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写事迹是能够提高我们的自我认知能力的, ,完整详实的事迹描述是彰显个人魅力和潜力的最佳方式,淘一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孝星事迹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孝星事迹篇1
王文锦,今年11岁,是北师大附小四年级的学生,她是父母的好女儿,爷爷、奶奶的好孙女,老师的好帮手,同学们的好榜样,小区里的好少年。很小的时候他就懂得了自己能做的事要自己做。刚刚升入二年级她就已经开始学习自己洗小件衣物了,并学习着自己整理房间。从小就知道使用礼貌用语,向长辈问好,深受小区居民的喜爱。她的父母在外工作,经常不在家,她就和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成了一名“留守儿童”。
百善孝为先,自从学习弟子规以来,王文锦同学受益匪浅,使她充分认识到了孝敬父母尊敬长辈是中华民族的一种美德。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体现了她对长辈那份真真切切的孝敬之心。平时,她虚心听从爷爷、奶奶的教诲。有好吃的,她总是先让爷爷、奶奶吃,然后再自己吃;每逢吃饭时,也总是等爷爷奶奶坐下了,自己才坐下动筷子,吃饭从不挑食,也不掉一粒饭,总是把碗里的饭吃得干干净净才完事。饭前主动摆放餐具和桌椅,饭后帮助奶奶收拾碗筷。能帮助奶奶做的事,总能主动伸出手来去做。自己的事情就更不用奶奶插手了,如:穿衣、洗脸、收拾房间等等这些事情都能自己去做。有时,和爷爷奶奶一起回家,看到他们拎的东西太多,她总是主动地帮助拿上一些;烧菜时少了油盐酱醋什么的,她也总是欣然前往……他对爷爷,奶奶十分孝敬,从来不顶撞他们。有时爷爷奶奶身体不舒服,她总能问寒问暖,服侍在床前,给爷爷奶奶端水拿药,能照顾好爷爷奶奶,所以她成了爷爷奶奶的精神支柱,是爷爷、奶奶的“贴心小棉袄”。
她是一个懂得感恩的学生。在学校,她对工作认真负责,是老师得力的小助手。她忠于职守,积极帮助老师管理班级,关心集体荣誉。学习上认真完成各科作业,并能提前预习各门功课,上课认真听讲,积极动脑思考,主动举手发言,学习上不懂就问,成绩优异。是老师心目中的好学生。她品学兼优,善于团结同学,热心助人、人缘很好,和同学关系密切,同学们都愿意接近她,更因为她乐于助人。在同学中很有威信,只要有人遇到困难,她都会伸出热情之手竭尽全力地帮助他们,从不推辞拒绝。
孝星事迹篇2
常瀚仁在家中是个听话懂事的好孩子,每当看到爸爸妈妈忙碌了一天回到家,忙着在厨房做饭或是收拾家务的时候,常瀚仁都会过来问需要他做什么,虽然大多数时候家长都拒绝了他的帮助,并让他安心学习就好,但是他的这些言行举动还是让大人们感到很欣慰。
