。
小学一年级音乐课教案篇2
教材分析
本课是人教版《音乐》教材三年级上册《快乐的doremi》单元第二课时内容,通过演唱歌曲,感受乐器热烈、欢快的气氛。激发学生的音乐兴趣,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感受力、表现力和创造力。
教学方法的分析
这首歌曲有三段,每段由五个乐句组成,第三句是难点,第四句与前三句的情绪不同,所以不适合大步子教学,适合采用层层推进的方式设计教学。
设计意图
在欣赏蓝精灵表演的节目时,大家都想和蓝精灵一样,当一名小小音乐家。教师在示范的时采用不同的方式表现歌曲,让学生找出不同并进行模仿。激发学生表现音乐的欲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教学内容:
1、学唱、表演、创编歌曲《我是小小音乐家》
2、认识中外乐器及了解音色
教学目标:
1、技能目标:富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并进行简单地表演。
2、认知目标:认识手鼓、喇叭、木琴三件乐器及了解其音色。
3情感目标:通过当一名小音乐家,激发学生表现音乐的欲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教学重难点:
1、歌曲情绪的处理。
2、熟练掌握十六分音符。
3、正确演唱一字多音的歌词唱法,如“跳吧、唱吧”。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师:“大森林里,正在举行一场音乐会,我们一起去看看吧!(出示图片)同学们都看到些什么乐器啊?”
2、生:手鼓、喇叭、木琴......
3、师:“同学们真棒!我们现在来看看这三种乐器!”(出示乐器图片和乐器声音)
4、师:“蓝精灵们,用这些乐器演奏了一段旋律,我们一起来听听吧!”(出示旋律片段)
“这段旋律很好听,我们一起来学一下吧!”(板书节奏)
5、师示范节奏,生模仿。(用“哒”表示),
6、师:(出示板书“手鼓”“喇叭”“木琴”)让学生说出动词和乐器的声音。(打起、吹起、敲起、嘭嘭嘭、嘀嘀嗒、叮叮咚、)
7、全班带歌词一起表示该部分的节奏。
8、师:“大家表现的真好!”
“蓝精灵们给我们带来了一首歌,我们一起来听听吧!”(播放全曲)
“这是一首非常欢快的歌曲,同学们听了之后是不是也觉得很快乐呢?”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首欢快的歌曲吧”(出示课题)
二、学唱歌曲
1、师:“学唱之前,我们再听一次歌曲,我们用”啦“来哼唱。”
2、播放歌曲。(出示歌词)
3、师范唱第一段,生跟唱。
4、师:“老师唱完第一段了,谁能跟琴来唱唱第二段?”
5、个别唱,并让生说说第二段哪里最难唱。师进行指导。
6、师:“前面两段大家都会了,现在同学们可不可以唱唱第三段呢?”
7、生齐唱第三段,难点部分单独唱
8学生随琴跟唱整首歌曲。(如有错误,师及时纠正)、
9、师:“大家唱的很好,现在老师再来唱一遍,大家来找找有什么不同?”(师加上舞蹈动作范唱)
10、师:“现在谁能更有创意一些,自己加一些舞蹈动作呢?”
(全班边唱边跳一遍,请个别学生上台表演。)
11、引导学生用伸懒腰的方法掌,掌握“跳哟、唱哟”的节奏特点。
12、歌曲对唱、接龙唱、前后唱......
三、小结
1、师:“先前,我们认识了三种乐器,分别是手鼓、喇叭和木琴。今天老师还带来了几种乐器,看看那位同学知道是什么?(三角铁、串铃、沙锤、)
”认识了新的乐器之后,我们请几位同学来演奏吧“(全班表演唱,个别学生伴奏)
2、师:”今天,我们学习了这首欢快、活泼的歌曲,大家都当上了小音乐家,还能用乐器给歌曲伴奏,真是太棒了!课后,大家还可以自己动手做一些乐器,和精灵们一样自己开一场音乐会!现在同学们用自己创编的动作,表演给自己的好朋友、老师、家长。(响音乐,生表演唱、下课)
课后反思:
一、导入的重要性:在试讲的过程中,我觉得一堂课最重要的是导入。有好的开始,就会有好的结尾。精彩的导入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认真上好每堂课,不出彩的导入让学生没有新鲜感,学习效果减半,
二、分段教学:如果在教唱的过程中,反复演唱歌曲,学生理解不了歌曲所表达的情感,在演唱过程中表现不了歌曲情绪。分段教学一般是先教重点,学生掌握重点之后再学唱其他部分,轻松很多,对歌曲的理解也有进一步的认识。
三、学生的创编:在学生创编的环节里,教师应该事先多准备不同的方案。本课在试讲的时候,让学生拿出铅笔敲打课桌来为歌曲伴奏,事实证明,这种方法对低年级的学生不适合,破坏了课堂秩序,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整个课堂显得杂乱。后来改为学生自己创编动作来为歌曲伴奏,如:拍手、击掌、拍肩、跺脚等。
通过这次上课,我学到了很多知识,吸取了很多经验。我很感激有这次学习的机会,非常感谢各位老师对我的指导和帮助,我还有很多不足之处,缺乏教学经验,望各位老师多提点,我一定虚心接受。
小学一年级音乐课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看图编故事,并能有组织有安排的进行“小青蛙找家”的戏剧表演;
2、通过表演,学唱《小青蛙找家》,并体会歌曲情绪的变化;
3、通过戏剧表演,教育学生要爱护小动物;
4、通过一系列多样化的评价,让学生自信的进行表演;
教学重点:
1、能根据图画提示进行戏剧表演;
2、能根据歌曲情绪的变化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
能将戏剧表演的内容完善,发展学生的创作、想象力;
课时计划:
一课时
教具、学具准备:
学生自制青蛙头饰、磁带、录音机、电子琴、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看图讲故事
1、师板书:故事大王
学生用两分钟进行13页的.故事创作。
2、同座位互相指出对方讲故事的缺点,并互相讲一讲。
3、师奖励,学生踊跃上台,讲故事,最后评出“故事大王”
三、戏剧表演
1、师引导学生大胆想象、创作,学生画想象中的青蛙,并涂色,师生共同布置一个“青蛙的家”。
2、学生自由组合,分组进行商量,并制定出表演过程,看哪一组表演的和别人不一样?
