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是我们与他人交流和沟通的重要方式,在不断写作文中我们可以提高自己的观察力和思考力,更加敏锐地捕捉到生活中的细节,淘一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消失的年味作文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消失的年味作文篇1
过年了,可是年却逐渐没有了年的味道。
以前,过年有一种浓浓的年味,过年是一种期盼,在老家的父母早已站在村口翘首盼望着从远方归来的孩子,那时,没有短信,没有电话,只有笔下草草写下的几封信,传达着对家乡的思恋,回家路上,太多的可能性又往往超过预料,因此,家乡的父母也总是不知远在他乡的孩子何时归来,为此,等待便成了最好的方式。孩子回来了,年夜饭也就基本开始了,孩子回来了,年夜饭自然是含糊不了的,平常不肯吃的大鱼大肉,现在全拿了上来,各种美好的韵味也逐渐散发出来了,年年有“鱼”“鸡”祥如意……一道道美味的菜肴,寄托着父母对孩子的思恋。
反观现在,越来越多的家庭逐渐失去了年的味道,年味逐渐消失在我们的感受中,年的味道淡了。父母不用再翘首期盼子女的归来了,一个电话,几条消息,便都能了解清楚了,书信这种联系亲情的方式也逐渐被我们淡忘了,盼望便在通讯发达的现代被扼杀了,现在的年夜饭逐渐变得敷衍了,变成了一种形式,虽然那大鱼大肉不减,甚至有增,但那种对过年的尊重与期盼却荡然无存,年的味道逐渐消失在了我们的记忆中,留下的只是一些仪式罢了。
生活在城市里,自从禁止放烟花之后,人们为数不多的庆祝新年的方式便又少了一个,以前过年时,人们会在新年到来那一刻一起大喊:新年快乐,可是现在却是冷清的,过年前一分钟,主持人倒数5秒后大叫:新年快乐,却没有一个人跟着一起喊,而是选择以围观的态度去看待过年这件事情,年逐渐被人们所淡忘了。
到了现在,年却逐渐消失在了我们的记忆当中。
消失的年味作文篇2
而年味的消逝,在我们这个小城里却成了一个不争的事实。
孩提时代的依稀而模糊的记忆里,我还可以看到一些过新年的欢乐景象。伙伴们争着放鞭炮,嬉戏玩闹,最高兴的是领到红包,不论压岁钱有多少。火热的大红色就是过新年的颜色。中国的红真的包含了太多、太多。
而现在似乎都已不再了,鞭炮声显得单调而刺耳,全无热闹欢腾的景象,孩子们似乎也不大在乎压岁钱了。
压“祟”,保一年平安,这层意义,我现在才明白,孩子们应是不知道的。
现在的过新年,就好象是一个卸了红衣浓妆的老成持重的姑娘了。
还记得,寒假前,一位寄宿的乡下朋友问我:“你们城里是怎样过新年的?”我竟一时愣住了,答不上来。“是啊!我们现在究竟是怎样过新年的?我应该好好想想了。”便随口告诉他一些时下正时兴的过新年方式。例如:团年饭去宾馆吃,全家一起外出旅游等。
他感到很吃惊,也很不解,说:“那是哪来什么年味啊!我们村里的过新年,那才叫热闹呢!只有回家的,没有向外跑的,团年饭都自己做,那才有年味儿嘛,就像吃年糕那样。”
我又向他解释,“现在城里人们工作都很忙,没有时间。像‘五一’、‘十一’这样的法定假期才能有些休息时间。一到过新年,恰好一家人都有时间,便趁隙旅游了,偷个闲;上饭店吃团年饭,那样也方便,省时一些。”
其实,我也同他想的一样啊!小城里的年过的单调而乏味了,年味似乎在这儿消逝了。只记忆里还依稀有些模糊的影子。
这样的生活究竟好不好呢?
我无法替别人下定论。但至少我还不习惯这样的趋于冷淡的春节,我还不适应。我倒宁愿看到一个热闹的春节氛围。即使是那热闹不属于我也好啊。
这个节日本该是如一位活泼俏丽的红妆少女那样盛装打扮的。像北方人那样,把喜庆传到每一个角落。
几千年来的辞旧迎新史当如何延续?