最近一段时间,常瀚仁的爷爷生病住进了医院,为了不影响孩子的学习,除了双休日时间爸爸妈妈都不让瀚仁去医院探望,但每次爸爸妈妈从医院回来,常瀚仁都不会忘记问一问爷爷的病情。上星期六晚上,常瀚仁同学一家三口去医院看望老人并准备去医院吃晚饭,他们去买了常瀚仁最喜欢吃的烧饼。来到医院,碰巧老人正在吃饭,常瀚仁也拿出烧饼正要吃,忽然听见躺在病床上的爷爷说了一声:“瀚仁给我块饼吃。”常瀚仁听了爷爷的话,立刻把正要往自已嘴中送的烧饼改向送进了爷爷的嘴里,由于爷爷生活不能自理,吃饭需要别人喂,常瀚仁便把饼一点一点的撕下来,又一点一点的送到爷爷口中,看着他那专注的样子,在场的人不仅感动得热泪盈眶。
还有一次,常瀚仁的爸爸出差不在家,碰巧妈妈又感冒发烧得厉害,看见妈妈躺在床上难过的样子,常瀚仁说了一句让妈妈到现在仍记忆忧新的话:“妈妈,爸爸不在家,还是让我来照顾你吧!我去帮你买药!”看着他那坚定的样子,俨然就是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妈妈没再说什么,于是给楼下单位诊所的李医生打了个电话,告诉了她自已的病情,并告诉她常瀚仁将帮妈妈去拿药的事。不一会儿,常瀚仁便取药回来,把药放到妈妈的床前,并为妈妈端来了水,看着妈妈把药吃下去,常瀚仁又忙着去看厨房的饭好了没有,还不时过来关切的问妈妈是不是感觉好点了……大约过了半个小时的时间,妈妈感觉好多了。后来妈妈把这件事告诉了常瀚仁的爸爸,为此,爸爸还送了常瀚仁一个“小小男子汉”的称号呢。
常瀚仁的小故事还有很多很多,事情虽然都不大,但是件件都让大家感觉这孩子每天都在成长,孝敬老人、体贴父母,从小事做起,从点点滴滴做起,从未辜负老师的教诲和家长的期望。
孝星事迹篇3
巴音镇蒙汉十社的小张是个诚实守信,讲文明、懂礼貌,乐于帮助别人,多年以来,在孝敬公婆,兄弟姐妹和睦,邻里团结,遵纪守法等方面事迹感人,赢得了乡亲们的认可。小张和丈夫是2000年结的婚,至今已有13个年头,一直和公公、婆婆同住一起,同吃一锅饭。大多数人都认为:婆媳关系是天底下最难交往的。而在小张的眼里,公公、婆婆岁数都大了,他们一辈子经历的苦难不可胜数,可想而知,随着改革开放给农村带来了勃勃生机,我们的日子是越过越好、越来越红火,但我们绝不能因为生活好了而忘记我们的亲人,丈夫的亲人,也是我的亲人。
现在,他们的岁数都大了,生病长灾是必然的,不可遇测的,这时候,他们最怕的就是孤独,最需要的就是子女的关怀,虽然丈夫是抱养的,但是养育之恩胜于亲生,精心赡养他们是我们子女最基本的义务。小张的公公现在是88岁高龄了,在04年就检查出冠心病,经常吃药看病,08年又得老年痴呆症,不认识人,四处乱跑,砸东西,好不容易把公公住进了医院,十多天后按公公的要求出院回家,当时,公公因病已全身瘫痪不能下床,丈夫虽有兄妹四人,多半在外工作或忙于农活不能长时间服侍自己的母亲,丈夫当时外出打工,为了公公的早一日康复,小张没想什么就独自站了出来,一心一意的服侍着公公。在服侍公公期间,不怕苦、不怕累,坚持每天给公公按时吃药、擦身翻背、洗脸、洗脚、端屎端尿,为了维持家庭的正常生活,期间:还要给家中的丈夫、女儿煮饭、洗衣服、做饭等家务活。公公因为上了岁数,话多唠叨是经常的,有的时候言语还很难听,每当这个时候,小张从不跟公公计较。就这样,一下来就是四个年头,功夫不付有心人,公公的病情有了好转,已能下床走路,有时也可以做一些基本的体力劳动。婆婆被儿媳的孝心所感动,换取了对小张和丈夫、儿孙的疼爱之情,每当她们有事很忙的时候,婆婆总能想尽办法给她们烧好开水、做好饭菜,照顾好上学的儿子,同时,小张也能把精力投入到自己家庭中。