3、将自己画的青蛙贴于身上,代替头饰进行表演,学生根据自己设计表演,生介绍自己的角色,再表演。
4、学生评出表演突出的学生,并说出选他们的理由,师对表演突出的学生奖励,其余学生给予鼓励。
四、歌表演
1、师播放《小青蛙找家》,学生静听。
2、听范唱,师分句弹唱,学生自己填词练习,再完整练习。
3、进行歌表演,根据歌曲的音乐情景进行表演。
4、师对表现好的学生给予鼓励。
5、学生拍唱着歌曲走出教室。
小学一年级音乐课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能听辨音乐,用动作来表现自己感受到的不同的动物形象。
2、通过欣赏,体会音色在乐曲中的作用,培养学生保护动物的意识。
重难点
1、通过即兴创编,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表现力
2、通过即兴创编,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表现力
教法:讲授法、讨论法
教具:电子琴、手风琴
教学过程
一、课前复习:
复习歌曲《在动物园里》
二、展示学习目标:
三、新授:
1、小朋友们注意听,有一只动物走过来了,是什么动物呢?你们听了音乐后告诉老师是什么动物?(放音乐)
2、学生听音乐后回答。
师:为什么说是这些动物呢?你是怎么感受到的?请你模仿狮子的吼叫声,你能模仿它走路的动作吗?
3、象这种音乐的声音听起来很威武、雄壮,一般都是描写那些比较威武、凶猛、强悍的动物,比如狮子、老虎、狼、鳄鱼等等,这段音乐就是描写狮子的,名字叫《狮王进行曲》,(课件)描写了狮子威风凛凛的形象。下面我们再听着音乐,看看是不是听到了狮子的'吼叫声?狮子叫了几声?
4、听音乐,学生模仿狮子走路和吼叫。最后一起说:我——是——狮子王!并要求学生最后造型定格。
5、美国有一部描写狮子的非常有名动画片,名字叫——《狮子王》,很多小朋友都看过,是吗?现在,我们来欣赏这部影片的第2部片段。
四、:
小朋友们,今天,我们一起到动物园里玩了一圈,在动物园里,我们欣赏了一首乐曲《狮王进行曲》,小朋友们玩得高兴吗?你们回去后把自己创作的歌曲唱给爸爸妈妈听,让他们也一起分享你们的快乐。
板书设计第四单元音乐中的动物
欣赏:《狮王进行曲》
小学一年级音乐课教案篇5
教学目标: 在音乐实践中,准确有感情地演唱《牧童》,并试着在歌曲中加入三角铁伴奏,探索三角铁的敲击方法,掌握姿势,能在《放牛歌》的间奏加入锣鼓镲的.伴奏,感受为歌曲伴奏的愉快。
教学重点:准确有感情地演唱《牧童》
教学难点:加入打击乐伴奏
教学准备:电子琴、录音机
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开始部分:
1、 听音乐问好!
2、 复习上节课内容。
3、 复习柯尔文手势。
二、基本部分:
1、 导言:
2、 表演《牧童》
(1) 完整地聆听音乐录音。
(2) 提示各种唱出了哪些内容?复听歌曲。
(3) 随着录音轻轻敲击双响筒。
3、 编创与活动——双响筒的认识
4、 表演《放牛歌》
(1) 提示学生注意听觉与视觉相结合。
(2) 跟着歌曲录音,用听唱法学会歌曲。
(3) 提示学生,没有歌词的旋律时间奏部分,有锣鼓镲伴奏。
5、 编创与活动——认识三角铁
6、 编创与活动——锣鼓镲的创编
三、结束部分:
小结。结束全课。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