我想,我们这一代应该做些什么,不要让中华文化里最为浓墨重彩的一笔在我们手中渐次消逝。到以后的孩子问我们时,不要只说“那只是一段陈旧的历史。”
现代社会进步飞速,但还是留下一些古朴的风俗要好一些。
传统的节日风俗都寄托了人们的美好愿望。新年赠橘(吉),压岁(祟)钱……
还记得苏辙有:“年年最后饮屠苏,不觉年来七十余。”那又是怎样的一派合家融融、一派祥和。
我想,我们都不希望中国的红变淡、年味消逝吧!
消失的年味作文篇3
年味……
那似乎是一个很熟悉很熟悉的词汇了。每年春节,总会听人提起它。我停下手中在剥的瓜子,抬起头,问姥姥:“姥姥,年味……是什么?”
姥姥躺在院子里的老人椅上,微眯着那双昏黄的眼睛,扶了一把用了好多年的金丝老花眼镜,似乎极力在看清什么。她苍老而布满褶皱的脸上,开始一圈一圈地荡漾出幸福,唇角带着一抹笑意:“年味啊……那是过年的时候,合家团聚的幸福气氛……”
过年的气氛……
我不懂。过年似乎没什么好玩的。只是在大人的极力鼓动下,才勉强扯着笑。说到过年,似乎唯一令人期待的,只剩下压岁钱和寒假。
姥姥似乎看清了什么,脸上洋溢的幸福逐渐淡去,唇角的弧度被压了下去:“和你们这些小孩子说了也不懂,毕竟,你们从未体会过那种感受……你们现在天天都有鱼有肉,水果、零食,超市里也天天都是应有尽有。”
我的好奇心被勾起来了。我问:“姥姥,那你们以前的年味……是什么样子的啊?”
姥姥又笑了起来:“以前啊……那可有意思了。你姥爷会从外地赶回来,然后带好多好多的稀奇玩意儿。我嘛,就会以前给他和你的姨妈、妈妈,做好看的大红新衣裳。我们全村人会一起杀猪祭祖,攒了一年的钱就去买一些年货。平日里吃不到的干果、蜜饯,就会在大年夜那天摆上餐桌。后来啊,生活好一点儿了,我们还会放烟花,还会一起剪窗花、写春联。你姥爷的字写得可好了,挂在门上特有面子。”
我没说话,不忍心打断一个老太太的回忆。她的回忆,是那么的美好。
“也不记得是从哪一年起了,买了电视机,也开始有了春晚。我们就一起看。”姥姥笑了。她似乎变得年轻了,周围似乎围绕着亲人,他们一起吃年夜饭、看春晚。
“而现在……”她欲言又止,没再说下去。
没有人看春晚了,也开始有人春节加班而不回家了。团圆?那依旧是一个不可能的期望。没人再拜年了,只不过是一句不含感情“新年快乐”就草草了事了。干果、蜜饯也开始天天有了,鱼、肉似乎每天都摆在餐桌上。每天垃圾桶里总会有很多的食物残渣,倒它们的人连眉头也不皱一下。年味?于今天而言,真的是一个很遥远的名词。
今年的年味……
我想,我会努力让它变浓的。
消失的年味作文篇4
年味,顾名思义,过年的味道。年味可能是一家人的团圆饭,可能是大年三十夜的烟花,可能是春节一声新春快乐,可能是人们四处拜年的喜庆气氛……
在以前,人们会在家吃年夜饭,寓意团团圆圆,会在家贴春联,贴倒福,寓意福到了。餐桌上常常放着鲜香四溢的鱼,寓意年年有余。晚上坐在一起看春晚,谈天说地,在楼下,随着新年的钟声敲响,兴趣盎然的燃放烟花。大年初一,人们买好礼物,装好红包,走街串坊,相继去长辈家中拜年,给晚辈发下红包,希望红包能驱赶年兽。小镇里,热热闹闹,人山人海。大城市里,马路上塞满了汽车,、塞满了回家过年的思乡人。
现在与以前可不是一回事了!