可没有想到的是,老天爷再一次跟这样幸福的家庭开了一个玩笑,前年,80多岁的婆婆脑梗病犯了,令原本贫困的家庭更雪上加霜,小张又投入到服侍婆婆的生活当中,邻居朋友劝她说:“你只是儿媳妇,这样做值得吗?”小张说:“作为儿女,谁都会有老的时候,赡养老人是我们的义务”。隔壁邻居刘大娘已经70多岁了,还种的6亩地,每次看到刘大娘那么大岁数还在劳动,她就跑去帮忙。她经常说看到刘大娘,就想起母亲的辛苦,小时候父亲赌博输的家里很穷,是母亲含心如苦的把她们四个拉扯大,她太心疼母亲,就没有读书帮助母亲种地供弟弟妹妹读书。在村里不管哪里都有她的帮助,哪家白事宴有她在那缝孝,哪家红事宴有她在哪里掌勺。
孝星事迹篇4
陈世鹏是濮阳实验小学的学生,和爸爸、妈妈一起生活在一个普通而又特别幸福的三口之家,他从小就体会着爸爸、妈妈一边上班、一边照看他的不容易,懂得了父母养育他的艰辛;看着爸爸、妈妈勤俭持家,家里日子越来越好的变化,陈世鹏也深受感染,学会分担家务,不挑吃穿,不乱花钱,不给父母增加负担。不知不觉中,他成了一个善良、孝顺、懂事的好孩子。他学习认真,成绩优秀,懂得感恩父 母和老师,懂得尊老爱幼,经常因为做了好事、帮了别人而发自内心的高兴和快乐。
在老师和家长的教育下,他在学校是一个认真学习、讲文明有礼貌的好学生。课前他能认真收集资料做好预习工作,课上积极思考,踊跃发言,课后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还能抽出时间认真阅读一些有益的课外书。不管何时,他见到老师总能热情礼貌的打招呼。平时与同学团结友爱,热心帮助有困难的同学。学校组织的献爱心活动,他都踊跃参加。因她的出色表现,每个学期都被评为“三好学生”。
陈世鹏从小就很会孝顺大人,虽然没有惊天动地的感人故事,却从生活的点点滴滴中表现出来。在生活中,他也很懂礼貌讲孝心,每次出门,进家门,总是和家人打招呼,回到家里后,能主动给大人开门、倒茶、拿鞋,帮大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当客人到家时,大胆、主动地与客人打招呼,和兄弟姐妹友好相处;经常把学校发生的趣事和大人说说,遇到困难时也能主动和家人交流,寻求帮助。在小区里见到老人总是爷爷、奶奶地叫个不停。
如果家里遇到为难的事,家长讲给她听以后,他也会一起出主意想办法,负起自己对家庭的责任。他会从细小的事情入手,向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表达自己对她们的关心和热爱,有时是一句轻声的问候,一个细微的动作,或者是一句真诚的“谢谢”。在今年的“三八”妇女节那天,早上他主动给妈妈煎鸡蛋,在学校里有时间就给妈妈精心准备节日礼物。为了给妈妈准备这份节日礼物,他花了很多心思,四处搜集材料,在放学时完成了一幅精美的画,并在这幅画上写上了给妈妈的祝福。回家后她将这份特殊礼物送给了妈妈,大声地对妈妈说:“妈妈您辛苦了,今天是您的节日,我祝福您!”
他体贴父母,年龄虽小,家里的小主人翁意识很强。每当妈妈身体不舒服或者感到劳累的时候,鹏鹏总会关切地询问:“妈妈,你怎么了?”有时还会给妈妈揉揉肩,按摩按摩。妈妈生病时他端茶送水,用稚嫩的小手给妈妈按摩额头,眼神里充满关切和忧伤,问:“妈妈好点了吗?”爸爸平时工作忙,特累,鹏鹏总能给爸爸捶捶背、揉揉肩,当爸爸歪在沙发上睡着了,陈世鹏总能拿起小被子轻轻的给爸爸盖上;爸爸值班时,鹏鹏总能打电话向爸爸问侯。感觉到像一个小小男子汉,已经懂得照顾别人了。
鹏鹏真的是妈妈的好儿子,每天放学回家的路上,总要和妈妈聊聊天,把学校里发生的事情告诉妈妈。鹏鹏从小就很懂事孝顺,从来不乱发脾气。每次回到家,总是自觉地完成作业,从来不用家长操心。学什么都很感兴趣,都非常投入,也很刻苦。
每逢春节陈世鹏总能想起把平时攒的零花钱给爷爷奶奶作为一份小礼物以表达自己的心意,平时还会用自己的零花钱给家里老人买鞋子、衣服等。
尽管有时陈世鹏总爱表现的“酷酷”的,有时也有点撒娇,但其实他还是蛮细心的。每次进出校门,鹏鹏总是主动挥手再见;而且由于校门口附近车辆拥挤,鹏鹏也坚持自己走进校园,一句“妈妈,要小心开车哦”,总能让一天保持美好的心情!平时,还常常帮妈妈作家务活,扫地、刷锅、刷碗。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的物品整理得井然有序,自己整理好自己的学习有具、玩具、衣服,并且还会洗自己的衣服。有好吃的也不忘留着大家一起吃。
鹏鹏生病时从不哭闹,他怕爸爸妈妈着急、怕治病多花钱、怕因给他看病耽误爸爸、妈妈上班,又怕耽误自己上学。
他从不乱花钱,即使是正常开销,也总是说:多少钱够吗?咱家有吗?
和邻居奶奶一起上楼,主动帮奶奶那东西;谦让年龄比他小的孩子,在幼儿园上学时,一名同学咬伤了鹏鹏的鼻子,他没有责怪同学,反而说:“他小,我让着他。”
陈世鹏做的令人感动、受人称赞的小事还很多。虽然他还不懂什么大道理,但是他这种做了好事、帮了别人而发自内心的高兴的精神值得我们所有的人去学习。
孝星事迹篇5
小鸥,男,39岁,大专文化,武安市九通经贸有限公司总经理,武安市民政事业服务中心主任。多年来他一直把敬老孝老精神传承在企业的文化中,以为民谋利、为民谋福、创建和谐社会为己任,时时以身作则,发挥榜样作用。
一、资助评选十大孝星活动,弘扬中华传统孝道精神
2010年7月7日,为更广泛、更深入地弘扬“尊老、敬老、爱老、养老、助老”的传统美德,彰显孝老爱亲人物的典型事迹,武安市首届福彩杯“十大孝星”评选活动在武安启动。小鸥出资12万元资助首届福彩杯“十大孝星”评选活动,活动开展以来,受到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一致好评,市直各单位、各乡镇积极开展孝星推举活动,并涌现出许多感人的事迹。此次活动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共鸣,促进了孝老爱亲风气的形成。因小鸥同志在公益事业方面的突出贡献,2010年10月他被武安市政府评为首届“十大公益公孝杰出人物”。
二、设立海鸥优秀学生奖励基金,资助贫困学生完成学业