科技的进步日新月异,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现在人人手中塞个手机。现在过年人们会经常在饭店吃年夜饭,人们充当低头族。长辈们没人陪他们说话,在热热闹闹的年夜饭前,明明坐满了人,但是却胜似无人。人们现在需要的不是面对面聊天,却只满足于qq、微信上的谈天说地。看春晚的人逐渐递减,更多的人却是喜欢在手机上看电视剧看得痛哭流涕。去年除了满足于送礼送红包的形式以外,很难再做到其他的。晚上叫上三五个朋友出门吃夜宵,醉醺醺的在那以为就是快乐。
现在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学习中国文化,而作为中国人的我们却把老祖宗传下来的文化给丢失了。也许真的会想象有一天,弘扬中国文化的不是中国人而是外国人!许多的中国年轻人甚至更喜欢过西方的传统节日,推崇西方文化与思想,能够轻轻松松背出伏尔泰、培根、雨果的名字,出生年月。去不知道老子和李耳是一个人。
年味就在我们一代又一代的传承中丧失了,所以我们应该努力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不要让年味只是一个形式,更多的:他们是中国的传统,是中国历史上下5000年的记载与见证,他们经历了无数个风雨飘摇的年代,流传至今。因此,我们要付诸行动。
消失的年味作文篇5
又到了春节临近的日子,看着电视里热闹的过年气氛,我却怎么都难以感受到到身边过年的气息。我想,我大概快记不清过年的味道了。
自我记事起,年味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阖家团聚的温情与快乐。除夕夜我们全家上下扶老携幼,举办热闹的家庭聚餐。大家畅所欲言,谈笑风生,品尝着“家”的味道,每个人心中都充满着暖洋洋的喜悦。等到晚上八点钟,全家人就聚在一起收看春节联欢晚会,但总是看到一半,我就会提前睡去,等我再次醒来的时候已经是凌晨时分,此时爸爸妈妈会拉着睡眼朦胧的我,带着一大箱的烟花爆竹,去楼下迎接新年的到来。我会小心翼翼地点燃着烟花,向天空中放去,望着月朗星稀的夜空里绽放出一朵朵绚烂的花朵,此时城中各处的烟花都在天空中交织着,那炫丽的景色甚至比天上的星星还要夺目、璀璨。也就是在家人们的欢笑声和鞭炮的噼里啪啦声中,我迎来了新的一年又一年。
随着我一年年的长大,如今的春节,在我的感受中,年味却消失的越来越快。我努力寻找仍然保留着的那些年味——我看到过年,人们还是会在门口贴上大红春联以示喜庆,但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在网上购买廉价的春联印刷品,而没有去尝试一下真正的书写春联;我走在大街上,马路旁边的路灯上都挂满了中国传统的装饰,然而只是装饰漂亮,但气氛依然黯淡,车来车往中只是偶尔传来几声汽车的鸣笛声,但街上行人匆匆,大家似乎都急着赶路,不再带着微笑而驻足;我再也看不到那些热闹的集市,因为电子购物的方式已经取代了集市采购年货的途径,也让大家失去了囤积年货准备过年的热闹氛围。于是我开始回忆——我回忆中的大街小巷,张灯结彩,家家门前贴满大红春联,挂满了一串串鞭炮,如同长满了一串串火红的.花;我回忆中的大街小巷还少不了各式各样的叫卖声,家家户户的脸上都洋溢着喜悦,这是对即将迎来的新的一年的憧憬与期盼……
如今的除夕夜晚,烟花已经不能够再出现在我们的城市上空。出于环保,我再也无法到楼下点燃那多彩的烟花爆竹,只能在脑海里想着那些炫丽的场景和鞭炮的声响,年味越来越少了。我想着那些盛开的烟花,可惜如今的它们已经只能出现在电视屏幕中,而随之而来的人造喜庆也让我感到了大家对年味的敷衍。我想,难道在现代的生活节奏中,年味就真的就要消失吗?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