他时常怀着一颗赤子之心为家乡的教育事业尽一份微薄之力,把资助学生完成学业当成他回报社会义不容辞的责任。他关注弱势群体,2005年9月,他资助一名四岁半的白血病儿童,帮助其家庭度过经济上的难关;他扶危济困,无私资助贫困学生上小学、上中学、上大学,连续十年资助市第一中学品学兼优的特困生26人考上大学,2011年,由他资助的武安一中学生王旭科在高考中获得文科第三名的好成绩;张橙同学理科成绩636分,在全校名列前茅。2011年6月16日,他出资20万元在市第五中学设立“海鸥优秀学生奖励基金”,用以资助那些因为家庭贫困的优秀学生更加刻苦学习以完成学业;2012年4月,市民政局福彩中心举办“牵手福彩·童享快乐”活动,小鸥闻知马伟帅等儿童特困家庭状况以后,立即与“牵手福彩·童享快乐”活动办公室取得联系,当场资助马伟帅1000元,他表示从当年开始,每年定向资助马伟帅1000元以完成学业,直到他上完大学;2013年他在深山老区认领了五名特困学生,资助他们上学,直至到他们工作。他常年热衷于捐资助教这一类公益事业,象这样播撒希望、传递爱心的的事还有很多很多。
三、高标准定位,办社会满意的养老公益事业
随着市民政局建设的老年公寓主体楼竣工,武安的养老事业引起了他的关注。武安市现有人口79.1万人,其中60岁以上老人9.3万人,已经进入到老龄化社会。考虑到武安没有一家像样的养老机构,小鸥本着推动武安养老事业发展的积极心态,出资500万元对公寓进行了后期配套装修,2011年公寓被武安市委市政府确定为“民心工程”。
2012年,为了应对武安市多元化养老事业发展的需求,他又多方考察、调研并结合武安实际情况制定出以居家养老模式(12349养老便民服务平台)为基础,以便民网点铺设(社区服务站)为支撑,以机构养老(老年公寓)为补充,以公益助老(社会福利院)为拾遗、以专业化养老服务(尚百帮家政服务有限公司)为保障的“(武)五归一”养老便民服务模式。
除此之外,他还热衷于志愿服务事业,于2012年7月13日成立了武安市社会工作与志愿者协会,志愿者协会的成立为全市爱心人士搭建了一个平台,旨在让更多的人通过这个平台来服务社会、奉献爱心。现有志愿者200余人,并组织参加了多次市里公益活动。
他的工作不仅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也引起了中央、省、市各级领导和各级媒体的关注,市里多家学校也把公寓定为“德育教育实习基地”。情系捐资助教公益事业,情系敬老孝老事业,上为政府分忧,下为百姓解愁是小鸥同志的奋斗目标和毕生追求。他以他的实际行动继承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彰显了一个社会公益人士的优秀品质。
孝星事迹篇6
小学部四(3)班柴x
寒假时,由于不小心,柴遥的腿被开水烫伤。开学两天后,爸爸把他送来,要在宿舍陪他住几天,却被他拒绝了。他说不要紧,可以自己上药,自己照顾自己。老师问他为什么要叫爸爸走,他说因为床太短了,爸爸跟他一起根本睡不好。然后每天下午,他会自己用一个注射器,把药喷在伤口上。看到那触目惊心的伤口和他喷药时平静的表情,老师的心隐隐作痛。
老师们都知道,他是心疼爸爸妈妈供着两个孩子读书很辛苦,所以他早早地成熟、独立,意志坚强。自从他和姐姐来江汉读书就办了全托,好让父母放心地外出务工。在他和姐姐的心里没有对父母半点的埋怨,有的只是体谅和牵挂。
刘英雄-五(一)班.
小学部五(1)班刘xx
他生活在一个七口之家,日子的艰难可想而知。
每次放学回家,年迈的奶奶驼着背在喂鸡养鸭、提水做饭……还没来得及放下背上的书包,他便去抢过奶奶手中的水桶。一桶水刚提到奶奶的土灶边,小房里传来还在襁褓中妹妹哇哇的哭声,他连忙擦干双手,抱起妹妹,像一个大人似地去哄妹妹,同时腾出一只手拿出书本来学习。
每次回家听见体弱多病的爷爷剧烈地咳嗽,他总会给爷爷倒上一杯热茶,为爷爷洗脚、捶背。饭桌上,他把好吃的夹给爷爷奶奶;把爸妈给他的零花钱分给哥哥姐姐。每年的“母亲节”,他会用手里的零花钱给妈妈买一束鲜花,再配上他在野外采集的小花朵,带给妈妈一份惊喜……
吴颖-六(五)班.
小学部六(5)班吴x
自小时起,她孝顺懂事,体贴父母。有一次妈妈生病了,她端茶送水,替妈妈掖好被子,守护妈妈休息。等妈妈睡着之后,她悄悄走出房间,穿上妈妈平时做饭的围裙,小心翼翼地在厨房忙活起来……妈妈一觉醒来时,爸爸正好下班,弟弟也放学回来,厨房的饭桌上摆上了一桌香喷喷的饭菜……吃着她做的这顿“美味佳肴”,父母心中百感交集。
那一次她生病了,父母带着她到医院。为了不耽误父母的工作,也为了不多花钱,她说服父母把药带回村卫生室去输液。每次放假回家,也总是带着弟弟做家务,提醒弟弟从小学会帮爸妈分忧,做一个善良、孝顺、懂事的好孩子。
七(7)班-肖欣.
初中部七(7)班肖x
xxxx年的一天,一场车祸改变了她原本幸福快乐的生活。妈妈车祸受伤,只能赋闲在家休养;爸爸工作早出晚归,倍加辛苦;爷爷奶奶经常生病,哥哥还在上大学……但这些并没有把她压垮,她用乐观积极的心态去面对一切,用自己瘦弱的肩膀分担起了家中的重任。
妈妈车祸后落下了病根,脊椎经常犯疼。每次回家她的第一件事就是给妈妈按摩,倒水拿药,然后是扫地、拖地、摘菜、做饭、收拾碗筷、洗衣服、整理房间……做完事后再同爷爷奶奶和父母聊天,说说学校的情况,让他们放心。看到同龄人无忧无虑地玩耍,她总是羡慕而又平静地说:“只要看见我爸妈笑,我就很满足了。”她努力学习,每次考试都能在班上名列前茅,真的让爸妈欣慰地笑了。
叶露-八(一)班
初中部八(1)班叶x
她生活在一个幸福的大家庭里,父母赴外地务工,家里只留下年迈的奶奶照顾姐弟俩。懂事的叶露每次放假回家,总会帮奶奶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洗碗、扫地、照顾弟弟……
奶奶身体不好,年岁又高,是叶露在学校最记挂的人。每次放假,她总会贴心地给奶奶捶捶背、洗洗脚、揉揉肩,她的孝心让奶奶感到舒心与幸福。
为了不让远在异地的`父母担心牵挂,她时不时给爸爸、妈妈打电话汇报家里及自己的学习情况,并不忘叮嘱父母注意身体,女儿的关切与体贴让在外奔波辛劳的父母暖心不已。
王锦涛-八(六)班.
初中部八(6)班王xx
那一年暑假,他去父母打工的广州,发现妈妈的眼睛红肿疼痛。听人说有一种茶对这种眼病有疗效,第二天清晨,当妈妈还在熟睡的时候,他已经将茶买回来,泡好了等妈妈起床后喝。
一天,爸爸因为有应酬不在家,供货方突然打来电话,说是要去拉裁片。他立马叫上哥哥,拉起车子就出门。等妈妈买菜回来,兄弟俩已经把裁片给拉回来了。
爸爸妈妈为了给他买了一台电脑,供他学习使用。学习之余,他就搜索父母喜欢的电视节目给他们看,还手把手地教妈妈一些基本的操作方法,让妈妈“与时俱进”。他用平凡的些许小事,诠释了“孝”的含义。
皮梦茵高一(2)班x副本.
高一(2)班皮xx
因为心疼父母,她发誓拼搏,所以中考得到了令父母欣慰的成绩。妈妈做事的地方离家远,每个冬天都要冒着寒风去上班。有一天妈妈病着回来,咳得厉害,脸色腊黄,她迅速地端来热水用毛巾给妈妈热敷,帮妈妈擦洗身体。第二天早上,趁着妈妈还未起床,就悄悄地做好了妈妈最喜欢吃的荷包蛋面条,端到妈妈的床前。
为了替打工的妈妈分担一点,那个中考过后的暑假,她让妈妈把加工的零件来回来给她和弟弟扣,那个暑假每天她都和弟弟一起没日没夜地扣,扣得十指红肿,疼痛难忍。一个暑假下来,她和弟弟赚了四十元几元钱。劳动的经历让她理解了妈妈打工的艰辛,也让她更加孝敬辛劳的爸爸妈妈。
张景-高一(六)班.
高一(6)班张x
自他小时起,爸妈便漂泊他乡。每年爸妈生日那天,不管多晚,总会给他们打个电话,送上一句“生日快乐”,一直如此,从未间断。
暑假期间,他去爸妈那里生活了两个月。爸妈开的小面馆生意不好,爸爸每天都窝在室温近40度的厨房里,大汗淋漓;妈妈则双手泡在充满洗洁精的池子里洗碗。于是他便在爸妈的小店里当起了“义工”。虽然感觉很累,但能帮一下爸妈,让他倍感幸福。
让辛苦操劳的爸爸妈妈下半辈子幸福安康,是他人生努力的目标。所以他时刻以高标准来要求自己,努力使自己变成一个优秀的人,希望因自己的成功让父母感到自豪。
黄文冲-高二(二)班.
高二(2)班黄xx
他的童年是和外公、外婆一起度过的。外公、外婆竭尽所能给他以爱的呵护;从那时开始,孝的思考在他的心底萌发——那就是同样善待他们,给他们更多爱的回报。
在那个如火炉一样的夏天,外公每天生柴做饭,浑身的衣服湿透,脸上的汗珠不停往外冒。他心疼外公,就省着零花钱,偷偷地给他买了一个“迷你”电风扇挂在墙上。
那一次外公病了,住进了医院。想到外婆年纪大,于是他就承担起了照顾外公的责任。天天到开水房打来热水给他泡脚,督促外公勤换衣裤,然后拿去洗干净。为了改善外公的生活又不给外婆添累,他学会了买菜、做饭,给外公送来热气腾腾的美食……
王千-高二(六)班.
高二(6)班王x
记得那一次生病,奶奶背起她就往医院飞跑。到医院时,奶奶满头大汗,气喘吁吁,汗水顺着花白的头发滴到她的脸上。这一幕深深地刻在她的脑海里。回家以后,她为奶奶端来水,拿毛巾替奶奶擦汗,给她揉背,心里想着奶奶我操碎了心,是多么的不易。以后每次放假回家,她用自己省下的零花钱,给奶奶买些需要的东西带回去;回家后,就帮奶奶做家务事、聊天。
为了生计,在外打工的爸爸每年回来就十几天。想到爸爸在外的艰辛,小时的她就开始体贴、关照爸爸。那次爸爸腰背受伤回家,她陪爸爸去看医生,回家后给爸爸细心地贴膏药,再煎好中药给爸爸喝,时不时给爸爸轻轻地按摩。妈妈离开了这个家庭,她自觉地承担起照顾爸爸的责任。爸爸每次离家外出前,衣服行李都是她帮爸爸准备;爸爸给她的零花钱,她从来都舍不得用,她知道那都是爸爸的血汗换来的。
孝星事迹篇7
陶春杏是旺石小学六(1)班学生,今年12岁。她从小很听话,孝顺。
他父母到广东打工,把她寄托在姨妈家读书生活。她很努力读书,每次都拿奖状回家,让爸爸妈妈倍感欣慰。八岁她就学会了做饭烧菜。每次爸爸妈妈回到家,都能吃上她做的饭菜,他们心里乐滋滋的。
春杏年纪虽小,可懂事啦。她读四年级的时候,爸爸因工伤了腿,回家休养。祸不单行,那一年奶奶的腿犯风湿病,不能走路,当时妈妈还在广东打工没回来,姐姐又在外读初中,弟弟年幼也同在姨妈家。小小年纪的她,虽然在姨妈处读书,可每个周末都急急忙忙地回去照顾两个病人,又是忙着洗衣服,又是忙着煮饭。晚上,爸爸、奶奶都睡了,忙了一天的她,又认认真真地做起功课来。周一,她又赶回学校上学,就这样来回跑着,一直到后来妈妈辞了工作赶回家,可她从无怨言。在姨妈家,她也经常帮姨妈做家务,照顾弟弟。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 毛丰美事迹7篇
★ 师德事迹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